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科鳊属脊椎动物
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又称辽河鳊、长春鳊、长身鳊,隶属于鲤科鳊属。其体侧扁而高,头小且侧扁;口端位,上颌略长于下颌;无须;背鳍具硬刺;臀鳍长,具29~33根分枝鳍条;尾鳍深叉;体背部和头部背面呈青灰色,体侧银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边缘灰色。
形态特征
幼鱼形态
幼鱼的体长范围为10.25至14.70毫米,随着它们开始依赖外源性营养,其头部和背部的颜色逐渐加深,形成“八”字形的色素带。其眼睛呈黑色且突出,耳囊显著,肠道清晰可辨,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已分化。
成鱼形态
成熟的鳊鱼体长大约在106至405毫米之间,体型略高且侧扁,呈长菱形,其体长是体高的2.4至3.1倍,是头长的4.5至5.5倍,从胸部基部下方至肛门,腹部具有腹棱,尾柄宽而短。鳊鱼的头部尖细,吻部短小,体侧扁平,眼睛中等大小且间距宽阔,吻长约为眼后头部长度的一半;其口位于端部,口裂小且倾斜,下咽部有三行侧扁的齿,上下颌大致等长,上颌骨延伸至鼻孔前缘下方,呈角质状;眼睛中等大小,位于侧面;鳃耙短小,呈三角片状。鳃孔延伸至前鳃盖骨后缘稍前的下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侧线鳞片数为51至62,鳃耙数为15至20。鳔有三个室,其中中室最大,后室小且末端尖锐。鳞片大小中等,背部和腹部的鳞片较体侧的小。侧线完整,大约位于体侧中央,向后延伸至尾鳍基部。
鳍的构造如下:背鳍Ⅲ-7;臀鳍Ⅲ-29至33;胸鳍Ⅰ-18;腹鳍Ⅰ-8。背鳍的非分枝鳍条为坚硬的刺,其中最长的刺稍长于头部长度;背鳍位于腹鳍基部的后方;胸鳍末端接近腹部;臀鳍长且外缘微凹,起始点与背鳍基部末端相对,分枝鳍条数为29至33;胸鳍末端略尖,通常不延伸至腹鳍起始点;从胸鳍基部至肛门的腹缘具有完整的腹棱;尾鳍深叉,末端尖锐,下叶略长于上叶。 鳊鱼的背部头部及尾鳍呈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鳃盖上有一块黑斑,其他各鳍呈灰白色。
栖息环境
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广泛栖息于江河湖泊中,静水或流水环境中均能生存。成鱼多栖息于水体中下层,偏好具有大块岩石的流水区域,而幼鱼则更倾向于栖息在水流平缓的浅水区。
分布范围
鳊分布于东亚大陆,包括黑龙江、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水系及海南岛,其中以洞庭湖产量较为丰富。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和俄罗斯。
生活习性
鳊的食性与其发育阶段有关。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和藻类为食;成鱼则主要以水生高等植物为食,在冬季和初春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主,其他季节则以高等植物、植物种子和湖底碎屑为主,也摄食部分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经过人工驯化后,鳊的幼鱼可以摄食鲤、草鱼、鲢等主要养殖鱼类的开口饲料,成鱼可以摄食商品饲料以及陆生草类。
生长繁殖
生长
鳊鱼属于中型鱼类,其生长速度较快,尤其在1至3龄期间,体长增长速度最为显著,而2至3龄期间体重增加最快。以长江流域的鳊鱼为例,一龄鳊鱼体长10厘米左右,重至200克;二龄鳊鱼体长20厘米左右,重200至500克;三龄鳊鱼体长25厘米左右,重可达500至1500克;后期生长速度较缓慢而平稳,最大可长至2千克以上。
繁殖
鳊鱼的性成熟年龄因地理位置而异,长江流域通常为二龄,而中国北方则为三至四龄,繁殖季节为5月至8月,其中6月底至7月初为繁殖高峰。二冬龄鱼的卵数范围为2.8万至9.0万粒,四冬龄鱼的卵数则为9.4万至26万粒。成熟的卵呈圆形,颜色为淡青,表面光滑且透明,属于漂浮性且无黏性。卵在水中吸水约30分钟后达到最大膨胀状态,卵黄囊直径平均为(1.15±0.15) 毫米,卵膜直径平均为(2.12±0.58) 毫米。
发育
鳊鱼受精卵的早期发育过程包括胚盘形成、成熟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以及器官分化期等六个阶段。在水温为(26±0.5) ℃的环境下,此过程大约持续35小时10分钟。胚胎后期的发育分为卵黄囊仔鱼期和晚期仔鱼期两个阶段,总历时约为25天。
人工养殖
人工饲养
鳊鱼的苗种培育可分为两个阶段: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鱼苗培育阶段涉及将刚孵化的鱼苗(长度约6至8毫米)经过2至4周的培养,使其达到大约3厘米的长度。鱼苗在孵化后4至5天内开始摄食,此时可转移到池塘中,但最佳做法是在饱食后转移,继续培养至秋季、冬季或次年春季,此时进入鱼种培育阶段。
养殖环境
理想的养殖环境应保持水深超过1.5米,且靠近水源或有渠道联通,以便灌溉和排水。养殖池塘周围不宜种植高大树木,以免遮挡阳光。池堰应牢固,蓄水后的水面应低于池外地面,以防止渗漏和周围土地盐碱化。水源应清洁无污染,严禁工业废水进入鱼池。
鱼病防治
预防
