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腔山歌是主要流行于泸州市合江县福宝地区的地方传统音乐,产生于康熙年间,主要分布在福宝镇及周边地区,少数曲调传播到川南、黔北、渝西部分地区。
背景介绍
高腔山歌是福宝产生、流传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高腔山歌源于先民的农耕、渔猎、伐木等劳动。其基本特色是“腔高嗓亮”,两句歌词为一歌段,歌曲高音区反复再现,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虚词衬句完成歌曲旋律的起、承、转、合,形成古朴高亢的山歌。
发展历史
福宝位于合江县东南面,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幅员面积440平方公里。素称“原始森林,夜郎古道”、“山歌唢呐之乡”。由于福宝地属山区,森林广袤,山高水曲,沟长谷深,唱歌人要在山水之间传递歌声,必须“腔高嗓亮”,从而形成了山歌的“高腔”特质。
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大批楚、粤、闽、赣之民迁居福宝,实现了“湖广”民间歌谣与福宝土生山歌的渗透和融合,丰富了高腔山歌的曲牌调式和表现内容。后人沿唱前人的山歌或以前人的曲调填词歌唱,使高腔山歌代代相传。
文化特点
高腔山歌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和七字句。衬词常用一连串的虚词,多为开口音发声。山歌体式有长调高腔和短调高腔,调式多汉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和角调式。高腔山歌有近百个曲牌,表现内容丰富。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部分曲调使用“边音”、“假嗓”、“嘘声”技巧,唱腔高亢,穿透性强,感染力大。福宝高腔山歌适用于薅秧、插秧、薅草等劳动场合,也适用于庙会、庆典等文艺演出,并有完整的歌俗、歌礼、歌规。
音乐节目
福宝高腔山歌的曲牌丰富多彩,有表现人物的,如《山乐魂》、《谷王腔》、《幺姑腔》;有表现器物的,如《唢呐腔》、《打锣腔》、《梆梆腔》;有表现宗教的,如《观音腔》、《土地腔》、《道士腔》;有表现动物的,如《斑鸠腔》、《老鸹腔》、《牯牛震》。
表演形式
福宝高腔山歌的演唱形式是“一领众和”,领唱称“抽腔”、“提腔”,合唱称“帮腔”、“和腔”。具领唱技艺者称“歌师”,和唱者为“吼巴儿”,歌赛中获胜队的领唱者誉“歌王”。
福宝高腔山歌演唱场合通常为薅秧除草时的田间地头和闲暇时在院坝演唱,也在观音会、川祖会、牛王会等庙会上和节庆演出中演唱。赛歌多在一个劳动场所有两个薅秧队或对河对坡有薅秧队的情况下进行,专门歌赛结合庙会举行。
福宝高腔山歌无论田间演唱还是歌台赛歌,都有固定的歌俗、歌礼、歌规。如在有姑娘从田间路过时,不能唱内容粗俗的山歌。登台赛歌时要身穿布褂,腰系草绳,头戴翎毛圈帽;赛歌开场腔多为《拜腔》,表示礼貌;赛歌结束,所有歌队在歌王的提腔下齐声唱和,表达团结,振奋人心。
历史价值
福宝高腔山歌是福宝先人劳动生活中的集体创造,是一种原生态的歌唱艺术,是川南、黔北、渝西地区历史、社会、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的反映,是认识该地区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也是该地区文化源流及发展的载体。
艺术价值
福宝高腔山歌曲牌调式众多,长调短调并茂,歌词采用比兴手法,由两句歌词为一歌段,曲调高音区反复再现,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虚词衬句完成歌曲旋律的起、承、转、合,节奏舒缓从容,歌唱咬字细巧,润腔连贯,以声传情,强调“高腔”风格和“边音”、“假嗓”、“嘘声”技巧,腔高嗓亮,一领众和,富有林野山风、行云流水风韵,具有多方面的音乐艺术研究价值。
民俗价值
福宝高腔山歌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内心世界和地域风情,大家喜闻乐见,适用于薅秧、插秧、薅草等劳动场合和各种庙会、庆典等文艺表演,并有完整的歌俗、歌礼、歌规。
传承保护
2007年3月,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