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反应
由于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而发生的反应
高山反应是由于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而发生的反应。高山反应(高山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别。一般登山上所说的高山反应指急性高山反应。剧烈急性的高山反应叫Acute Moutain Sickness简称AMS。
发病机理
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力760mm汞高也就是一个ATA,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的含量是20.95%,随着地势的增高,其气压也逐渐降低,肺泡内的气体,动脉血液和组织内氧气的分压也相应降低。
当人们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时一般人需要2-3个月的时间,慢慢适应当地的低氧环境,使人们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并能进行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脑力及体力活动,有一应的临界限度。急性高山反应一般多发生在登山24小时,一般进入高原1-2周内就能适应当地的高山气候条件。
如果人不能适应高山低氧环境则要发生高山病,如高原性心脏病,高原性细胞增多症,高原性高血压,高原性低血压。长期居住高原者,机体能渐渐的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各部机能有相应的变化及改变,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较为明显,在高原地区大气与肺泡中的氧分压之差随着登山高度的变化而缩小。
直接影响肺泡与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速度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初次登山者由于低氧而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增加,那么机体要吸入更多的氧气进行代尝,海拔越高,大气中氧分压越低,机体缺氧程度也就相应加重,运动强度也是影响高原反应的程度,除此之外,如精神过度紧张、疲劳、感染、营养不良、低温、受凉等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
形成原因
高山病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之含氧量,故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之含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就愈剧烈,这种生理反应一般称为高山病。
常见症状
综述
高山病的症状有:呕吐、耳鸣、头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发烧、睡意蒙眬,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高原肺水肿的发病率为3%,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当到达海拔4000m以上则发病,也可在快速登上2500m时发病,所以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也可迟到3-10天才发病,症状如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个别严重者可有出现尿少,咯多量血性泡沫样痰,甚至神志不清,寒冷与呼吸并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劳累也可为重要诱因。治疗上要早期给予吸氧,每分6-8lc,有肺水肿者可用50%-70%酒精吸入氧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尿速20-40mg,立刻静推或40-80mg口服,每曰2次口服2-3天,利尿期间注意补钾观察脱水有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也可采用0.25氨莱碱溶于50%GS40ml,缓慢静推以降低肺动脉压口服强的松或静脉缓滴入氢化可的松,减少毛细血管渗透及解除支气管痉挛,有呼吸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立即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病情稳定后转到较低的海拔地区继续给予治疗。
脑水肿
高原性脑水肿,又称高原昏迷或高原脑病发病率低,但较易引起死亡,多见于快速进入4000米以上,发病急,多在夜间,主要原因急性缺氧所引起的脑部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患者除早期高原反应症状外,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剧烈头痛,呕吐还可出现神导恍惚,抑郁或兴奋儋妄精宰症状,个别患者出现抽搐,以嗜睡、昏睡至昏迷、脉率增快,呼吸极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神经系统头水肿和出血等现象。
治疗首先连续给吸氧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清醒后仍应间断给氧,用50%GS甘露醇,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急素E等治疗,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提供足够的能量促进恢复可的请使用中枢N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时的抗感染措施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到低海拔处继续治疗,有的登山者还会出现眼部综合症,出现视网膜出血。
急救措施
高山病的急救方法:给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处理,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注意失温及其他并发症。立即休息,将病患移至无风处,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止痛。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一般而言,高山病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虽然如此,严重之患者仍需送医处理。
注意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缺氧症状,严重的会有头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状。但这并不说明您不能适应高原,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1-3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但反应缓解之后,并不是就可为所欲为,更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使你很快适应高原环境。
3.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4.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5.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这一条要从下飞机开始做起,很多人一下飞机,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就自以为是,结果一到晚上症状才出现,这时后悔已晚了。
6.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高原温差特别大,很容易着凉并感冒,这时要切记,宁可热一点,不可冷一点,多穿衣服。
7.进入拉萨后的旅游行程安排很有讲究,不可盲目。要先到低海拔的地方,再到高海拔的地方。
8.一旦发生高原反应也不必恐慌,要视其反应的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低,可采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或减弱;如果反应较重,影响到了睡眠,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可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拉萨有很好的专门治疗高山反应的医院及医师,而且较好的宾馆也有很好的这方面的医务室,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如果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只好乘最早的航班返回内地了,一般情况可以立即得到缓解。
9.常有传说有人在西藏因高原反应而丢命的,其实真正丢命的原因一般都是因高原反应而引起的迸发症。所以一般都会劝说有感冒,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不要进藏,就是怕因高原反应而引发这些疾病。
10.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宾馆入住,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很舒适的休息,这样可以从心理上及生理上得到放松,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另外,睡眠时尽量开窗,让空气流通,并尽量靠近窗户睡觉。
11.选择较好的旅游车辆,如高档越野车(目前西藏最多也是最好的是日本产丰田沙漠王子越野车)或宽松的进口面包车,使旅途更舒适。
12.旅途尽量安排轻松,行程适当宽松,先低海拔,再高海拔。
13.常用的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红景天、肌肝片、葡萄糖等,进山前二天开始服用,路途也坚持服用,可以有效防止高山反应。
14.也许不是直接的,但相信也是有用的,就是要防止干燥,特别是防晒用的唇膏、防晒霜等,每天坚持用,可以有效防止水分的流失,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预防方法
科学家们将海拔3000米以上称为高原。因为海拔达到这一高度时,其气候特点(如低氧压、缺氧、高辐射及高寒等)与平原明显不同。人到了这样的环境,体内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因此,初进高原,甚至是常住高原的人从平原重返高原时,必须在多方面严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不能盲目进入高原。如果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
一般健壮者都适应低氧环境,凡是心肺肝肾等有疾病的高血压Ⅱ期,严重贫血者都不宜进入高原地区。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实行阶梯上开,便逐步适应,登山速度至为重要。国内报道了3日内进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原病发率为83.5%。而由2261m经阶梯适应在7-15天内抵4200m处时,发病率仅为52.7%(p<0.001),药物患者能暂时减少不适应症状,但并不能提高,甚至还会延缓机体对于低氧的适应能力,在登山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初入高原者应减少体力劳动,以视适应程度逐步增加劳动量,高原的劳动环境大多处于4000米以下,劳动能力影响比平原要降低30%-50%,应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初入高原时应多食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等等糖和增加肺部弥散能力,以便提高机体进入高原的适应能力,绝对禁止饮酒,高山病人入睡时应最好采取半卧位,减少右心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注意保温,高原地区气候干燥,加强粘膜及皮肤的护理,防止皮肤干裂。
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调平稳,并配合呼吸,同时要视坡度的急缓而调整,使运动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应逐渐增加,每天攀爬的高度应控制,以适应高山气压低,空气稀薄的环境。行程不宜太紧迫,睡眠、饮食要充足正常,经常性地作短时间的休息,休息时以柔软操及深呼吸来加强循环功能及高度适应,平常应多作体能训练以加摄氧功能。
参考资料
认识高原反应(高山症).惠水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22:28
目录
概述
发病机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