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西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地质博物馆学家、地质学史学家
高振西(1907年7月7日—1991年12月9日),河南荥阳人,地质学家,地质博物馆学家,地质学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07年7月7日,高振西出生于河南荥阳
1917年,就读于汜水县高等小学堂。
1920年—1924年,就读于开封市河南省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后考入私立青岛大学预科。
1925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理学院预科。
1927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1931年,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并留校任教。
1932年—1937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助教。
1937年—1949年,先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士、技正。
1940年—1944年,借调至福建省建设厅地质土壤调查所任技正。
1946年,赴湖北南部及武汉调查地质矿产。
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
1952年,任地质部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
1956年8月,加入九三学社
1959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
1960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总工程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1991年,任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
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1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高振西早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包括北京、福建、广西、湖北、浙江、南京等地区,涉及锰、铁、金、煤、铝和萤石等矿产及其成因、成矿规律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高振西在北平以东进行地质调查,对假整合于含三叶虫化石的寒武系之下、不整合于泰山系古老变质岩之上、厚逾万米的未变质或轻微变质的沉积岩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中国北方震旦系的标准剖面;对福建永春、德华等地的地质矿产作了剖析,建立了前古生代变质岩系到第四纪松散沉积的地层系统;1952年,筹建成立了地质部地质陈列馆南京分馆;1953年,主持筹建中国地质博物馆;还致力于创建中国地质科普组织和开展地质科学知识活动的宣传及普及等。
高振西1934年发表论文《中国北部震旦纪地层的初步研究(英文版)》;1942年发表论文《福建之山脉水系及海岸》;1950年发表《试论中国湖相白垩纪地层与石油的生成》论文;1957年发表《北京近区新构造的几种证据》一文,其他论著参考如下:
[1]高振西.湖南之造山运动[J].地质论评,1937,2(1):81-82.
[2]高振西.震旦纪大地槽及其在联合古陆中指位置[J].地质论评,1937,2(1):80-81.
[3]高振西.南京“中央地质吊查所”最近的野外工作概况[J].科学通报,1950(5):331-332.
[4]高振西.石英脉与方解石脉[J].地质论评,1941,6(Z2):317-320.
[5]高振西.北京近区新构造的几种证据[J].中国地质,1957(01):17-20.
[6]高振西.喀斯特地形论略[J].地质论评,1936(04):53-142.
[7]高振西.西比利亚之更新统冰川[J].地质论评,1938,3(1):83-84.
[8]高振西,熊永先,高平.PRELIMINARY NOTES ON SINIAN STRATIGRAPHY OF NORTH CHINA[J].地质学报,1934.267-318.
[9]高振西.怀来盆地的生成与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J].中国地质,1954(02):33-34.
人才培养
1950年,高振西在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讲授《普通地质学》等课程。
高振西培养了一批地质学界的学子,不少人后来成为专家教授,如《地球》杂志原编审王国方研究员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高振西出生于河南荥阳一个耕读之家。高振西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在乡间执教私塾,母亲禹氏,生育一子一女,高振西为长子。
高振西的妻子是黄克保,两人育有一儿两女,高慰曾(女)、高敏曾(女)、高愈。
人物评价
“高振西是中国地质科普组织和活动的奠基人,是新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地质科学院评)
“高振西在晚元古代地层研究、福建省海岸升降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地质科普组织创建和活动开展的带头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
“高振西是一位淳朴、实干的地质科学大师。”(《教育艺术》原编委潘云唐评)
“高振西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对中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于洸教授评)
人物纪念
高振西铜雕塑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南屯村;南屯村的村文化广场命名为“振西文化广场”。
参考资料
前言.中国地质科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16: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