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病毒性死亡病
病症名称
鲍病毒性死亡病(Abalone viral mortality disease)也称为鲍病毒病、鲍裂壳病,我国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病原是一些鲍球形病毒(Abalone spherical viruses),其分类地位不详。
病原
包括四种球形病毒:第一种有二层囊膜和光滑的表面,在血细胞或者结缔组织的细胞质里复制;第二种有囊膜,核衣壳为六边形(或二十面体),是DNA病毒,在肝、肾和肠道的上皮细胞质里复制;第三种有囊膜,表面有突起,核衣壳为二十面体,在受感染的肝、肾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和结缔细胞)的细胞质中装配,推测在细胞核里复制;第四种有光滑表面的囊膜,核衣壳为二十面体,在受感染的肝、肾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和结缔细胞)的细胞质中装配,推测在细胞核里复制。第一种鲍球形病毒从中国北方和东北(辽宁大连沿渤海湾一线)养殖的皱纹盘鲍中分离;第二、三、四种病毒从中国南方(南海各省如福建、海南和广东)养殖的九孔鲍中分离。
流行特点
鲍病毒性死亡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南北鲍养殖的一种疾病,危害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九孔鲍、杂色鲍,北方地区养殖的皱纹盘鲍。该病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造成鲍种苗及成鲍的大量死亡,4~30d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溶藻胶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可能会和病毒共同感染鲍并且是鲍病的共同致病因子。第一种病毒可感染幼鲍。但是病毒也能在成年的健康鲍中见到,海螺、贻贝等其他贝类中也有发现;第二种病毒可感染各个发育阶段的鲍。该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即每年的10月~11月至翌年4月~5月,水温低于24℃易流行,随着水温的升高病情趋于缓解。第一种病毒流行水温低于20℃;第二、三、四种病毒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流行水温低于24℃。
第一种病毒主要通过口喂或水平传播,第二、三、四种病毒同样是水平传播,如通过水源或污染的人员、运输工具、饲料等传播。
症状与病理
发病初期池水变浑浊,气泡增多,死鲍斧足肌肉收缩,贝壳向上,足肌贴于池底或筐(笼)底;后期病鲍行动迟缓,食欲下降,足收缩,变黑变硬,死鲍的肝和肠肿大,附着在池底。第一种病毒感染后,鲍表现低活力,低食欲,对光不敏感,壳很薄,边缘翻卷,生长变缓;第二、三、四种病毒感染后,病鲍大量分泌粘液,低活力,低食欲,足和外套膜收缩,斧足发黑并变硬,鲍死后肝和肠道肿大,吸附在池塘底部,死亡率高(可达100% )。
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鲍的肝脏组织(消化盲囊)病理变化严重,大量的肝细胞核萎缩,细胞质溶解,细胞坏死;病鲍肾曲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严重,细胞核萎缩、崩解和坏死;电镜下可见肝细胞中有大量病毒。
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确诊:取病鲍外套膜、足、鳃、肝、胃和肠的结缔组织,制备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检查到病毒粒子确诊。
(3)鉴别诊断:应与弧菌等引起的疾病相区别。
防治
(1)预防措施:对养殖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加强对进出养殖场鲍苗和亲鲍的检疫,切断传染源;培育和引进抗病品种,选用健康强壮的亲鲍;加强水源、鲍、设施、工具等的严格消毒,保持优良的水质,病害高发期应尽量少进水或不进水,可投放微生态制剂;放养密度合理,饵料要新鲜,少喂勤喂,加强饲养管理。
(2)处理:在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并迅速封锁疫区,发现患病鲍做无害化处理,并对养殖水体、工具、场地等进行消毒。
(3)划区管理: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5 15:18
目录
概述
病原
流行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