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鸣一 (1924年4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湖北建始人。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9年后任军委电信总局技术员,电信技术研究所组长、室主任。1957年后,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室副主任,通信兵研究室主任。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第十研究院十九所总工程师、二十三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1974年后,任第十研究院科技部负责人、副院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人物生平
魏鸣一,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同年去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物理系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在中央军委及邮电部任技术员,1952 -1970年,就职于军委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即网通院前身),相继担任技术员、工程组长、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1974年调任1035研究所总工程师,后历任四机部第十研究院副院长、四机部副部长,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等,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主要贡献
1949年,刚刚获得科学硕士学位的魏鸣一,从家人来信中获悉新中国即将成立,他仿佛听到了祖国的召唤,毅然放弃了在美国深造或工作的机会,做出了立即回国的决定。1949年10月,魏鸣一回到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随即被分配到邮电部电信总局技术科任技术员。1952年9月,军委通信部做出了“将国内仅有的几个电信技术研究单位和有限而分散的技术力量集中起来,组建军委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的决定”。魏鸣一随即被调到研究所,相继担任技术员、工程组长、研究室主任。从此走上了开拓和组织领导新中国无线电事业的漫漫征程。
1956年,作为年轻电信专家的魏鸣一,参加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我国《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制定工作,并负责拟制国防通信规划项目。随后又以此为基础,在王诤主任的主持下,参与制定了《国防通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十二年规划》。
1960年5月,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研制超高频、超远程大型多路通信系统被提出,经中央军委批准,代号为“6171”。这一任务交给了刚刚从国防部五院分出来的通信兵电子科学研究所(即后来的19所,网通院前身之一)。时任支队主任的魏鸣一担任了这一重大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
当时我国的电子工业刚刚起步,连晶体管也不能生产,而“6171”工程需要大功率的发射机、高灵敏度的接收机、高增益天线以及一系列关键元器件,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魏鸣一率领100多名技术骨干和科技人员开始了艰难困苦的攻关,他们用两年多的时间,研制和试通了北京至石家庄散射通信的试验段。后来,经过19所和13所近四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64年12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微波大功率散射机,同时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勇于攻关的优秀科研团队,建立起一个新工艺领先的强大加工后方。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1965年5月,就在我国“东风”三号地地中程导弹紧锣密鼓开始研制的时候,中央军委又做出一项重大决策,要尽快研制出一种中远程战略导弹,以保障我国一旦受到核攻击,能够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有效的核反击。这一型号即“东风”四号中远程地地导弹。
魏鸣一凭借着他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凭借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学识,凭借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艺术,凭借他严谨求实、周密细致的科研作风,更凭借他真诚、厚道、谦逊、和蔼的优秀品德和人格魅力,把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不同派别,甚至观点对立的众多科技人员和干部团结起来,带领大家把纷繁复杂的矛盾一个一个的解决,在逆境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1968年4月,在完成了设备研制并对系统进行了全面联试之后,设备运抵试验基地。经过安装调试、系统联试和13次校飞后,1969年11月成功地执行了第一批首发“东风”四号导弹发射任务,1970年4月,又参加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对火箭主动段的跟踪测量,以后又多次参加“东风”四号的发射试验。1978年,154一期工程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9年12月,根据国防建设需要,19所500多名技术人员和200多名技术工人分迁到陕西凤县,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无线电外弹道测量研究所,即1035所。魏鸣一作为总工程师和工程的总设计师,率领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在边基建边科研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又出色完成了154二期工程的研制,为我们国家建起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面测控体系,为“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和之后的多项重大试验任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