为改善水质,每半月应使用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分解水体中的NH3-N、H2S、NO2-等有害物质。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三黄粉、大蒜素等中草药,每月连续投喂3至5天,以增强鳊鱼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生病害,应进行精准诊断并对症下药,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的渔药进行治疗。
常见鱼病
发毛
发毛现象一般症状为:活力减弱、体表发黑、粘液减少、鳞片粗糙、体表充血发红,特别是在胸鳍基部、腹部和腹鳍基部。该病多在低水温的冬季发生,此时鱼类的免疫力较低,对捕鱼、售鱼、运输等应激反应的能力减弱。预防措施包括在过冬前准备好饵料或饲料,并根据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适量投喂。
出血病
出血病的暴发通常由天气不稳定引起,易导致池塘水质变化,从而引发鳊鱼的严重应激反应和免疫力下降,尤其在五六月份。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消毒处理,以及及时打捞死亡鱼类进行无害化处理。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鳊鱼2007年12月12日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2016 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近危(NT)。截至 2020 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无危(LC)。
物种现状
长期以来,受经济利益驱使,渔业捕捞方式混乱,过度捕捞现象普遍,严重破坏了淡水渔业资源。此外,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水域生态环境,加之水体污染等问题,导致包括鳊在内的淡水鱼类资源量急剧下降。以汉江中游为例,20世纪70年代常见的经济鱼类包括草鱼、铜鱼、鳊、鲤等20余种,产量较为丰富。但到2003~2004年,汉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如鲤、鲫、鳊等)的捕捞个体出现小型化、低龄化趋势,幼鱼比例明显增多,表明汉江中游鱼类资源已呈现衰退趋势。
主要威胁
过度捕捞是导致鳊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威胁。同时,鳊的自然繁殖受到江河水电开发的影响,由于其产卵需要特定的水文条件,水电开发导致适宜产卵生境减少,自然繁殖规模明显下降。
保护措施
为保护和恢复天然水域中鳊的种群数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开展生态调度: 鳊为典型的产漂流性卵鱼类,其繁殖活动对水温和水流有特定要求。可通过人工干预,模拟自然水文条件,为其创造适宜的产卵环境。
2.延长禁渔期: 鳊的繁殖期为5-8月,盛期为6月底至 7 月初。目前,中国各大江河的禁渔期普遍截止至6月,结束时间过早,会干扰鳊的正常繁殖活动,建议适度延长禁渔时间。
3.加强渔政管理: 坚决取缔“迷魂阵”、“虾笼”等破坏性渔具,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鳊鱼作为草食性鱼类,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饵料来源广,群体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适应于池塘、水库和湖泊等水域养殖,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2014年1月至7月期间,襄阳市汉江水产研究所进行的综合科学考察表明,在汉江襄阳段,每年可捕捞的野生长春鳊鱼数量可达300吨。然而,由于环境变化和捕捞强度的增加,捕获量已显著下降,最低时仅约占统计捕捞产量的5%。
食用价值
鳊鱼的肉质细嫩且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有21.0毫克蛋白质、6.9至8.0克脂肪、92千卡热量、120毫克钙、165毫克磷和1.1毫克铁。鳊鱼全年均可作为美味佳肴,民间常有“春鲶夏鲤四季鳊”之说,彰显其在各个季节均受欢迎的食用价值。
相关文化
早在南北朝时期,产自湖北襄阳的鳊鱼就已久负盛名。《湖北通志》记载:“鳊,即鲂,各处通产。以武昌樊口、襄阳鹿门所出为最。” 相传时任襄阳刺史的张敬儿为博取齐高帝欢心,特制“陆舻船”,船中装载一千六百尾鳊鱼,运至京都建业(今南京)作为贡品。齐高帝遂以鳊鱼产地之名“槎头” 封张敬儿为“槎头刺史”。 鳊鱼肉质鲜美,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在湖北地区素有“春鲶夏鲤四季鳊”之说。
参考资料
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ilewsky.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11:2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