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城
元代揭傒斯诗作
《高邮城》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该诗通过高邮城的今昔变迁,以极明白的语言,表达了希望和平,永不要战争的美好愿望。
作品原文
高邮城①
高邮城,城何长?城上种麦,城下种桑。
昔日铁不如②,今为耕种场。
但愿千万年,尽四海外为封疆③。
桑阴阴,麦茫茫,终古不用城与隍④。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高邮:地名,今属江苏省。
②铁不如:指铁不如城池坚牢。
③封疆:疆界。
④隍(huáng):没有水的城壕。
白话译文
高邮城的城墙多么长,城上种了麦子,城下种了桑树。
当年在这里曾发生过激战,英雄们的血肉之躯连铁制的兵器也无可奈何;今天这里却成了耕种的场所。
但愿千万年都是这样的太平时世,四海之外都成为皇朝的属地。
让城下的桑林连成片,城上的麦子望不到头,从今以后永远不再有战争。
创作背景
元皇庆元年(1312年)春,揭傒斯由家乡赴京谋官,沿途所见多战争所创或水灾旱情,惟途经高邮城(今属江苏),发现这个昔日要塞麦满陇、桑成行,遂写下这首诗企盼天下永远太平。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诗人借助四、五、六、七多种句式,表达了追求和平,自由的进步理想,在封建社会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诗的第一句,指出诗中描写的地点——高邮城。诗人一眼望去,看不到城墙的边沿。用“何”表示疑问,心底发出了城为什么这样长的感叹。接着诗人的视线又转向多年被风化的城上,城上已经种上麦子,而城下也以种桑了。诗的第一句,写了城的长度,城上下韵景物,借景抒情,为诗人的感情升华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句,诗人面对城墙思绪万千,这城已不代表了唐代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绘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战争前的城池了,也不是唐代王昌龄《出塞》其一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重要关口了,而今却是耕种的场地了。昔日比铁还坚硬的城墙,如今却变了模样,今昔对比说明社会历史的变迁如此之快之猛,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诗人因看到了城、麦、桑而产生了联想,内心发出感叹,这种以情寓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
诗的第三句,诗人发出了“尽四海外为封疆”的呼喊,感情的激流一泻千里,锐不可挡。“尽”言其极限,表明疆界辽阔,而不能穷尽。以上为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而诗的第四句,诗人从思绪的高峰又回到现实中来,那无边无际的麦浪,那桑树成荫的绿海,构成了一幅和平自由的图画。诗人最后点题——从今以后再也用不着城墙与城壕了。从诗的第四句,使人联想到《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诗句,使人们仿佛享受到自由自在牧歌式的草原生活。
这首诗写得自由活泼,表达出人们的共同愿望,就是:消灭战争,永远和平。
名家点评
《东南日报》副刊编辑陈友琴《元明清诗一百首》:“这首诗通过对高邮城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愿望:人们永远过着植桑种麻、不用筑城守卫的和平生活。这虽是空想,但在当时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全首用杂言体,有三、四、五、七多种句式,写法自由而活泼。”
作者简介
揭傒斯(1274—1344年),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元代书法家,字曼硕。延祐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元统初官升至侍讲学士,赠护军,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故世称“揭文安”。总修辽、金、元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擅长诗文和书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7:5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