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梭菌病
病症
魏氏梭菌病,病症名,本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病。魏氏梭菌性肠炎主要由A型和E型菌及产生的α毒素所致。它广泛存在于土壤、饲料、蔬菜、污水、粪便中。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除哺乳仔兔外,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兔子均有易感性。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或伤口,粪便污染的病原在传播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病的主要传染原是病兔和带菌兔及排泄物。病原菌自消化道或伤口侵入机体,在小肠和盲肠绒毛膜上大量繁殖并产生强烈的α毒素,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毒血症。
病原
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杆菌,一般可分为a、b、c、d、e、f、g七型。兔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少数为e型。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因此寒冷、饲养不当以及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本病。
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兔均可感染发病,以1-3月龄的幼兔较多发生,纯种毛兔和獭兔较易感染。发病不分季节。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症状
本病的特殊症状是急剧腹泻。患病兔最初的粪便变形、变软,很快转为带血的胶冻样、黑色或褐色稀粪,有恶臭腥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稀粪污染;被毛粗乱,精神不振,拒食,脱水,无体温变化,最后消瘦死亡。
病理变化
剖检所见胃底粘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小肠内充满气体,肠壁薄而透明。盲肠和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薄内容物,有腐败臭味。肝脏变脆,脾呈深褐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尸体脱水、消瘦,腹腔有腥臭气味,胃内积有食物和气体,胃底部粘膜脱落,有出血和大小不一的黑色溃疡。肠壁弥漫性充血或出血,小肠充满气体和稀薄的内容物,肠壁薄而透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盲肠浆膜明显出血,盲肠与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水样粪便,有腥臭气味。心外膜血管怒张,呈树枝状。肝与肾瘀血、变性、质脆。膀胱多有茶色尿液。
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兔的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肠黏膜及心血、肝脏病变组织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阳性菌端钝圆的大杆菌,不见芽孢。将肠内容物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 h,可见有双溶血环的圆形菌落,直径1.5-3mm,呈浅灰色。取培养菌株作生化反应,该菌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和果糖,产酸产气,不发酵甘露醇。选8只健康成年兔,分4组,用每毫升含5.5亿个菌的24 h肉汤培养物,按0.3ml、0.6ml、1ml,3个不同剂量腹腔接种,对照组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纯培养物接种兔体后,各试验组均出现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沉郁,粪便稀薄,严重者排水样便。试验组兔在攻毒后16 h内全部死亡,对照组正常。接种后的临床症状以下痢为主要特征,同自然发病兔临床症状相同,接种后致死兔的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一致。病变材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革兰氏阳性菌端钝圆的大杆菌。
防治
正确的饲养可减少本病的发生;采用较低能量、较高纤维素的日粮可明显减少腹泻死亡率。一旦发现病兔或可疑为病兔,应立即隔离或淘汰。预防方法可用魏氏梭菌氢氧化铝灭活菌苗,每只兔皮下注射2毫升,7天后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
本病的治疗,可内服土霉素、四环素,均有一定的疗效。另外用高免血清治疗本病效果也较好。其方法是发现患病兔泻痢后,视病兔大小,每只皮下注射高免血清5~10毫升,每天1次,连用2~3天即可康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9:36
目录
概述
病原
流行特点
症状
病理变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