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池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岱岳区,位置适中,是河南、安徽、江西等地香客登泰山进香的必经之地,成为泰安神州的西大门,被河南、江西等地的客人称为“小泰安。外地客人在村东头修建了“望岱阁”,在阁上东望泰山,瞻望岱岳。鱼池村始建年代不详。据鱼池村玄姓族谱记载,鱼池自唐朝始有文物记载并保存下来。如“故镇国上”的石刻方碑就垒在菩萨庙(群众俗称“唐庙”或“塔庙”)的东墙上。鱼池原称故镇,“先有唐庙后有故镇”,自隋唐时就称故镇,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简介
鱼池村分为鱼东(830来户、近3000人),鱼中(350来户、1000多人),鱼西(340来户、1000多人)三个行政村,共有1500多户、5000多人。原泰安至
肥城的古街,宽约5.5米,长约2000米,古街道东西两侧原建的街楼被日寇炸毁拆除。沿街道西进有建于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石块垒砌房屋四合院一座,房顶上有约1.5m的石质水流子,屋内房顶用木板、榆木梁构建,一阎姓村民在此居住,家具古香古色。原奶奶庙及节孝牌坊已拆除,砸碎的石碑有的垒砌在墙上,残存石碑有仙鹤的图案,有关于“痘疹娘娘”的记载。
村名由来
鱼池村村名的由来有两种传说,相传春秋时儒商鼻祖范蠡曾在此辟池种鱼,还有清代张开东的《白蒓诗集》卷二《鱼池》诗注:“鱼池:为陶朱公种鱼皮陂,在泰安县西。”。但文物考古能确认的最早年代是唐朝,唐代碑刻上记载当时鱼池叫“故镇”,鱼池村从春秋时期就得名的说法很难证实。
另一说是五代人王彦章,事于梁太祖,官至招讨使。时在村北建一花园,内有养鱼池,途经该村的人们前往观看,长此以往,便以“鱼池”代替“故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但本村老人们却都认为这两种说法太过牵强,有攀儒附雅的嫌疑。在民间流传着另一种更“接地气”的说法。鱼池村中有几个天然大水池,大的直径100多米,池水清澈见底,村里40岁以上的中年人都有印象,说他们小时候水池还存在,水清澈得可以做豆腐。最近20年池水才开始变少变脏,现在村里面积小的水池不见了,只剩下200多平方米的一滩淤泥。
本村人祖祖辈辈相传,鱼池村是黄河西边的人来泰安进香的必经之路,香客到泰山之后,习惯买个香炉带回家。走到道朗镇现在的龙门口水库附近时,用河水洗脸。因为河里鱼多,经常能抓到小鱼,就把小鱼养到香炉里,想用此证明他们确实来过泰山。走到鱼池镇时,发现小鱼因天热要活不下去了,就到鱼池村的水池里放生。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时间久了就有了“鱼池”的村名。
地理位置
鱼池村古街
鱼池村西一条青石条铺就的古街,鱼池古街长约2000米,在泰安通肥城公路南50米左右,与现在的公路平行。古时是肥城、聊城、河南等地通往肥城的重要通道。古时道路宽阔平坦,从现存老房屋地基石条的遗迹看,古道路宽约5米,错开两辆汽车很轻松。可现在因为村民新盖房屋,慢慢蚕食古街道,现在看上去只是一条普通的乡村土路。
古街现存建筑遗迹最早约500余年历史。前几年翻修村卫生院时,发现半块“创置道路”石碑。残碑记载:“泰安神州正西大路60里名曰鱼池”“壹亩受价银四钱五分”,“立碣,此照万年不朽”,“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未四月初六吉日立”。是一座记载修路捐款情况的石碑。现在这块石碑收藏到泰城一博物馆里。在古街一侧有百年历史的李氏祠堂还岿然挺立。祠堂房顶坍塌,木雕、砖雕俱在,祠堂前有民国年间的重修碑一通,同治三年的碑一通。位于古街中间的关王庙内西墙上有重修关王庙碑记,有“大明成化丁末年立”字样。是江西人在大明成化丁末年(1487年)立,已有500多年历史。鱼池村中心的东西街道是古时候泰安通往肥城的必经之路,长约三里(1500米),整个街形如“非”字,有三座戏楼,差不多等距离摆开,坐落在街心的南侧,坐南朝北;街心北侧与南面戏楼相对建有三座庙宇:东边是泰山碧霞元君庙(俗称老奶奶庙),中间是关王(帝)庙,西边是三宫庙。现在三座庙只有关王庙还有一点残破遗址三官庙、娘娘庙和三座戏台都无迹可寻。在古街东段街心北侧有节孝石牌坊,西段街心北侧是一所1915年成立的山东省二等学堂(原属崔氏私宅房舍)。由于年代久远,学堂已是断壁残垣。
关王庙遗址南20米有一古井,有“三山加一井、七十二道沟”的说法。现在古井上又垫高了一米,好在古井口还能看出来。提水用的麻绳把井沿磨出一道道沟。老人说“三山加一井”中的山说得不是山,而是房屋的山墙,以前这井附近有三座房屋,不太好找到,因此有“三山”的说法。
村里人说三座戏楼没保留下来很可惜,都是“文革”后才破坏的,最高的戏楼光底座就两米多高,非常气派。戏台都坐南朝北,是为让观众能晒到太阳。鱼池古街两侧以前饭铺和客店林立,现在村里老人还能记得谁家是卖锅饼的,谁家是卖茶水的,谁家是卖草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