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掌突蟾
角蟾科掌突蟾属动物
本种与蟼掌突蟾Paramegophrys pelodytoides相近,两者趾侧均具缘膜。但本种体形明显较小;间仅具蹼迹;胸腹部一般有深色斑点;蝶筛骨大,前部超过鼻骨前端,筛软骨小;蝌蚪唇齿式为I:3+3/2+2 : I,齿列短弱,口部两侧无副突。
形态特征
雄性体长24~26mm,雌性体L毛32mm左右。头较高,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瞳孔纵置,鼓膜大而圆;有耳柱骨,卜-颌有齿,尢鲈罚‘齿。皮肤较光滑,肩基部上方有1个圆形腺体,肛部侧上方有l对闭形小腺体;体腹而光滑,腋腺大二Jj指端,股后腺约等丁趾端,距膝关节近。前肢较粗,内掌突大而圆,位于第一、二指基部;后肢较长,前仲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前角;趾侧缘膜较窄,趾基部相连成蹼迹。体背面灰棕包或厌褐色,两眼间有三角形斑,两肩之间通常有“w”形褐色斑;体腹面美白色,恂腹部有褐黑色斑点,暖侧有白色腺体排列成纵行,有雄性线。蝌蚪体形细长,尾肌发达,尾末端钝尖;全长52mm,头体长l 8mm生右,尾长为头体长的l 84‘%左右;体侧皮肤鼓胀成C囊状;体背面棕褐色,尾部色浅具浅灰褐色斑纹;齿列短弱,唇齿式多为I:3+3//2+2:I,少为I:3+3/3+3:I;唇缘宽,周缘具乳突,唇中央向内凹陷,口角处无副突或甚少。
生物学资料
该蟾生活于海拔11 50~2400m植被繁茂的山区。成蟾常栖于平缓流溪及其附近,3月中下旬夜间成蟾栖于流溪岸边石或石块闸,常发出“吱、吱……”的呜叫声,其音节较长,此期雌蟾腹部丰满均术产卵,其繁殖季节可能在3月下旬至4月期间。在溪边石F蝌蚪甚多,多俩于水流平缓处,蝌蚪受惊后尾部强烈摆动并迅速游到深水石下。
种群状态
中国特有种。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受胁等级:濒危EN。
分布
云南(景东)、广西(岑王老山)。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0: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