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灯
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鲤鱼灯是一种民间舞蹈,在大埔鲤鱼灯舞非常活跃,计有百侯南山、侯南、侯北;湖寮旧田、葵坑、长教、双坑、新岭背;岩上大北坑、小北坑;西河黄塘等11个鲤班。此外,大埔鲤鱼灯还流传到本省的和平、连平、广州。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它寄物寓意,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的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对新的一年,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
历史渊源
鲤鱼灯舞最早兴起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的侯南村,现主要分布于大埔县百侯镇及西河、湖寮镇的部分乡村,在和平连平县一带也有流传。
基本特征
鲤鱼灯舞的主要道具为一雄四雌5条鲤鱼,雄鲤为青色,雌鲤为红色或橙色,均为三尾锦鲤造型,以竹篾编扎,长约3尺,外糊纸或布加彩绘,头、尾两节能灵活摆动,因在鱼眼和鱼腹中都装点着大小不同的灯,故名鲤鱼灯。表演由1人舞雄鲤,4人舞雌鲤,俗称“五鲤五锣”。主要情节是带有传统习俗特征的“五鲤跳龙门”,有“群鲤嬉春”、“比比交尾”和“鲤跳龙门”三个舞段。夜间表演时只用鲤鱼道具中的灯光照明,在朦胧隐约的氛围中,舞者挥舞道具,利用肩、肘、胯的多端变化,在各舞段中生动地模拟鲤鱼的平游、沉浮、戏水、嬉吻等动作,把群鲤出草、嬉戏、交尾、冲浪直至飞跃龙门的表情、神态和气势,表现得栩栩如生,优美抒情。
鲤鱼灯舞的音乐伴奏不拘一格,有只用锣鼓点伴奏,乐器为大鼓和马锣;也有用广东汉乐中的吹打乐伴奏,乐曲多为《庆元回》、《点绛唇》、《雁儿落》、《浪淘沙》等,舞蹈表演因汉乐的烘托而更显古朴、雅致。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在当地民间,鲤鱼被视为吉祥、丰年的象征,常用舞鲤鱼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以寄托对未来的希望。改革开放以来,鲤鱼灯舞更从传统的5鲤小型舞蹈,发展为舞台表演的24鲤,以至多达80鲤的大型广场舞蹈。其传承历史,对研究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深厚渊源,是可贵的活例证。
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埔鲤鱼灯舞的生存条件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传承后继乏人,如道具制作正濒临失传,亟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
杨良胜,男,1956年生。1963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武术、鲤鱼灯道具制作技术、鲤鱼灯舞编导和表演艺术。全面掌握了百侯鲤鱼灯的道具制作和鲤鱼灯舞的表演技艺,还对鲤鱼灯舞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使表演技巧更加生动灵巧。曾参与中央电视台《神州百姓闹元宵》节目拍摄。1994年,参加梅州市举行的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开幕式文艺表演《鲤龙会》荣获一等奖。1995年,参加首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文艺表演《鲤鱼灯》荣获一等奖。2006年,参加梅州市客家山歌旅游节文艺表演《鲤鱼舞》荣获二等奖。同时积极带徒授艺,开展培训活动,长期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鲤鱼舞培训班,每年从中抽选学生学习鲤鱼舞表演套路以及鲤鱼灯扎制工艺,至今授徒已达数百人。平时积极为县文化部门制作、维修道具,提供长期实物展览。他努力钻研表演技艺,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鲤鱼舞的传承与保护中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鲤鱼舞的传承发展工作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53年,大埔鲤鱼灯舞参加广东省(粤东区)民间艺术汇演。由于表演出色,被光荣选拔为上京节目;
1955年,大埔鲤鱼灯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艺术汇演;
1984年2月,大埔鲤鱼灯参加梅州地区首届元宵灯会演出,表演了传统节目《鲤龙会》;
1989年,《鲤跳龙门》收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1993年元宵节,大埔鲤鱼灯队赴梅州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百姓闹元宵”电视拍摄,表演节目为《鲤跳龙门》;
2006年元宵,大埔鲤鱼灯队参加梅州市首届客家山歌旅游节。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8 15:00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