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心是高岭古采矿遗址,位于瓷都景德镇市东北部浮梁县瑶里镇高岭村。矿物主要是用于陶瓷生产的瓷土矿石。1965年后,高岭山的瓷土矿经数百年的开采后
停产。
评审及开园情况
在北京的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会上,景德镇高岭矿山公园以86.67分通过国家矿山公园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评审。2005 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文,确认首批 28 个“ 国家矿山公园 ”,高岭古矿成为江西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
2008年11月15日,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
历史情况
高岭古矿从宋代开始开采,至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开采最盛,持续至20世纪60年代。
高岭土以其优异性能被引入瓷胎,使景德镇制瓷原料与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陶瓷产品质量出现飞跃,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大大推动了欧亚乃至世界制瓷原料与工艺的进步,是中国最早向国外传播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之一。高岭土闻名天下,高岭随即成了高岭土和高岭石矿物的命名地,是我国第一个世界通用的矿物的命名地。
高岭古矿保存有大量的高岭土矿残体、古尾矿堆、古采坑、古采硐、古洗选池、运矿古道、古码头、古亭、古桥和古文献、古瓷器等遗迹,形成了反映当时采、选、运、销一条龙,体系完整的古矿址、古商埠、古村落三位一体的综合景观。结合优越交通区位条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民风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科学价值,是融科考、科普、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园内景观
高岭山经过200多年的开采,留下来很多采掘遗址,古矿坑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之一。经考古调查发现,高岭山的古矿坑有数百处之多,至今保存完好的有4处。
·一号古矿坑
一号坑开采年代为明万历至清乾隆年期间,有200年历史。坑道全长约750米,宽20米--300米,尾沙平均厚度10米,估计尾沙量为127万吨,若按出土率20%计算的话,则从该矿采掘出的高岭土约有32万吨。
·二号古矿坑
二号坑全长1000多米,宽50米--200米,尾砂厚度为10米--30米,尾砂量约有442万吨,若按出土率20%计算的话,则从该矿采掘出的高岭土有110万吨之多,是高岭山中面积最大、采掘量最多的矿坑。
·古淘洗槽
古代淘洗方法是先在山坡上挖好水槽,并在较平缓的地势开挖3个淘洗池,池底及四壁均用砖或石块砌成,池与池之间以沟槽相连,并设有闸板开关。石第一个淘洗池前方还需另设一排砂槽相连,以清除杂物。高岭土采集后,放入水槽,利用溪水将其冲下。在此过程中,砂石和粗杂质沉于槽底,被高度为槽深一半的闸板挡住,而细土则化成泥浆通过闸板上部流入淘洗池。在淘洗池稍作沉淀后,又让上部的泥浆流入第二个池子,再如法进入第三个池子,让其充分沉淀,然后放掉清水。待3个池中的高岭土经过3次沉淀成为稠密的泥块后,取出晾晒至一定程度,最后制成规格一致和丕子(即砖块状的净泥),每块重约2公斤。
·接夫亭
接夫亭又名“碑亭”。原亭始建于明朝,后被毁,现亭于1990年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前重建。整座亭子古朴庄重,秀气曲雅。亭中有一石碑,正面刻着“高岭”两个大字,笔法苍劲,气势雄浑,为中国著名书法家何海霞先生所书。背面刻有高岭遗址保护区介绍。
·尾沙堆积物
矿工把淘洗剩余的砂子称为尾砂。进景区的路上,就覆盖着厚厚的这样的砂子。因尾砂中含有晶莹明亮的白云母,在阳光下会闪闪发亮,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青山浮白雪”、“玉带绕青山”。根据反复调查和推算,高岭山4个开采地段上,尾砂堆积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量750多万吨中,堆积厚度最小5米,最大的近30米。现今几百万吨的尾砂堆上也长满了植被。
·高岭古道
二百多年的开采使高岭山古迹遍布。高岭古道始修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年历史。它全长2.5公里,宽约2米,全部用麻石铺砌而成,共有5600级台阶。明清之际,矿工们就是通过这条路将一担担岭土挑到东埠码头,然后装船运往景德镇,供瓷业生产使用。而如今古道上长满了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