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旺,男,1958年9月25日出生,河南省洛阳市人。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美国亚裔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作品“唐三彩女俑”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八人驼”荣获首届中国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金奖,“黑勾头马”荣获中国旅游交易博览会金奖等。作为当今仿制唐三彩的大师级人物,高水旺当之无愧。
个人成就
2006年8月,首批“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评选揭晓,48岁的
中国文物学会理事、
孟津县政协委员、唐三彩仿古艺术家高水旺榜上有名。
作为当今仿制唐三彩的大师级人物,高水旺当之无愧。1983年,他制作的“勾头黑马”已经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1996年,他的三彩侍女和三彩大马作品在
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和银奖;同年,他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作品来历
提到唐三彩,我们不能不简单说明它的来历。
唐三彩是最能呈现大唐气象与盛唐文化的陶瓷器。在汉代制陶业兴盛后,
东都洛阳的艺人用当地山岭的岩土制泥做胎,塑造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和器物,施以彩釉入窑烧造,烧制过程中釉面浸润流淌,各色釉彩互相交融,形成斑驳绚丽的色彩。如果有机会观赏到融汇雕塑、绘画、陶艺的唐三彩艺术品,你会看到那安详的男僮、丰满的女俑、肥壮的马匹、昂颈的骆驼。那粗犷的造型,自然流露的神态,瑰丽无比的釉彩,淋漓尽致的美感无不反映出彩陶艺术的高度水准和华丽侈奢的大唐社会生活。作为独特的艺术瑰宝,唐三彩陪葬在
达官显贵的墓穴得以保存。在随后的年代里,
中原地区陷入长期变乱,唐三彩制作工艺泯灭失传。
目前的古籍中未见唐三彩的记录,唐三彩的大量发现和其艺术价值被后人认可最早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
陇海铁路修到洛阳,自东向西穿过以历代墓葬区闻名的
邙山南麓,大量釉陶伴随着珍贵遗物被人从古墓中挖出。古董商将其运至北京,引起了著名学者
王国维、罗振玉的重视和赞赏,因其盛行于唐代,釉彩以黄、绿、赭三色为主,被称为“唐三彩”,三又为极数,用以形容多彩,这个名词很快为陶瓷家所接受。唐三彩从此名扬四海。
南石山村地处洛阳城北的邙山腹地,解放前到这里盗挖古墓的人很多,挖出的东西有缺损,就找村里的民间艺人修复。上世纪20年代,南石山村出现了以修复出土唐三彩为生的著名艺人,他们在长期修复的基础上仿制唐三彩获得成功。
五十年代初,成立工艺美术社,高成汉等老艺人被聘为技术员,南石山村多数人都学会了仿制唐三彩。1956年,高成汉曾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美术社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洛阳美陶公司。
三年自然灾害时老艺人被下放回家,
文化大革命中唐三彩被列为四旧受到批判。高成汉曾写信给
邓小平和轻工部、省、市领导,终于使唐三彩得到了重视。
改革开放后,大批人员加入到唐三彩工艺品生产。南石山村200多户几乎都作唐三彩,以南石山为中心的唐三彩生产厂家一度达到数百家。当地自发形成了许多唐三彩市场,被称为国宝的唐三彩开始出现在街头路边的夜市摊点。
高水旺自幼生长在南石山村,17岁学习唐三彩制作。后来在热火朝天的唐三彩大战中,这位心灵手巧又不苟言笑的艺术天才把自己关进低矮的作坊,开始独辟蹊径,如饥似渴钻研唐三彩的“
高仿”技艺。
所谓“高仿”,就是选用最接近真品的原料,采用最接近真品的工艺,使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与真品丝毫不差,而且要对新仿制的唐三彩进行做旧处理,最大限度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
那时
北邙山碎落的三彩残品还时有所见,高水旺苦苦寻觅,一块块观察对比,再到博物馆看造型、看成色。反复数次,高水旺手下的马和骆驼的造型已经酷似真品。对他来说,高仿品的外观已经不成问题。但釉料成分、烧制火候、做旧处理等难题接踵而至。他买来化工原料,反复配方烧制,终于配出了唐代釉的成分,找到了唐代窑的火候,一步步制出了可以乱真的
高仿唐三彩制品。
高水旺仿制的三彩马和骆驼,连肌肉、鬃毛、饰物的微细之处都表现出来了。但没想到的是,这“以假乱真”险些给他带来“牢狱之灾”。
