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王镇,隶属山东省聊城市
阳谷县,地处阳谷县西南部,东与寿张镇接壤,南与李台镇、金斗营镇毗邻,北与西湖镇、狮子楼街道、博济桥街道相连,西邻莘县
古城镇、徐庄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区9千米。总面积61.5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高庙王镇户籍人口42974人。
历史沿革
高庙王镇历史悠久,境内尚有三国时期仓亭津及曹魏积粮屯兵的军仓遗址。
民国元年(1912年)后,阳谷县划分为17乡,高庙王及其附近村庄为高庙王乡,乡公所驻高庙王村。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划归第一区。
1953年,郎集、中孔以南村庄划归寿张县。
1964年11月,原寿张县撤销,境域分属西湖、李台2区。
1971年3月,以原属西湖区的高庙王、朱施董2公社,原属李台区中孔、徐集、秦楼3公社合并成立高庙王公社。
1984年7月,改设高庙王乡。
2014年,撤销高庙王乡,设置高庙王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高庙王镇辖有高庙王、刘化育、孔盛、胡庄、满庄、臧庄、苦水王、孟刘庄、魏楼、关庄、乔庄、席桥、朱施董、刘泗河、北彭、北新、李楼、毕炉、苗庄、郭庄、东孙、前仓、后仓、王楼、中孔、南新、孙集、三官庙、孔寨、席庄、吕庄、柴庄、杨元、邵楼、塘坊、石磙张、孟楼、南彭、袁楼、范庄、吴堂、秦楼、前马尔、后马尔、许楼、郎集、钟楼、周庄、张庄、徐集、高里圈、李寨、前薛、杨庄、马庄、曹集、后薛、徐山斗5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1月,高庙王镇辖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高庙王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庙王镇地处阳谷县西南部,东与寿张镇接壤,南与李台镇、金斗营镇毗邻,西与西湖镇、莘县古城镇相邻,北与狮子楼、博济桥街道相连。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区9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8千米,总面积61.50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高庙王镇有耕地面积6.61万亩,人均1.6亩。
人口
2011年末,高庙王镇辖区总人口412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94人,城镇化率3.4%。另有流动人口1340人。总人口中,男性20980人,占50.9%;女性20250人,占49.1%;14岁以下3915人,占9.5%;15~64岁30969人,占75.1%;65岁以上6346人,占15.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1228人,占99.99%;有回、壮、土家3个少数民族,共8人,占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0人。
截至2019年末,高庙王镇户籍人口429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高庙王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2011年,高庙王镇财政总收入1220.5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9.2万元,比上年增长2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71万元,增值税100万元,企业所得税12万元。
2019年,金斗营镇有工业企业3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4个。
第一产业
高庙王镇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2.1亿元。
高庙王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2万吨,其中小麦2.8万吨,玉米3.4万吨。
高庙王镇主要经济作物为大豆、棉花、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4.6万吨,主要品种有辣椒、白菜、西红柿、大葱等,其中辣椒1.2万吨,白菜3万吨,西红柿及大葱0.4万吨。
高庙王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3万头,年末存栏2.9万头;羊饲养量1.23万只,年末存栏1.1万只;鲁西黄牛640头;家禽年饲养量240万羽。
2011年末,高庙王镇出产淡水产品510吨。
2011年,高庙王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50台(辆);名优特农产品、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日本三樱朝天椒、法国伊兰士葡萄。
第二产业
高庙王镇是玻璃制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玻璃制品、钎具、汽具、面粉加工、塑料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新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规模以上企业8家,职工0.2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
第三产业
2011年,高庙王镇有商业网点224个,职工31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城乡集贸市场11个,年成交额900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高庙王镇境内共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
2011年,高庙王镇邮政业务收入75余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96.4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高庙王镇有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1120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6所,在校生3200人,专任教师2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00人,专任教师119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高庙王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20万元,比上年增长31%。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3.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1997年9月,开通高庙王镇有线广播站,到乡镇284杆千米,乡镇到村1670杆千米。2011年末,广播喇叭0.54万只,入户率80%,1982年开通调频转播台,1988年开通调频台。2011年末,与阳谷县广播电台合作转播阳谷广播电台节目,广播综合覆盖率92%,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2400小时。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7%。
2011年末,高庙王镇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会员160个,其中团体会员8个;文化站1处,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46处,各类图书室32个,藏书3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6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高庙王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4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固定资产总值194亿元。专业卫生人员24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65人、执业(助理)医师0.12人、注册护士0.17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万人次,出院病人323人次。
2011年,高庙王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3/1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2.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万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2‰、2‰。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高庙王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87%的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7%。
社会保障
2011年,高庙王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户,人数15人,支出25200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长7.5%;医疗救助242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54户,人数1684人,支出192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长21%。中心敬老院1家,床位3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82人。
2011年,高庙王镇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万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高庙王镇有邮政局1处,农村投递线路为4条,投递服务率达到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5.9万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完成5.4万件,征订报纸4万余份,期刊2.1万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8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600门,固定电话用户2600户,比上年减少102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1%;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比上年增加4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7%,比上年提高12%;主干电缆达120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4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100个,宽带接入户1100户,比上年增加400户。
交通
2011年,高庙王镇境内有阳金路、金大路2条县乡公路交汇,东临京九铁路2千米。
历史文化
高庙王镇因镇政府驻地东南高地有庙宇一座,且此处王姓居多,故名高庙王。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抬阁、转阁、高跷、秧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