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是网络流行词,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词语来源
近几年北上广深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青蛙:指普通孩子,也叫普娃。
牛蛙:指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种类也很多,例如数学比较好的叫奥牛,能看英文原版著作的叫英牛,两项兼具的叫英奥混血牛。
素鸡:鸡血级别的素质教育,比如钢琴、围棋、画画等各种才艺情商活动统统包含,还有延伸到马术、击剑、花样滑冰、冰球等更一对一的课程。
鸡娃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被父母安排各种培训打鸡血。
“打鸡血”源于曾经流传的“鸡血疗法”。因缺少科学依据,该疗法早已销声匿迹,但“打鸡血”一词却流传至今,多用于调侃、讽刺某些人精神亢奋,有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近年来,升学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逼迫孩子大量补习,努力拼搏。这种近乎疯狂的养育方式被调侃为是在“给孩子打鸡血”,简称“鸡娃”。如今,“鸡娃”之积极效果未见得有多少,父母与孩子身心俱疲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显而易见,“鸡血疗法”是不科学的,拔苗助长的“鸡娃”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说到这个“鸡”字,还请注意,它已经从名词扩展出了动词的用法。
产生背景
深陷内卷教育和鸡娃大战,举全家之力,将资源和关注倾注到一个孩子身上,任何学业表现的不如人意,都成为压垮学霸家长的情绪稻草。
如果说,过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只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当今一代,生娃而不“鸡娃”就是糟糕的家长,鸡娃是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就是高知父母的常态。
热播剧《小舍得》更是借演员之口,道出全民教育焦虑,“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扰在于,将来我们的孩子,很可能考不上我们毕业的那些院校。孩子长大后,收入不如我们,职位也没有我们高,这或许是我们必须学着接受的事实。”
表面上看,社会竞争的加剧,上升通道的堰塞,不拼命努力怎么实现出人头地,是学霸父母们的口头禅。拼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躺平等于阶层下滑,是城市父母藏在心底的恐惧。
媒体报道
新华网报道,针对社会上广泛关注的所谓“鸡娃”话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26日在北京说,不赞同一些家长逼迫未成年人额外参加有关培训机构学习的行为,也不赞同给这些家长和学生戴一顶“鸡娃”的帽子。郭林茂指出,学生学习负担重,被家长逼迫参加各种校外学习培训,看似是教育问题,实际上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已经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并电脑摇号随机录取,也就是说,学校不可能再看学生简历、举行面谈招生。因此,一些人就不理解,既然艺术考级已无法在升学中派上用场,为何家长还热衷艺术考级?
这么说,就是不太了解家长的心态了。虽然艺术考级已基本完全与升学脱钩,但为了让孩子的履历更好看,一些“鸡娃”的家长陷入综合素质比拼,希望孩子证书越多越好,也以此展示自己的育儿成就。
加之艺术培训机构,对考级的重要性加以渲染,送孩子接受艺术培训的家长,也就被裹挟到考级竞争中,似乎孩子不参加考级获得证书,就相当于没有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目的,就这样从培养兴趣变成了参加考级、获得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