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属(学名:Haliotis)是腹足纲、鲍科的一属海洋
软体动物。中国古称“
鳆”。形体大小不等,从10厘米到30厘米 。它们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
贝壳。头部很发达,垂有流苏,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口,口里面有强大的
齿舌,齿舌是其特有器官。贝壳左侧边缘有一列圆形小孔,为呼吸排泄孔,开孔数目因种类而异。足的肌肉特别肥厚,分上下两部分,上足有许多触角,可从壳边缘小孔中伸出,专司感觉作用;下足扁椭圆形,适于附着和爬行。
动物学史
同义学名
分类名称
现代命名和分类,自然要追述到
林奈,林奈一共收录了7种鲍(1758年)。鲍是一种容易得到的标本,描述鲍类新种比较代表性的有Gmelin, 1791年,12种。Reeve,1846年,一下子增加了42种,是命名鲍螺最多的人。
近年来,Geiger&Owen的专著收录有效种56个,WoRMS数据库,接受的种级名称57个,是比较主流的意见。采用这个级别的数量的话,一般会接受比较多的亚种名称。截止2022年12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认定鲍属(Haliotis)的54个物种。总体而言,鲍科的物种数量不多。
但是,历史上累积的鲍科名字非常多。“Haliotis”(鲍属)这个词,是
亚里士多德创造的,是由古希腊文的大海和耳朵两个意思合并而成的词。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有个特点跟中文一样,由词干组合成新的词,比如这个“海耳”。现代的英文一般是前缀和后缀变化,很少两个词干拼起来的。
“Haliotis”这个属在林奈的书里就有了。但是,林奈那个时候,是不需要给一个属指定
模式种的。这个属的模式种是到了1810年才由蒙福特(Monfort)指定。而且当时这个指定也不规范,它指定了
耳鲍Halioti sasinina
除了以上众多的学名外,鲍属在一些国家还有很多俗名:其他常见名称有耳壳、海耳,在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很少有“muttonfish”或“muttonshells”,在英国有“ormer”,在南非有“perlemoen”,新西兰三种物种的毛利语名称为“pāua”。
形态特征
螺壳
鲍螺的大小不等,从10厘米的极美鲍螺(Haliotis pulcherrima)到30厘米的红鲍(Haliotis rufescens) 。它们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
贝壳,鲍螺的外壳异常坚固,由像砖头一样堆叠的微型
碳酸钙砖制成。在瓷砖层之间是一种粘性的蛋白质物质。当鲍螺壳受到撞击时,瓷砖会滑动而不是破碎,蛋白质会伸展以吸收打击的能量。鲍属动物的贝壳低,左侧宽大呈耳状,螺旋部很小,体螺层大,几占贝壳的全部。螺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在鲍螺的贝壳上都有从壳顶向腹面逐渐增大的一列螺旋排列的突起。这些突起在靠近螺层末端的一些贯穿成孔,孔数随种类不同而异。在中国北方分布的盘大鲍有4-5个,南方分布的杂色鲍有7-9个。中国古代,给鲍螺起名叫“九孔螺”,就是从它的这种特征而来的。壳是凸起的,圆形到椭圆形,可以是高度拱形的或非常扁平的。大多数物种的壳是耳形的,有一个小而扁平的尖顶和两到三个螺纹。 最后一个螺壳,称为体螺,呈耳形,意为壳形似耳朵,故俗称“耳壳”。鲍螺无盖。贝壳的孔非常宽且呈珠光状。
头部
鲍螺的头部很发达,头垂有流苏。旁瓣也有流苏状和波纹状。它们的两个触角在伸展时很细很长。在触角的基部背侧各有一个短的突起,突起的末端生长着眼睛。在两个触角之间有头叶,头叶的腹面有向前伸出的吻,吻的前端有口。口里面有强大的齿舌,齿舌是许多贝类的特有器官,齿舌中齿小,侧齿单列,呈梁状。大约有70个带有齿状的钩子,前四个非常大。上面生着很多列小齿,形状很像锉刀,贝类就利用这些小齿刮取和磨碎食物。一般说来草食性的种类小齿的数目多,先端园,肉食性的种类小齿数目少,但强有力,先端常有钩或刺。鲍螺是草食性种类,所以它的齿舌带上的小齿数目极多。
外套膜
鲍螺的
外套膜和贝壳的形状一样,整个覆盖在身体背面,与其他螺类不同的是在鲍螺外套膜的右侧有一条裂缝,这个裂缝的位置与贝壳边缘的孔的位置相当,壳上的外套膜裂开,壳上有凹槽,凹槽中有一排孔(称为 tremata),这是该属的特征。这些孔是呼吸孔,在裂缝的边缘上生长着触手。在鲍螺活动时,这些触手便从壳孔伸出,司味觉的作用。外套膜边缘有裂缝是原始的腹足类的特征,像有名的
红翁戎螺和
钥孔透孔螺都是这样。贝壳左侧边缘有一列圆形小孔,为呼吸排泄孔,开孔数目因种类而异。足的肌肉特别肥厚,分上下两部分,上足有许多触角,可从壳边缘小孔中伸出,司感觉作用;下足扁椭圆形,适于附着和爬行。
肉足
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鲍螺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鲍螺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螺,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千克。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捕捉鲍螺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颜色
