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道路
用高出地面6m以上的系列桥梁组成的城市空间道路
高架道路是指用高出地面6m以上(净高加桥梁结构高度)的系列桥梁组成的城市空间道路,与地下道路相比,虽然两者均可负担客货运输,能与地面道路衔接,但造价则比地下铁道便宜。相比之下,高架道路则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行车舒适。
设计原则
(1)在总体规划指导思想指导下,以所在道路规划为依据进行该路上面的高架工程设计。
(2)合理解决工程两终端的接口处理,并注意与横向道路的联系,发挥高架道路快速干道的功能。
(3)满足沿线工厂、单位、住宅车辆出入要求,保持高架下地面道路的城市道路功能。
(4)高架道路的线形与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考虑城市景观的需要,采用轻盈挺拔、外形和谐的结构线条,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
(5)考虑近、远期结合:例如近期建设必要的上下匝道,预留立交匝道接口,沿线立交可分期建。
(6)缩短施工期限,尽可能采用预制构件和能加速施工进度的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和组织交通。
(7)结合工程建设特点,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设置条件
(1)城市交通环境的需要
高架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路,在无其他方法可行的情况下才建设高架道路,一般来讲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建设高架道路。
①城市中的快速交通路网体系需用快速环路或快速放射线道路来使交通流快速疏散。
②城市中心区域道路面积少、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由于人口和建筑过于集中,造成市中心区域交通拥挤,并且可利用的主、次干路较少。
③城市道路交通过于拥挤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的出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形象。
(2)高架道路的选择
从直观现象上来看,在车满为患的道路上建设高架道路,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该条道路的交通阻塞问题,但从城市的整个路网系统的角度出发,并不是每一条车满为患的道路都适合建造高架道路。建造高架的道路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①道路为城市的快速路或交通主要干道;
②道路需具有完整的交通性;
③道路需有较宽的路幅,路幅一般需大于50 m;
④道路两侧的土地开发以办公活动、公共活动和工业等为主,环境容忍程度较为宽容,不会对市民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⑤所选道路需组成一个布局均匀的网络,可以从最大效率上利用高架道路系统。
功能
高架道路在路网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增加路网的容量
以上海市内环线高架为例,内环高架是利用中山环路的中央部分建筑桥墩,在其上空建高架路,形成了高架双向四车道、地面道路双向四车道、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立体结构交通体系。其总共有双向8车道外加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车行道和人行道,以及桥下可利用停车和绿化用地,这在路幅宽度35~50 m的地面平面道路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2)强化主干线的交通功能,提高通行能力
因城市主干线上交通量大,路幅较宽,所以通常把高架道路建在原城市的交通主干线上。一方面,高架快速、连续的交通条件,吸引大量交通;另一方面,城市高架道路主要承担了经市区的中长距离的客货交通。由于避免了车辆在地面道路因车速差异、转向、变换车道而形成的相互行车干扰,从而改善了地面道路的拥挤状况,强化了主干线的交通功能。
(3)改善交通条件,增强运输效益
高架道路禁止重型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实现快慢分流,且无横向车流的行车干扰,因此行车较一般城市道路更具安全性、连续性和快速性,运输效益相应提高。
优越性
1.利用现有道路不多的空间增加路网容量
法国有利用不通航的河道上空纵向架起桥墩筑桥成路的实例,我国目前则利用现有道路的中央部分筑起桥墩,在其上空建路,使原四车道的地面道路增至八车道或十车道。高架路占用地面按标准设计,四车道高架占用地面6m宽,六车道高架占用7m宽,六车道高架起到地面十二车道的作用。
2.强化快速干线的交通功能,交通分流
高架道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主要承担经市区的中、长距离过境性客、货交通,它可以从空间上分隔穿越某大区的过境交通与到达某分区的目的地交通(地方交通)。因而得以避免地面道路由于车速差异和转向换车道形成的相互干扰,高架不受红绿灯信号限制(仅在匝道出入地面道路时有红绿灯控制),和其他行驶车辆无干扰,且无冲突,是连续运行封闭的汽车专用道路。
3.提高车速,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由于快慢分流,无交叉口横向车流之干扰,设计车速为60~80km/h的高架道路,实际行程速度至少可达50km/h,符合快速要求,从而缩短交通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高架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大量车辆上下高架,四车道的高架断面流量达70000veh/d。
4.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
相比其他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来说高架道路具备上述优点。
5.节约用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对于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的高路堤路段,通过修建高架桥取代高路堤,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用地,还可以避免由于填筑高路堤需要大量土石方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坏,其造价也比填筑高路堤便宜。比如填筑1 km长30 m高的路堤,边坡按1/1.5的坡度,路基宽度按26 m计,占地宽度不少于140 m,需填筑的土石方量达240万m3。因此,高架道路不仅广泛用于改善大城市日益拥挤的交通环境,也越来越多的用于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的高填方路段。
负面影响
1.景观
高架主线犹如一条灰色的混凝土“龙”,纵贯在十分拥挤的交通道路上空,对于其下的行人和车辆而言产生了压抑感,加之粗短的墩柱体系更令城市空间显得狭隘,破坏了城市干道在空间上的流畅性,虽几经绿化美化,但收效甚微。
因此,建造高架道路对不同城市应有区别,慎重而行,即使需修建也要规划好位置,对于闹市区、商业中心等人流繁忙的路段则不宜建造。
2.污染
交通量剧增导致有限空间内机动车行驶所造成的尾气、噪声急剧增加。
高架道路下的地面通风不良,废气不易扩散,高架道路开通后,车辆增加,废气量也增加;噪声污染也较无高架道路时严重,地面车辆受高架道路的遮盖,声波折射音量加大,而高架道路处由于标高较高,噪音源对高层建筑的距离近,虽然在必要地段设有防音墙,但噪声污染只是对少数层位有所减弱,不能消除。此外高架道路经安装防音墙后,对路边建筑的采光、通风有所影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30 10:26
目录
概述
设计原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