一位朋友来访,高水旺不在家。朋友看到他的高仿制品,随手拿了一件,结果被人当真品买走了。这件工艺品的流转交易,引起公安机关的注意,侦查人员顺藤摸瓜找到了高水旺,听高水旺细说原委并查证制作现场后才算罢休。
高水旺的高仿制品,引发的文物部门“抢购陶俑、保护国宝”事件,更像是离奇的传说。
1994年夏,北京
潘家园古玩市场出现北魏时期的陶俑。这些陶俑外表陆离斑驳,直观判断是刚出土的文物。
20多年来连获殊荣,经历陶俑抢购事件,高水旺和他的唐三彩
高仿制品的名气更是越来越大。
面对这些,身怀绝技的高水旺没有感到丝毫轻松。他更多了几分责任几分沉重。他的
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有数十名员工,但他们只对常规工艺品进行批量生产,对出土稀少的唐三彩珍品,每个种类仅高仿少数几件。对于珍品的复制,
关键工序高水旺要亲自下手,他的理想是把现代仿唐三彩做到极致。
作为大师级人物,高水旺追求着唐三彩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古老和现代的融合中开辟着唐三彩艺术的新天地。
唐三彩《中国马》简介:
唐三彩《中国马》的创作题材取材于唐代战马驰骋疆场的史料故事,真实表现了唐代战马骁勇善战、剽悍威猛的生动形象。在制作中,主要采用了雕塑、堆贴、装饰、施釉、素烧、釉烧以及做旧处理等。唐三彩《中国马》,招财辟邪,寓意财源广进,催官运,旺事业,是招财转运的上品风水宝马。
此马白色胎质,通体黑釉,鞍饰俱全,雕饰华丽,看起来膘肥体壮,四肢劲健,似走欲奔。高水旺大师说,用唐三彩传统技艺制作的马类作品通身极少施以黑色釉,因此该作品显得弥足珍贵。2010年10月,该作品还荣获了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
有句俗话,“黑釉点一点,价格翻一翻”。说的就是唐三彩中黑色作品的珍贵和稀少。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由于釉料都是
金属氧化物调配出来的,因为相关材料的紧缺,在各色作品中,黑色的作品显得更为稀少和名贵。
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陶俑稀有珍贵,一般属于
国家一级文物。文博单位不忍心国宝流失,拨专款对陶俑进行收购。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购三次共斥资80万元,故宫收购两次共斥资10万元。
随着文物部门不断收购,
潘家园古玩市场上北魏陶俑反而越来越多。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文物界关注。专家反复鉴定,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追根求源,这些“文物”全部来自河南。国省两级文物部门协同警方进行调查。一路查下来,最终找到了南石山村高水旺的作坊。
唐三彩简介: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为极数,“三彩”也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其种类以人物、马匹、骆驼、器皿等最具代表,并以其造型的丰腴端庄,色彩的绚丽灿烂,装饰的极妍尽美,被广泛应用于皇家贵族观赏、宫廷园林装饰、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唐三彩始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两宋,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其技艺断代的历史亦有近千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至洛阳邙山时被大量发现,后引起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等极大关注与推崇,从而使这一沉睡千年的华夏古老艺术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唐三彩复仿制品作为国礼,先后赠送给5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元首和领导人,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2008年6月,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三彩是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观赏收藏价值。
泥料工艺
选料——研磨——浸泡——漂洗——成品泥料
釉料工艺
选料——氧化——研磨——配制——成品釉料
制作工艺
雕塑——制模——成型——素烧——施釉——成品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1“河南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