鲍属动物贝壳表面有条纹和斑块,或明亮或暗淡,颜色多样,因物种而异,与饵料有一定的关系。表面呈深绿褐色。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壳内有珍珠光泽。
生活习性
鲍属动物栖息于潮下带潮流畅通、水质清澈、海藻繁茂的岩礁海底,喜夜间觅食,白天以发达的足部肌肉吸附在岩礁上隐伏。附着在沿海深处的岩石表面上,有些物种,在潮间带很常见。用一只大脚附着在岩石上吃藻类。是产于寒冷的沿海水域,具充满活力的贝壳。靠宽大的足部在岩礁、石缝中爬行运动,并利用齿舌舔食藻类,边匍匐爬行边咀嚼食物。其全身所有的软体都由背壳保护着,到了夜间,它们十分活跃,四处爬行以搜索动物。
鲍属一般是草食性的,食物种类以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等为主。它们通过抬起身体的前部并伸展脚的远端来捕捉漂浮或悬垂的海带。与脚接触的漂浮、悬垂的海带或藻类被困住并以它们为食。如果捕获到足够大的海带,那么邻居们也会加入并喂食。鲍属养殖通常交替使用海藻和合成食物作为食物来源。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达曼群岛、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斯里兰卡、美国、墨西哥、可可岛、南非、加拉帕戈斯群岛、希腊、突尼斯、东非、塞舌尔、哥伦比亚、爱尔兰、海峡群岛、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日本、马德拉、尼科巴群岛、琉球群岛、利比里亚、洪都拉斯、加纳、豪勋爵岛、马拉库拉岛、马达加斯加、马耳他、法国(科西嘉岛)、意大利(西西里群岛)、红海、查塔姆群岛、奥克兰群岛、坎贝尔岛、斐济、新西兰、瓦努阿图、也门、阿曼、印尼、泰国、越南、波利尼西亚、斐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群岛、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肯尼亚、安哥拉、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索马里、马尔代夫、汤加和马里亚纳群岛。
繁殖方式
鲍属的繁殖是雌雄异体的,发生在雄性和雌性之间。在产卵期间,雄性和雌性通过小的呼吸孔释放生殖细胞。当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相互作用时,就会发生受精。生活在南非的鲍螺,通常繁殖季节在3-10月之间,产卵高峰期在4 -6月之间。温度对幼螺发育有很大影响。高温与幼螺发育的预防甚至终止有关,而低温与幼螺阶段的持续时间较长有关。温度必须温暖,南非鲍螺的温度在18°C左右。受精后,鲍螺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 在幼螺阶段,南非鲍螺开始寻找可以安居和安全的区域。这可以从岩石区域到修补海胆,直到它们的壳变得足够坚固以保护它们免受大多数捕食者的侵害。
可以通过观察鲍螺的性腺(生殖部位)来区分雄性和雌性;雄性有奶油色的性腺,而雌性有绿色的性腺。它们繁殖力很高,并且随着体型的增加而增加(一次从10,000颗增加到1100万颗)。精子呈丝状,一端尖,前端为圆头。
野生鲍螺的寿命被认为在40-50年左右。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极危(CR)——7种;濒危(EN)——6种;易危(VU)——9种;近危(NT)——2种;数据缺乏(DD)——9种;无危(LC)——22种。
主要价值
经济
鲍属动物的足部肌肉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海味中的珍品。鲍螺是蛋白质、碘、铁、镁、硒、维生素E、欧米茄3的重要来源,而且饱和脂肪含量低。鲍螺也不含反式脂肪。
鲍螺通常以非常精致的方式处理,以展示贝类珍贵的肉质。美食通常只是简单地煎肉排,有时用黄油和蘑菇煎肉排,而一道最受欢迎的加州菜在烹饪前先将肉排裹上面包屑。在东南亚餐厅的高档菜肴中看到鲍螺是很常见的,包括生的生鱼片,作为烤海鲜拼盘的一部分,或作为汤和粥的配料。
鲍属动物具有充满活力的贝壳,颜色从绿松石色到绿色、蓝色、粉红色、紫色和金色不等。它们被称为珍珠母,在形式上象征着非凡的力量,可以制成珠宝。其贝壳称“
石决明”,用作药材,有平肝潜阳、镇静、明目的功能;同时也是制作贝雕画的重要材料。鲍壳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最长可30厘米。这种石头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和北美都有发现。它们也存在于非洲的宝石行业。
文化
在精神历史上,
毛利人曾在新西兰沿海用鲍螺贝壳进行宝石交易。他们还使用贝壳制作战士艺术品,因为它被认为可以为佩戴者带来力量。毛利文化假设了一个巨大的生活变化,因此贝壳的颜色代表着人们的转变。
同时,根据美洲原住民的文化,鲍壳和鼠尾草的烟雾具有精神力量。它们可以净化恶灵并向众神传递信息。一个阿帕奇(Apache)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了鲍螺壳在北美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与在鲍壳中幸免于洪水的白绘妇女有关。从此,阿帕奇姑娘额头上戴上鲍壳,象征着先辈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