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义,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甘肃省天水市
甘谷县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3年5月,魏志义出生。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1984年8月—1987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攻读硕士学位。
1987年10月—1991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4月—1993年4月,在
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5月—1997年5月,任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年5月—199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9年10月起,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6年11月,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魏志义提出了高对比度放大飞秒激光的一种新方法,得到同类研究当时国际最高峰值功率的PW(10^15瓦)超强激光输出,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发明了同步不同飞秒激光的新方案,研制成功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同步飞秒激光器;建成中国国内首个阿秒(10^-18秒)激光装置,得到了脉冲宽度小于200阿秒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发展了新的光学频率梳技术,研制成功综合性能先进的系列飞秒激光频率梳;利用新的脉冲压缩技术与中国国外同事一起获得了亚5fs的激光脉冲,打破了保持10年之久的超短激光脉冲世界纪录;研制成功系列二极管激光直接泵浦的新型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据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网数据,开发成功多种飞秒激光产品并提供中国国内外多家用户。
截至2021年3月,魏志义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光学快报(
Optics Letter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截至2021年3月,魏志义主持了973、重大仪器专项、科技部科技支撑条件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等研究。
截至2021年3月,魏志义获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军队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科技促进奖及杰出科研成就集体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截至2021年3月,魏志义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人才培养
据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网数据,魏志义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1名;在指导博士后1人,硕博直读生9名,工程硕士1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魏志义在超高强度飞秒激光器、载波包络相位稳定激光器、超快非线性光学和光子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光学学会评)
“魏志义在飞秒激光的产生、放大、压缩、同步、相位控制、频率扩展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和前沿性的贡献。”(中国物理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