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
鳡鱼,音:gǎn,又名“黄钻”、“竿鱼”,古代称贤鳏鱼,属鱼纲鲤科,腹平,头似鲩而口大,颊似鲇而色黄,鳞似鳟而稍细,大者三四十斤,其性情凶猛,捕食其他鱼类,对淡水养殖有害。为大型上等食用鱼类。
动物学史
鳡(Elopichthys bambusa),音:gǎn。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鳡属。身体长而大,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对淡水养殖业有害。为大型上等食用鱼类。亦称“黄钻”。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英文名:Yellow cheek carp。
鳡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鱼类,一旦追上其他鱼类,很少有逃脱者,通常被渔民视为“蛇蝎”。在《本草纲目》中,有关于鳡鱼是的记载,称鳡鱼又名鳏鱼,而鳡为勇敢的意思,鳏则是贪食无厌的意思。
形态特征
鳡为大型凶猛性鱼类。体长,其形如梭。头锥形。吻尖长,口端位,口裂大,吻长远超过吻宽。下咽齿扁形,尖端勾状,3行。下颌前顶端有一尖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颌前端的凹陷相嵌合。眼小。耙稀疏。无须。腹部回。鳞小。侧线鳞100以上。背起点在腹鳍之后,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深叉形。体色微黄,腹银白,背鳍尾鳍青灰色,其余各鳍黄色。
栖息环境
鳡鱼属温水性鱼类,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1~38℃的水温中生存。它们主要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河、湖泊中,属于中长层鱼类。幼鱼阶段则多栖息于支流水流比较缓慢的湖湾或静水水体中。
近种区别
分布范围
鳡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鱼类,从俄罗斯的阿穆尔河到中国的长江、西江,以及越南的林江都有分布。在阿穆尔河内,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库马拉河(Huma-he、Houmar)下游至杜迪村(east of Lake Udyl')的河口、阿穆尔河支流乌苏里江和松加里、兴卡湖和下游湖泊。作为一种相对温暖的水性物种,鳡鱼会避开山间溪流,在阿穆尔河上游流域完全没有分布。乌兹别克斯坦曾尝试引入鳡鱼,但自那之后并未有相关记录。
生活习性
鳡鱼是一种典型的掠食性鱼类,常常在水的中上层游动,一旦遇到鱼类就会紧追不舍,直到对方疲惫不堪,然后将其吞噬。由于其口部较大且上下颌骨非常肥厚,下颌前端内部有小突起,使得它所捕获的鱼很难逃脱。幼鱼主要以浮游甲壳动物和其他鱼苗为食,而全长超过35厘米的个体则依靠一些小型鱼类为食。鳡鱼没有集群现象,每年涨水时逆江而上,退水时顺江而下。幼鱼会从江河游入附属湖泊中摄食、育肥,然后在秋末回到干流的河床深处越冬。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鳡鱼属于一年产卵一次的鱼类,3至5岁开始性成熟。主要的产卵场位于江河干流、支流以及一些大、中型水库的入库河流与库区上游的汇水区。产卵时间通常在4月至8月之间,其中5月是产卵的高峰期。和四大家鱼的繁殖习性类似,鳡鱼在流水中产飘浮性卵,卵吸水膨胀后随水漂流。在16.9℃至30.2℃的水温下,鳡鱼都会进行产卵活动,但最佳的产卵水温为20℃至27℃。产卵通常发生在涨水之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人工繁殖
鳡鱼的人工繁育通常采用两种途径:从江河中捕捞野生亲鱼或捕捞未性成熟的野生鳡鱼,并在人工池塘中进行强化培育;选择人工养殖的鳡鱼进行繁育。在前期,应尽量降低放养密度,确保鳡亲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对于3龄的鱼,在投喂冰鲜鱼的同时,应适当添加适口的饵料鱼,以促进鳡亲鱼的性腺发育。到了4龄,应全部改用适口的活饵料鱼进行饲养。
主要价值
鳡鱼生长迅速,2龄鱼体重3.5公斤。天然产量高,为江河、湖泊中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但因大量吞食其它经济鱼类,又被视为养殖业中的“害鱼”之首。其肉质鲜美,一向被列入大型上等食用鱼类。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1-20.8克,脂肪1.3-5.4克,热量84-132千卡,钙11-24毫克,144-203毫克,0.7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其肉入药鲜用,具有暖中、益胃、止呕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宜常服。
营养分析
研究人员对野生鳡鱼和养殖鳡鱼的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7779>0.05),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野生鳡鱼显著高于养殖鳡鱼(P=0.00115、0.00415<0.05),养殖鳡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鳡鱼(P=0.000215<0.05)。养殖鳡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4.16,而野生鳡鱼则为66.03,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野生和养殖鳡鱼肌肉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4.25%和4.8%。综合所得结果,养殖鳡鱼氨基酸组成及结构、EPA+DHA含量均优于野生鳡鱼,但野生鳡鱼蛋白质含量与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优于养殖鳡鱼。
参考资料
.汉字大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5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