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肉
中药名
鲨鱼肉,中药名。为皱唇鲨科星鲨属动物白斑星鲨Mustelus manazo Bleeker、灰星鲨Mustelus griseus (Pietschmann)及角鲨科角鲨属动物白斑角鲨Squlus acanthias Linnaeus等的肉。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及南海。具有补虚,健脾,利水,祛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久病体虚,脾虚浮肿,创口久不愈合,痔疮。
入药部位
肉。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归脾、肺经。
功效
补虚,健脾,利水,祛瘀消肿。
主治
用于久病体虚,脾虚浮肿,创口久不愈合,痔疮。
相关配伍
1、治久病体弱,脾虚浮肿:鲨鱼肉100g,白术30g,陈皮15g。久煎熟烂,食肉饮汁,每日服2次,连服1星期。(《中国动物药》)
2、促进伤口愈合:鲜鲨肉加醋适量,炒食。手术后食用。
3、治外痔:鲜鲨肉、绿豆,共煮1d,食用。(2、3方出自《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禁忌
忌和甘草同用。
采集加工
四季可捕,捕得后,除去皮和内脏,取肉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1、体细长,一般在1m以内。头宽,吻稍厚,前端钝。眼椭圆形,瞬褶平横外露,眼后有小型喷水孔。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3处,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远,有唇褶,上唇褶宽扁而长,下唇褶狭而短。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鳃孔5个,前3个较宽,比眼径较大。最后2个较狭,位于胸鳍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约于体腔中部上方,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形状相似。臀鳍小,起点约与第2背鳍基底中部相对。胸鳍中大,始于第5鳃孔下方,后缘斜直或微凹。腹鳍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下方,内角较尖。尾鳍狭长,上叶直而略窄,下叶前部微突,中后部有一凹缺,后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上侧面灰褐色,沿侧线及侧线上方散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色斑点;鳍褐色,边缘较淡,下侧面和腹面银白色。
2、体细而延长,体长1m左右。头平扁,吻中等长,背视近三角形。眼椭圆形。鼻孔宽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状突出,出水孔半露。口颇小,三角形,两侧斜行,前端圆钝,下颌稍短,口闭时上颌牙全露,下颌牙只在缝合处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细而较长,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喷水孔小,横椭圆形,两端尖,位于眼角下后方。鳃孔5个,狭小,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颇大,较后位,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上角钝圆,后缘深凹,下角延长尖突。尾鳍颇短狭,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稍突出,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尾端钝尖,后缘斜直。臀鳍小,后缘深凹,里角延长尖突。腹鳍比第2背鳍稍小,鳍脚平扁延长。胸鳍中等大。体背侧面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紫褐色,后缘较浅淡,体无白色斑点。
3、体较细长,体长1-1.5m。头宽扁而长,吻长,前缘窄尖。眼椭圆形,无瞬膜,鼻孔中等大,几平横,口浅弧形,近于横列,上唇褶宽扁,下唇褶较短。齿上下颌同型,下颌齿稍宽。喷水孔肾形,颇大,鳃孔5个颇小。背鳍2个,各具1硬棘。第1背鳍起点与胸鳍里角相对或稍后,第2背鳍小,距腹鳍较近。臀鳍消失。胸鳍颇宽大,鳍端伸达第1背鳍硬棘下方。腹鳍近方形,位于两背鳍之间的后半部下方。尾鳍宽短,帚形,上叶发达,下叶后部无缺刻。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幼体背面及上侧面具圆形或长形白斑2纵行,随年龄增长而白斑减少,成体仅在上侧留存几个不显明白斑。各鳍暗褐色。
生长环境
1、栖息于近海。以软体动物、虾、蟹及小鱼为食。卵胎生,每产10余仔。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等水域。
2、栖近海暖温水域。主要食甲壳动物。胎生,每胎产10余仔。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
3、栖息于近海沿岸区域,适温为6-14℃,随水温季节变化而回游,主食小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卵胎生。每胎产10-13仔。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
相关论述
《蜀本草》:“《图经》云:圆广尺余,尾长尺许,惟无足,背皮粗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16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