鲬科、鲬属鱼类
鲬(学名:Platycephalus indicus)是鲬科、鲬属鱼类。体较短,平扁,向后渐细尖,纵剖面略呈圆柱状。头部呈纵扁,眶间隔稍宽。吻平扁,略长。口大,上位,向后延伸超过眼睛前缘。眼小,眼后无凹陷。锄骨齿单一丛,宽带状。颐部具不具侧线管。眼上方具有许多细丝。间鳃盖骨不具附肢。颊部具双棱。眼下棱光滑,仅1棘。前鳃盖骨上方具2棘,下棘长于上棘,不具向前之倒棘。虹膜垂简单型。眼眶前具1棘或无。眼眶上方具1棘。侧线鳞具单一开口,均无棘。体背褐色,其上分布着黑褐色的不规则小斑点,腹部为淡黄色。背鳍、胸鳍及腹鳍均有些棕色的小斑点;尾鳍中间黄色,具有3~4黑色横带,各黑带具白缘,是此鱼重要的特征。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Ⅹ-13;臀鳍13;胸鳍18~20;腹鳍Ⅰ-5;尾鳍21。侧线鳞鳃耙5+13。
体长为体高8.6~11.7倍;为体高5.1~5.6倍;为头长3~3.5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4.8倍。头长为吻长3.6~4.2倍;为眼径6.5~8.4倍;为眼间隔5.3~13.1倍;为眼后头长2.2倍;为上颌长4.7倍;为尾柄长5.3倍;为尾柄高8.4倍;为背鳍第三鳍棘3.4倍、第四鳍棘3.2倍、第五鳍棘3.8倍、倒数第二鳍棘16.8倍、第一鳍条2.8倍;为臀鳍最长鳍条4倍;为胸鳍长2.3倍、基底宽8.4倍;为腹鳍长1.8倍、鳍棘6倍;为尾鳍长1.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5~1.6倍。
体长一般为200~300毫米,大者可达500毫米,重1~1.5千克。体延长,平扁,向后渐狭小,背缘斜直,腹缘平直;躯干前半部稍高,腹鳍基底处体最高,躯干短,尾长约为躯干长2.2倍;尾柄稍短,尾柄长约为尾柄高1.5~1.6倍。头长大,平扁,前部狭圆,后部宽大,头背缘低斜,腹缘低平。吻扁圆,较长大,吻长略短于眼径2倍。鼻孔2个,圆形,靠近,前鼻孔距眼近于距吻端,后鼻孔位于眼稍前。眼略小,圆形,上侧位,眼球高达头背缘,距鳃盖后缘约为距吻端2倍。眼间隔略宽平,约等于或大于眼径。口中大,端位,口裂低斜,口裂长约为头长0.2倍。下颌长于上颌。上颌骨部分外露,伸达瞳孔前缘下方。上下唇薄,口角唇肥厚。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左右犁骨牙群连成横月形。舌宽薄,游离,前端圆截形。鳃孔宽大,前端伸达眼前缘下方;第四鳃弓后具1裂孔。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鳃耙细长。假鳃发达。
鼻棱低平,无棘。眼前吻侧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后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无第五眶下骨。眶前骨长大,下部分为3叶,无棘;外侧具4~5条辐射状棱。第一眶下骨短小;第二眶下骨长大,伸达前鳃盖骨前缘,眶下棱具3棘,前2棘常消失,下方具1棱,无棘;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具眶下感觉管。中筛棱2条,短小低平,靠近,位于前颌骨突后端。侧筛骨光滑,具1眼前棘,三角形。额骨光滑,眶上棱低平,无眼上棘和眼后棘;有鼓棘;眼间具额棱1对,始于眶上棱中部,向内斜,后端与顶棱相连,无额棘。顶骨光滑,顶棱低平,前方和中间具数条辐射状细棱,前后各具1棘,低平,左右棱间具1纵棱,低平。眼后至侧线前端具1蝶耳棱,短小,后端具1钝棘;翼耳棱细长,具1低棘;后颞颥棱短小,不明显;肩胛棘低平。前鳃盖骨具2棘,下棘较大,下缘前端无1向前棘。鳃盖骨具1细棱,棘不明显。间鳃盖骨和下鳃盖骨无棘。胸鳍基部上方具1肱棘。眼间隔凹入,眼后无凹洼。前鼻孔后缘具1皮瓣,后鼻孔具1皮质短管;虹膜常具2个圆叶形向上突起;间鳃盖骨具1三角形皮突。
鳞小,栉鳞,覆瓦状排列。头部具鳞,吻部及头部腹侧无鳞,喉胸部及腹部鳞细小。各鳍均无鳞。侧线斜直,上侧位,伸达尾鳍基底,前方1~3侧线鳞各具1小棘,其余侧线鳞无棘。
背鳍2个,间距约等于眼径1/2;第一背鳍起点位于鳃盖骨膜后端稍后上方,较短,第二背鳍长约为第一背鳍2倍,鳍条后端不伸达尾鳍基底;第一鳍棘微小,游离;第二鳍棘短小,游离,略长于第一鳍棘;第三和第四鳍棘最长,约为眼径3倍,向后渐短小;最后鳍棘位于第二背鳍稍前,微小,游离;倒数第二鳍棘短小,略长于第二鳍棘;第一和第二鳍条最长,略长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位于第二背鳍前端下方,鳍长略长于第二背鳍,无鳍棘,鳍条短于背鳍鳍条,鳍条后端不伸达尾鳍基底。胸鳍短圆,低位,伸达第一背鳍第五至第六鳍棘下方,具2不分枝、13分枝、3不分枝鳍条,下方无游离鳍条。腹鳍长大,亚胸位,左右远离,鳍棘长约为第一鳍条1/2,内侧鳍条较长,第四鳍条最长,伸越臀鳍起点。尾鳍圆截形,鳍长约为体高1.5倍。
