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乡,隶属于河北省
石家庄市赵县,地处
赵县西南部,东与
沙河店镇接壤,南与
高邑县大营镇为邻,西与
元氏县毗邻,北接
北王里镇,行政区域面积57.18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高村乡境域属赵县南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赵县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赵县七区。
1954年,设立高村乡。
1958年,为沙河店公社高村管理区,后析出,成立高村公社。
1958年12月,撤销赵县,并入宁晋县。
1961年,复置赵县,属之。
1984年,复置高村乡。
1996年,西封斯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高村乡辖23个行政村:南田村、高村、南泥河、北泥河、东大章、西大章、西辛庄、辛卜庄、西封斯一、西封斯二、西封斯三、东封斯一、东封斯二、猛公、北王、南王、北庄、西江、白沟驿、市庄、东大里寺、西大里寺、段村。
截至2021年10月,高村乡辖2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高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村乡地处
赵县西南部,东与
沙河店镇接壤,南与
高邑县大营镇为邻,西与
元氏县毗邻,北接
北王里镇,行政区域面积57.18平方千米。
水文
高村乡境内有沙河流经,境内长4.65千米。
自然灾害
高村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5年3遇,最严重一次雹灾发生在2000年8月11日,降雹时间约10分钟,涉及境内段村、西大章、东大章、西辛庄4个管理区,受灾面积达3500亩。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4年5月5日,造成1.5万亩小麦受灾,减产8万千克。
自然资源
高村乡境内主要矿藏资源有石油,5个村庄有油井。高村乡有耕地面积7.1749万亩,全部为水浇地,
人口
2011年末,高村乡总人口428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04人,城镇化率15.4%。另有流动人口209人。总人口中,男性22285人,占51.96%;女性20600人,占48.04%;18岁以下9005人,占21.0%;19—35岁13393人,占31.23%;36—60岁14495人,占33.80%;61岁以上5992人,占13.9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125人,占98.22%。2011年,人口出生率13.05‰,人口死亡率7.04‰,人口自然增长率6.0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46人。
2017年末,高村乡常住人口为41628人。
截至2018年末,高村乡户籍人口有44793人。
根据赵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村乡常住人口为2904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高村乡财政总收入0.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057亿元,比上年增长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8万元,增值税11.6万元,企业所得税5.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5%。
2018年,高村乡有工业企业2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8个。
农业
2011年,高村乡实现农业总产值3.6174亿元。
高村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高村乡生产粮食6.72万吨,其中小麦3.34万吨,玉米3.28万吨。2011年,梨树种植面积5655亩,产梨1654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3215万亩,产量6.6562万吨,主要品种有西葫芦、白菜、西红柿、黄瓜、四季豆、茄子、萝卜等,其中西葫芦1.3587万吨,黄瓜1.1万吨。
高村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高村乡生猪饲养量5.49万头,年末存栏1.86万头;羊饲养量1.57万只,年末存栏0.67万只;家禽饲养量92.22万羽。
工业
高村乡以建材、铸造、食品加工、储存、冷藏等行业为主。
2011年,高村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拥有工业企业130家,职工3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商业外贸
2011年末,高村乡有商业网点218个,职工56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贸市场7个,年成交额0.02亿元。出口总额1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主要产品有拖拉机和汽车座椅,销往东南亚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金融业
2011年末,高村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各项贷款余额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高村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60人,专任教师43人;小学4所,在校生2276人,专任教师1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09人,专任教师42人,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75万元,比上年增长1%。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5%,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文化体育
2011年末,高村乡有镇文化站3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0个,各类图书室6个,藏书1.2万余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0.2万户,入户率50%。
2011年末,高村乡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高村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5个,门诊部(所、室)23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8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0名,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高村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户,人数51人,支出1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202元,比上年增长14%;城市医疗救助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23人次,共支出72150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87户,人数1023人,支出157.11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128元,比上年增长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1.7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147人,参保率81.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高村乡有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0.4万份(册)。邮政业务总量30万元。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0.3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0%;移动电话用户0.9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14万户。
交通
高村乡有县乡道路——西后线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高村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高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