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因子若游离于胞质中则为F+,它和F-进行结合杂交,结果是给、受体各含一个F因子(至于原因就不细说了)均成为F+;F因子若结合在给体染色体基因中,则称做高频重组菌株Hfr,它和F-进行杂交,结果是给、受体均成为F-。
F因子若游离于胞质中则为F+,它和F-进行结合杂交,结果是给、受体各含一个F因子(至于原因就不细说了)均成为F+;F因子若结合在给体染色体基因中,则称做高频重组菌株Hfr,它和F-进行杂交,结果是给、受体均成为F-。
还有F`(F右上角是一撇)的概念,F`实际上就是携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F`和F-的杂交与F+和F-杂交的不同处是给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一起转入
受体细胞,并且不需要整合就可表达,实际上是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此时的受体细胞也就变成了F`。
细菌的接合最早在
大肠杆菌中发现,以后在其他菌中也观察到,主要见于
革兰氏阴性菌。在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菌间借伸长的性菌毛进行接合。细菌能在接合中作为基因传递供体取决于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又称F因子。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质粒。F因子编码在细菌表面产生性菌毛。F因子的特性为可以促进供体菌向受体菌传递色体DNA或质粒。F因子决定编码的性菌毛可在供体与受体菌间形成交通通连接结构,从而可使两个杂交细菌间形成胞浆内连接桥。F因子可以游离存大于胞浆内,也可与
细菌染色体整合。如果F因子游离存在于胞浆内,接合时仅F因子DNA可通过胞浆的连接桥进入受体菌。然而F因子转移的特点为,从一个起始点开始,仅有一条DNA链进入受体菌,以后供体、受体菌分别以一条DNA链为模板,以
滚环式复制另一条互补链,形成完整的双链F因子。这一特性使F因子与其他能通过接合传递的细菌质粒一样,在细菌群体中传播,类似引起传染,即原来的F+菌仍为F+,而F-受体菌可变成F+菌。
大肠杆菌素是某些
大肠杆菌菌株所产生的一种能杀死另一些大肠杆菌敏感菌株的物质。它虽然在1926年前已被发现,可是在F因子被发现以后,才认识到细菌产生大肠杆菌素这一特性也为一种质粒所决定。
质粒在遗传工程研究中被用作基因的载体。质粒的研究也涉及基因重组、DNA复制、生物进化等重要理论课题。此外,由于抗药性质粒能在致病菌中传播,又使质粒研究成为流行病学的研究课题。
大肠杆菌的F因子是1952~1953年间由莱德伯格等人最先发现的一种质粒。它决定细菌的性别,具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相当于雄性,不具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相当于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