体腔中大,腹膜白色。胃囊状,壁厚。肠约等于体长,盘曲2次。幽门盲囊细长,8个。无鳔。
体黄褐色,具斑点和斑纹。头、体散布很多斑点。体侧在背鳍第一至第二鳍棘、第五至第七鳍棘、第八至第九鳍棘、第二至第四鳍条、第七至第八鳍条、第九至第十一鳍条、第十一至第十三鳍条等处下方以及尾柄背侧各具1褐色横纹。鳍浅黄色,第一和第二背鳍、胸鳍和腹鳍均具点列横纹。尾鳍上部具4~5横纹,下部有4条黑色纵纹。臀鳍无斑纹。
幼鱼
初孵仔鱼全长2.38~2.48毫米,肌节12+16=28,头部紧贴卵黄囊,吻端与卵黄囊平行,背鳍褶较窄,卵黄囊呈卵圆形,油球位于卵黄囊后缘,肛门前具鳍褶,视囊无色。全长3.57~3.70毫米仔鱼,口部形成,肌节11+17=28,吻端突出,山裂下位,下颌较短,视囊有少量黑色素细胞、晶体黑色,体上色素细胞分枝增大,尾部中间有1个黄、黑色素重叠的色素丛。全长3.72~3.87毫米,鳔泡形成,肌节9+18=27,头部增高,上、下颌等长,听囊与眼径几相等,肠管形成一个弯曲,胸鳍芽发达,其上半部出现少量绀条状黑色素。
全长3.92毫米的后期仔鱼,卵黄囊消失,肌节10+17=27,鳔泡明显,胸鳍大于眼径,自吻端至听囊下缭之后有一列黑色素,胸鳍上半部黄、黑色素增多。全长7.64毫米稚鱼,背、臀和尾鳍鳍条出现,颅顶、鳃盖骨和眶上骨具小棘,头顶略平扁,肛门前腹面变平,尾鳍褶增大,末端呈楔形。全长23.0毫米稚鱼,体宽扁,向后渐细小,头部扁平,眼上侧位,头部小棘壮锐、后倾,各鳍分节数与成鱼相同,胸鳍大,腹鳍可达肛门之后,尾近截形,侧线形成、中侧位,鳞片发育不全。
栖息环境
鲬为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喜栖息于沿岸沙质海底,水深约50米以内的底层,但常可见于河口域,稚鱼甚至可生活于河川下游。
生活习性
鲬游泳缓慢般不集成大群,有短距离洄游习性。在中国东、黄海秋季水温开始下降后,黄海北部鱼群南下,10~11月达山东荣城、石岛外海,12月达北纬36°以南济州岛西北、水深60~80米海区,底层水温6~13℃,盐度32~33.5‰。越冬时鱼群呈分散、潜伏海底。每年3月由越冬场逐渐向近岸水域。一支向西到达江苏吕四和海州湾外海至山东半岛南岸移动。一支向东游向朝鲜西南岸。主群则向北洄游,4月上、中旬到达黄海北部沿岸海区,并于4月下旬进入渤海,分布于沿岸浅水区。产卵期间集样性强。产卵各鱼群分散索饵,索饵期为7~10月。
体平扁,常半埋沙中,露出背鳍鳍棘,以诱饵并御敌害。肉食性,食性广,摄食种类达30余种。主要摄食甲壳类中的虾蛄、对虾鼓虾、脊腹褐虾、太平洋磷虾和蟹类等,鱼类有鳗、多鳞鳝、小鳞篮、叫姑鱼、黄鲫、虾虎鱼和天竺鲷等。此外还摄食头足类和贝类。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区海域,由红海及东非到菲律宾,北至日本南部与韩国,南至澳洲北部。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国家地区:中国、澳大利亚(北领地)、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越南。
繁殖方式
产卵场分布广泛,水深5~20米,适温范围为14~21℃,盐度为28.27~31.27‰。生殖期5~6月。个体绝对繁殖力为894~1318千粒,R/L(卵数:体长)波动于303~260.9粒/毫米,R/W(卵数:体重)波动于390~1551粒/克,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性成熟系数变化,4月平均为105.9‰,5月上旬为120.2‰,5月中旬为180.5‰,5月下句为108.7‰,6月为92.7‰。春季产卵群体雌鱼多于雄鱼,性比为3:2;秋季接近1:1。
随体长的增长,雌鱼个体增多,雄鱼减少。受精卵孵化水温19℃,约24小时,发育全程大约需48小时。卵呈球形,卵径0.9~1.2毫米,浮性具1油球,淡黄色,球径0.22~0.24毫米。卵膜薄而光滑,卵黄均匀,不呈龟裂状,卵黄周隙小,卵子属盘状分割类型,胚体绕卵黄囊4/5时已接近孵化,黄色素自吻端至最后肌节处都有分布,以视囊后缘和吻端呈两个较显著黄色素丛。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渔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手钓、围网、底拖网、延绳钓等渔法捕获。该种鱼体型较大,鱼市场较常见。其肉质细致味美,是不错的食用鱼,油煎、清蒸或煮清汤。日本已有商业性的养殖。
参考资料
Platycephalus indicus .fishesofaustralia.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1 17: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