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遗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公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郢北村。鸡公山是处于平原地带的南北走向的小土岗,1992年10月发掘,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89年,荆州地区博物馆发现遗址。
1992年10月,湖北荆州博物馆和北京大学考古系配合宜(昌)黄(石)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发掘了这处距今五六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特点
鸡公山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高出周围平地3~7米,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为含锰斑较多的浅黄色亚黏土,厚约10~25厘米。出土石制品近500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石片石器,所用石料主要是石英、燧石和石英石。石器类型以小型刮削器为主,是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石器系列。依据底层堆积和石器性质的初步判断,年代距今约1~2万年。
下文化层为褐色亚黏土,含锰较多,厚度约为50厘米。在已揭露的5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一处原始人类居住的生活遗址,以及数以千计的砾石、石核和石器。石料岩性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和花岗岩,也见少量的燧石。根据对底层堆积和石器性质的综合分析,年代距今约4~5万年。
鸡公山遗址再现了当时人类完整的生活场景。在遗址的北部,发现了5个由砾石和石制品围成的不甚规则的环带状石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一致。石圈外径约为4米,内径约为2米,石圈为环带状。环带状的石圈由密集的砾石、石片和石器组成,石圈之内为直径2米左右的地面。地面上放置有少量的尖状器和砍砸器。根据民族学和国外考古资料研究表明,这种石圈结构是当时人类居住的圆形窝棚基础的遗迹。
紧靠居住区的南部,有两个石核和石片分布的密集区,并伴出有较多的石锤石钻,表明这里很可能是当时的一个石器加工场所。在其中一个加工区内,当年蹲坐加工石器的座位及双脚踏地的脚窝仍清晰可辨。这在同类遗址中也是少见的。
文物遗存
鸡公山遗址的石制品数量多,石器种类齐全,器形粗大,形状规整,反映的是一种具有砾石工业传统的大石器系列。石器的制作工具为石锤和石钻。石锤主要选用圆形和椭圆形的砾石,个体较小;石钻主要选用形体较大的扁平椭圆形的大砾石。石锤和石钻上均见锤击痕迹。石器的制作方法仅见锤击法,大多是用砾石直接打制而成。器形以砍斫器和尖状器为主,兼有少量刮削器,均以长江中的砾石为原料打制而成。双面砍斫器的刃部是双面对向打击,刃部呈凸弧状。三棱尖状器以长条形砾石打制,上部为尖状,下部多保留砾石自然形状,便于手握。遗址内有一处长约1米、宽约半米的红土硬面,周围放置许多锋利的小型刮削器及其他石器。
历史文化
发现缘由
1989年,荆州地区博物馆和江陵县文物局联合组队,对江陵县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在文物普查训练班上,荆州博物馆专家结合旧石器文物标本,给江陵县文物局文物干部讲解旧石器的特征。在场的江陵县文物局一名干部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惊讶。他说:“这就是旧石器?那在郢城北面的鸡公山上,类似的石块,可以用箩筐装。”
后来荆州博物馆就组织专家赶赴鸡公山调查,在遗址上的西北隅,有一处被推土机推出的临时道路,在道路的两旁形成有地层的断面和散落一地的旧石器,发现了中国第一例平原地区旧石器时期遗址。
文物价值
鸡公山遗址面积之大、地层关系之确切、文化遗物之丰富、遗迹关系之清楚,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属少见。尤其是下文化层居住遗迹石器加工场遗迹和动物屠宰场的揭露,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空白,堪称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鸡公山遗址的发现,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平原地区原始居住遗址的空白。南方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多发现于洞穴。鸡公山遗址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平原地区旧石器晚期居民聚落,说明远古人类在四五万年前就开始了向平原地区发展。鸡公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也标志着中国考古界对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地带居住生活的研究和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是在两湖平原地区首次找到了不同石器类型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该区域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参照系。
三是把人类开发江汉平原的历史提早了四万年至五万年左右,为湖北乃至全国平原湖区早期经济开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鸡公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鸡公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名列榜首。
2022年1月,鸡公山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鸡公山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郢北村。
自驾:从荆州市出发经江津西路、武王大道后进入鸡公山路,行驶1.1千米,到达鸡公山遗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4 14: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