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级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一型已退役的通用护卫舰
高月级护卫舰(日语:たかつき型护卫舰,英语:Takatsuki-class frigate)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一型已退役的通用护卫舰。
发展沿革
高月级是日本海自继三艘1800吨的村雨级护卫舰(DDA-107~109,1959年竣工)之后,在第二次防卫力整备计划(二次防)中编列建造的第二代通用护卫舰(DDA),具备反潜与反水面功能。在高月级之后,日本海自便将性质大致重叠的DD(护卫舰)、反潜护卫舰(DDK)与DDA统一归类为DD(一般仍称为“泛用护卫舰”或“通用护卫舰”),兼具反潜与反水面功能。
不同于60年代建造的峰云级、天津风级等,高月级的上层结构设计逐渐摆脱了二次大战时代的风格,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两具烟囱/桅杆复合结构,与美国海军在1960年代建造的莱希级巡洋舰贝尔纳普级巡洋舰(原称为护卫舰,1975年起改归类为导弹巡洋舰)有些类似。相较于采用柴油机的山云级、峰云级护卫舰,高月级仍使用较传统的高压蒸汽涡轮系统(由美国西屋公司授权日本三菱重工生产),能提供超过30节的最大航速,但也有着复杂笨重、危险性较高、启动慢、需要编制更多人员等劣势。
设计特点
船电设计
本级舰的电子装备包括一具Melco OPS-11B-Y 2D对空搜索雷达、一具JRC OPS-17平面搜索雷达、富士通(Fujitsu)的OLT-3电子对抗装置、NEC NOLR-1B电子支援装置以及两具美制MK-36 SRBOC干扰弹发射器,反潜侦测则依靠一具SQS-23(装备于DDA-164、165)或Sangamo的QQS-3(装备于DDA-166、167)主/被动中频舰首声纳以及一具美制AN/SQS-35(J)中频变深声纳(VDS),成为日本海自第一种配备VDS的反潜艇艇。高月级最初装备的射控系统是类比式的目标指挥装置一型(TDS-1),其架构与美国海军的武器指挥系统(WDS)类似,是一种类比式计算机,仍须依赖人力将侦搜资料输入计算机中。
1970年,高月级首舰高月号(DD-164)在石川岛播磨重工东京厂进行维修定保工程时,顺便加装了日本海自从美国新引进、刚完成陆地测试的NYYA-1型战斗系统,成为日本海自第一艘引进自动化电脑战斗资料处理系统的舰艇。NYYA-1能自动结合舰上主要雷达、声纳的资讯,并自动输入各防空与反潜武器的射控系统中,取代过去的人工读取与输入作业,使得接战效率大幅提升;不过NYYA-1仍欠缺自动追踪能力与决策支援能力,也并没有与舰上所有电子系统整合,舰上的NLOR-1B电子支援系统仍然是独立运作。NYYA-1的系统架构类似于美国于1966、1967年安装在Koelsh(DE-1049)与Voge(DE-1047)两艘护卫舰上的反潜作战舰艇指挥管制系统(ASWSC&CS),后者是美国海军第一种自动化舰载战斗系统──海军战术资料系统(Navy Tatical Data System,NTDS,1962年起服役)的简化衍生版本,仅采用单一主电脑,主要用于反潜作战。
高月级并未装备Link-11数据链。高月号在1971年3月完成改装工程,在1976年以前都日本海自唯一一艘拥有自动化战斗系统的舰艇,其余姊妹舰则在之后陆续接受相同改装。
舰载武装
武装方面,高月级服役之初的武装包括74式(美国授权日本生产的MK-112)阿斯洛克八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瑞典Bofors授权日本生产的四联装71式375mm反潜刺猬炮以及两具三联装324mm 68式鱼雷发射器(美国授权日本生产的MK-32),舰炮方面则由于要负担较重的反水面任务,遂安装两门美制MK-42 127mm 54倍径舰炮(首尾各一),而非山云级、峰云级等反潜护卫舰的76mm舰炮,因此高月级成为了首艘配备MK-42舰炮的海自舰艇。这两门MK-42主炮各由一具美国GE的Mk-56舰炮射控系统或者日本国产化的GFCS-1导控,每套射控系统包含一具MK-53射控雷达。
最初高月级与峰云级相同,在舰尾设有迷你直升机库与飞行甲板,能操作一架美国在50年代发展的QH-50D无人反潜直升机(DASH)。DASH是美国海军首种配备于水面舰艇的反潜航空器,日本海自在1968年购入14架。但是DASH很快就被证明是种不切实际的失败产物,不仅必须在母舰的水平线内作业才能进行遥控,缺乏超视距反潜能力,在天候不良或黑夜也无法运作。此外,小巧的QH-50无法携带足够的侦测装备,去侦测日益精良的苏联潜艇;而美国海军的QH-50还面临可靠度不佳、失事率过高的问题,所以DASH在1970年代初期便陆续自美国海军除役,日本海自也由于DASH停产、零件来源断炊导致维修困难,于1977年放弃。
基本数据
改装退役
80年代,前两艘高月级陆续进行现代化改装,增加许多新装备,不仅强化其反潜侦搜能力,更使其首度拥有视距外反舰能力与有效的点防空自卫能力。高月号(DDA-164)的改装在1984至1985年之间进行,将舰尾MK-42舰炮以及与之搭配的MK-56射控系统拆除,二号烟囱后方加装两组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以EDO-NEC OQR-1被动拖曳阵列声纳(美国授权日本生产的SQR-18)取代原有的SQS-35变深声纳,DASH的机库则被一具美制八联装MK-29海麻雀短程防空导弹发射器取代,并加装一具负责导引海麻雀的FCS 2-12B导弹射控雷达,电子支援系统则升级为NLOR-6C 。在1985至1986年,第二艘本级舰菊月号(DDA-165)进行与高月号相同的改良,此外还加装一套美制MK-15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以及一套舰侧稳定鳍。
后两艘本级舰并未进行类似的改装,望月号(DDA-166)于1995年4月1日转为特务舰,舷号改为ASU-7019 ,在1999年除役,而花月号(DDA-167)则于1996年除役;至于经过改良的高月号与菊月号则在服役末期转入舞鹤地方队,发挥最后的剩余价值,两舰分别于2002及2003年除役。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自在70年代推出的太刀风级护卫舰,其舰体基本设计便是由高月级放大改良而来。
本级舰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9 01:18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