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岭雀
鸟纲动物
高山岭雀(学名:Leucosticte brandti):为燕雀科岭雀属的鸟类。体重26-29克,体长160-190毫米。是一种体型略大的高海拔岭雀。头部色深,腰偏粉色。与林岭雀外形及羽色均相似。但头顶色甚深,颈背及上背灰色,覆羽明显为浅色,腰偏粉色。较任何雪雀的色彩都深。各亚种在体羽的深色程度及褐色和灰色的色调上有异。虹膜深褐,嘴灰色,脚深褐。
形态特征
高山岭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前部、眼先、眼周和脸颊黑色,这些羽毛在刚换上的新羽时具沙褐色羽缘,但很快就消失了。头顶后部、枕、后颈和上背灰褐色或暗褐色、具淡色羽缘,下背、肩灰褐色具暗色中央和宽的灰色羽缘,腰褐色或暗褐色有时具玫瑰色或粉红色羽缘,尾上覆羽褐色具灰白色或白色羽缘和尖端。尾黑褐色具棕白色羽缘,翅上小覆羽淡灰色或灰白色、具窄的玫瑰红色羽缘,中覆羽和大覆羽淡灰色具暗色中央,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概为暗褐色并具有窄的白色羽缘,其中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白色羽缘较宽。颏、喉、胸暗灰褐色,尤以颏部较暗,羽缘淡灰色,其余下体淡灰色微具不明显的暗色轴纹,腋羽淡灰色或白色,翼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嘴和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8克,♀26-29克;体长♂164-190毫米,♀160-179毫米;嘴峰♂11.8毫米,♀10-11毫米;翅♂105-119毫米,♀103-119毫米;尾♂78毫米,♀74-76毫米;跗蹠♂21.5毫米,♀20-22毫米。(注:♂雄性;♀雌性)(指名亚种)
栖息环境
高山岭雀栖息生境和林岭雀很相似,只是比林岭南雀栖息的海拔还要高。通常栖息在树线以上的高山裸岩砾石、草甸、岩石、荒漠、草地和冰碛物上。栖息地海拔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上,一直在雪线附近,特别在中国西藏、四川西部和青海一带,最高可达5500米左右,冬季有时也下到海拔2600-4000米的沟谷和低山山脚地带,偶尔也进到寺庙和庭院内。
生活习性
留鸟,冬季游荡。常成几只至十多只的小群,有时也见单独或成对活动的,冬季有时也见数十几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飞行有力而且速度快,转弯也很灵活,飞行时群中个体靠的很近,群结较紧密,常成群低空短距离飞翔,有时成群从空中急飞而下,然后又突然转向空中,行动很协调。飞行时发出“twitt-twitt”声,也作沙哑的churr声。多在地上、有时也在灌木上觅食。
主要以高山植物种子为食,也吃灌木果实、种子和叶芽。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阿尔泰亚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山及阿尔泰山;指名亚种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区;疆西亚种仅限于帕米尔高原;南疆亚种分布于昆仑山;青海亚种分布于青海和甘肃;西藏亚种见于喀喇昆仑山脉;藏南见于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四川亚种分布于高原的东麓至四川及云南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营巢于岩坡和岩石下的缝隙中,也在啮齿动物洞穴或岩石堆中营巢。常成对单独营巢,也成小群在一起营群巢。巢呈杯状,由枯草和草叶构成,内垫有兽毛和鸟类羽毛,结构较粗糙。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1.9-22.2毫米×16.2-16.6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13: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