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熙喆
清朝翰林院编修、河南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
高熙喆(1854—1938) 字亦愚。山东省滕州市城关镇人,祖籍浙江会稽。
人物生平
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等职。出身于破落士绅家庭,自幼精读经史,虽老不辍,尤精于文辞。1883年(光绪九年),中二甲进士。1887年,授翰林院编修,后继任国史馆协修。又任甲午科山西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河南道、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1904年(光绪三十年)后,历任甘肃宁夏的知府、直隶宣化知府、大名知府等职。在30余年的仕途生涯中,忠实地恪守忠君保民的儒家思想,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致力于除积弊,易风俗,劝学倡俭,鼓励生产。他的事迹至今仍在民众中广为流传。1937年底,日军大举南下,县城岌岌可危。年过古稀的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严厉痛斥奴颜婢膝的汉奸卖国行为。“立命长子延柳,即刻备车,弃家远避。”先居东部山区的板上村,后移居小北河。流落异地,他常常翘首远望家乡,呜咽涕泣,只恨自己老态龙钟,不能一酬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壮志,终因过度悲伤,于1938年8月含恨辞世。
生前他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反对“志者,史之末流”的观点,而认为“风俗者,太平之根本也。”1908年编修《滕县乡土志》,1935年撰修《续滕县志》(1—3卷)。
主要作品
著有《周易注》《毛诗注》《春秋左氏传注》《四书说》《高太史文集》12卷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9-12-18 22:2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