高寺镇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下辖镇
高寺镇,隶属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地处乐至县西部,东与童家镇接壤,南连中天镇,西邻雁江区高龙镇,北接简阳市金玉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5千米,总面积74.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71.3平方千米,占95.6%;水域3.3平方千米,占4.4%。
历史沿革
清乾隆建场时,以场周高山有寺庙,钟磬相闻而名高寺。
清乾隆年间,建场。
1958年,设高寺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92年7月30日,高寺、香泉、高峰3乡并入永胜乡。
1996年6月,乡改镇。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9号):撤销凉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高寺镇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辖老街、石堰、凉水、石佛沟、杜家、破河、来龙、吴家沟、红岩、清水、梨子湾、雀飞、崇义、新建、白杨、聚贤、快乐、滑石、燕子、佛岩、付家、简乐桥、古井庙、福新、杨氏祠、小河、万寿、永乐、响水、翘脚、二郎31个行政村,1个社区。
截至2020年6月,高寺镇下辖6个社区、14个行政村。高寺镇人民政府驻幸福街1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寺镇地处乐至县西部,东与童家镇接壤,南连中天镇,西邻雁江区高龙镇,北接简阳市金玉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5千米,总面积74.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71.3平方千米,占95.6%;水域3.3平方千米,占4.4%。
地形地貌
高寺镇境内属四川盆地中部,乐至县西部。地势西略高于东。境内最高点位于永乐村云峰寺又名庙子坡,海拔516.1米;最低点位于杜家村杜家坝,海拔380米。
气候特征
高寺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3.5℃(1990年12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6.3℃,极端最高气温40.8℃(2005年08月14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0.2℃。生长期年平均334天,无霜期年平均298天,最长344天,最短2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31.1小时。0℃以上持续期363天(一般为1月3日至次年1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904.5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202.4毫米(200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96.8毫米(1996年)。
水系水文
高寺镇境内河道属阳化河水系,有阳化河、井市河、简乐河纵贯镇内部分村组,境内河道长33千米。
自然资源
高寺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以页岩为主,地质储量2.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8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镇内各个村中。农业耕地面积3.5万亩。
自然灾害
高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洪涝、风灾、霜冻、雷击等。干旱是主要灾害天气,是年年有小旱,三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的川中老旱区。基本循环是春旱、夏旱、伏旱、秋涝、冬旱的规律。水灾是多年一遇,1981年7、8月两次大暴雨,降水量均在200毫米以上,1998年8月20日降水量在235.4毫米,水稻和玉米受灾面积4.2万亩,减产95万千克。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辖区总人口3654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00人,城镇化率9.3%。另有流动人口12500人。总人口中,男性19612人,占53.7%;女性16931人,占46.3%;14岁以下7804人,占21.4%;15—64岁25703人,占70.3%;65岁以上3036人,占8.3%。2011年,高寺镇人口出生率4.9‰,人口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90人。
截至2018年末,高寺镇户籍人口3379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高寺镇财政总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7.2万元,增值税29.5万元,企业所得税2.5万元。
2018年,高寺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
2018年,高寺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8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高寺镇农业总产值0.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7%。
高寺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高寺镇生产粮食1.8万吨,其中小麦1.1万吨,玉米0.7万吨。
高寺镇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蔬菜。2011年,高寺镇蔬菜种植面积0.7万亩,产量0.6万吨,主要品种有海椒、西红柿等,其中海椒0.3万吨,西红柿0.2万吨。
高寺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高寺镇生猪饲养量6.5万头,年末存栏3.5万头;羊饲养量5.6万只,年末存栏3万只;家禽年饲养量39万羽。
第二产业
高寺镇工业以食品加工、药材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高寺镇有工业企业6家,职工152人,工业总产值1.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商业网点421个,职工1235人。2011年,高寺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7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邮政营业所4处,代办所32处,报纸、期刊累计发行5.1万份(册),邮政业务纯收入195万元。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9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68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2.8万元。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
交通运输
2011年,高寺镇境内318国道、省道资乐路2条公路干线交汇于境内;南距资阳37千米,西距成都95千米。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镇区有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30班次,日均客运量600余人次。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32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0个;各类图书室31个,藏书5.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68人。
1993年5月,境内建高寺有线电视台,后改称高寺镇广播电视站。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线电视用户0.8万户,入户率70.5%。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486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4所,在校生2650人,专任教师1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3人,专任教师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高寺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比上年增长1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7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254.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2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高寺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7万人次。2011年,高寺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看台设座椅500张。5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社会保障
2011年,高寺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户,人数122人,支出24.9万元,比上年增长36%,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29.8%;城市医疗救助32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63人次,共支出25.2万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56户,人数1598人,支出134.2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2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社会福利费746.6万元,比上年增长72.2%;敬老院3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59人。社区服务设施7个,其中社区服务站1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2万元,使35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13万人,参保率58.3%。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20万立方米;排水管道1500米。
截至2011年末,高寺镇镇区绿化面积0.3公顷。
历史文化
清乾隆版《乐至县志》载:“观音寺,城西四十里,明成化十年(1474年)建修”(旧寺在老街脚下),毁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间选址复建。相传,遂州官夫人患重病,久治不愈,生命垂危。一日,有妇前去治病,立起沉疴。州官问讯,妇人答曰:“家住乐至高寺场,姓观”。言毕,转瞬间不见踪影。州官颇感神异,即赴高寺探听,经人提醒,认为是观音化身,即捐百银千两,委托地方人士,选址,重建观音寺。
观音寺前建有佛塔一座,庙后古黄林树三株,排成“一”字形,俗称“治排坊”,“观音三姊妹”。庙旁石梯108级,曲折直上高寺老街。道旁树木茂盛,风景优雅。观音寺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屡有兴衰。现建有观音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天王殿、老殿等5殿,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主塑如来、大势至、观音、文殊、普贤、韦驮等佛菩萨像78尊,其中木雕观音2尊、玉佛5尊、石刻3尊。
观音寺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定期举办庙会。每年二月、六月、九月十九日,举办观音法会,远近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每到三四月间都会举办桃花会。
荣誉称号
2020年4月,高寺镇被命名为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4 22: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