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乡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下辖乡
高庙乡,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地处太行山脉,东南与陕州区王家后乡张茅乡为邻,北隔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相望,乡人民政府距湖滨区政府所在地15千米,总面积59.07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高庙乡境域,古代时期属陕县。
夏商时期,属豫城。
西周时期,属虢国。
晋国灭虢国时期,属晋。
战国时期,为魏地。
秦朝时期,属三川郡。
汉朝时期,属弘农郡。
三国魏晋时期,周之。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之后至唐,宋朝、晋朝、元朝、明朝、清朝,皆属陕州。
1949年后,属陕州专区,后撤并入洛阳地区。
1957年3月,成立三门峡市。
1962年3月,陕县复原划出,三门峡市改为县级市,高庙乡属三门峡市所辖。
1956年4月,由陕县列入。
1957年2月,成立大安中心乡。
1958年8月,易乡成立上游公社。
1961年8月,撤上游公社改为高庙公社。
1984年1月,易社为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高庙乡下辖9个行政村:大安村、小安村、位家沟村、羊虎山村、黄底村、王家岭村、侯村、李家坡村、穴子仓村。
截至2020年6月,高庙乡下辖9个行政村:大安村、小安村、位家沟村、羊虎山村、黄底村、王家岭村、侯村、李家坡村、穴子仓村;乡人民政府驻大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庙乡地处太行山脉,东南与陕州区王家后乡张茅乡为邻,北隔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相望,乡人民政府距湖滨区政府所在地15千米,总面积59.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庙乡地处丘陵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最高点海拔923米,最低点海拔276.3米,平均海拔599.6米。
气候
高庙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497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2331.6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06天。
水文
高庙乡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黄河过境,从会兴流经境内大安村至三门峡大坝东,长6千米,流域面积6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2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高庙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大风等,20世纪90年代高庙乡连年遭受特大旱灾,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和人畜饮水困难。
自然资源
高庙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铝矾土、铁矿、煤炭、白云岩、耐火土、石膏、硅石等。
2011年,高庙乡有耕地面积2.2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庙乡辖区总人口656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0人,城镇化率9.1%,总人口中,男性3283人,占50%;女性3278人,占50%;14岁以下1127人,占17.2%;15—64岁4504人,占68.6%;65岁以上930人占14.2%,人口均为汉族。
截至2017年,高庙乡常住人口6604人。
截至2018年末,高庙乡有户籍人口1212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高庙乡财政总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0547亿元,企业所得税0.062亿元,个人所得税0.0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1%、12%,人均财政收入4810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4810元。
2018年,高庙乡工业企业15个,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高庙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3.4亩,农业总产值8953万元,比上年增长8.8%,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种植面积13575亩,产量3796吨;玉米种植面积4155亩,产量119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烟叶等,棉花种植面积330亩,产量14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815亩,总产量462吨,主要品种有花生、油菜将、芝麻、向日葵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0675头,年末存栏631头;羊年饲养8108只,年末存栏3787只;牛饲养量5013头,年末存栏3528头;家禽年恫养96393羽,年末存栏61295羽,畜牧业总产值3940万元,林业总面积71440亩,其中防护林4785亩,经济林1700亩,林木覆盖率65%,林果主要以苹果为主,年产量4284吨,产值1097万元;其中苹果1185亩,年产量达3162吨,大型农业机械15台(辆)。
工业
2011年,高庙乡工业总产值达到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职工0.0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692万元,比上年增长37.7%。
商贸
2011年,高庙乡有商业门市部13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5.8%。
金融
2011年末,高庙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储蓄5936元;各项贷款余额72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高庙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1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2所,在校生406人,专任教师5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9人,专任教师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教育经费达8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80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高庙乡有各类科技人才3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0人,经营管理人才120人,技能人才80人;农村实用人才280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高庙乡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9个,藏书1.2万册,黄底村锣鼓队1支。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高庙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乡卫生院1个;病床2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6张,专业卫生人员2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00人次,住院350人次,出院病人330人次,重点医院有高庙卫生院,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万人,参合率10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94岁,其中男性93岁,女性95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高庙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2户,人数733人;医疗救助27人次,支出3.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7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28张,入住老人2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75人,参保率达100%。
基础设施
2011年,高庙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5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千米,乡村通邮率达100%,均有市邮局直接送达,固定电话用户1006户,移动电话用户3368户。
交通
高庙乡有314省道过境,有县乡级公路3条,水泥、柏油路实现“村村通”,共165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高庙乡,昔日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相传太上老君奉天命在此处造桥,人们为了纪念老君奶奶,在老君奶奶居住的高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庙,高庙由此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庙乡的“牛抵头”锣鼓列入三门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3:51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