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汉语词汇,拼音míng luán,释义为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出自《文选·班固<西都赋>》。
解释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出处
《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銮,容与徘徊。” 李善 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辂,以銮和为节。 郑玄 曰:銮在衡,和在轼,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 注:“銮,车上铃也。”
唐玄宗《早渡蒲津关》诗:“鸣銮下 蒲坂 ,飞旆入 秦中 。”
唐·
武平一《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鸣銮赫奕下
重楼,
羽盖逍遥向一丘。汉日唯闻
白衣宠,唐年更睹
赤松游。
宋·苏轼《奉和凝祥池》诗:“鸣銮自
容与,立马久回翔。”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
简略,每鸣銮
游豫,尽去
戈戟、旌旗之制。”
元·王士熙《次霍状元接驾韵》:“词苑恩波供
染翰,秋风岁岁候鸣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