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论自制
历史事件
魏徵论自制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事件。魏徵劝唐太宗节制嗜欲喜怒,自我克制,以保善终,为君之道之典范。
原文
[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译文
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有传承帝位十代的,有传承帝位一两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怀忧虑的原因(是),有的是害怕抚慰养育人民没有好的方法,有的是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怒超过了限度,却全然不知。你可否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应当把你的话作为准则。”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圣贤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圣贤之人能够克制它,不让它超过限度,普通人放纵它,(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大多失了分寸……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来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那么千秋万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特殊句式
朕所以常怀忧惧:所以,……的原因。
不自知:宾语前置句,不知自(过度)。
重要注释
生民:百姓。
不得其所:没有好的办法。
楷则:法式准则。
节:节制,控制。
失所:失去了限度。
克:能够。
纵:放任。
伏:表敬意,无义。
身得身失:自己夺得天下又自己失去了天下。
嗜:喜爱
赖:仰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6 16:43
目录
概述
原文
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