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
鸭嘴兽科鸭嘴兽属的哺乳动物
鸭嘴兽(拉丁学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别名为鸭嘴、鸭懒等,为鸭嘴兽属卵生哺乳动物,是现存仅有的五种产卵哺乳动物之一,也是鸭嘴兽科唯一的物种。因其吻部似鸭而得名鸭嘴兽,鸭嘴兽全身被毛;雌雄体型大小不同,体型为流线型,四肢短而粗,具蹼和硬甲;尾扁平宽大;成年无齿。
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鸭嘴兽体型为流线型,身体修长,四肢粗短,尾巴扁平宽大,似海狸尾巴。背部深褐色,腹部灰白色到黄色;鸭嘴兽雌雄体型大小不同,体型由南至北呈现阶梯式的增长,其中塔斯马尼亚种群的体型较大。雌雄体重度量如下:
前后脚有五指,都具蹼,前脚具有宽大的指甲,是划水的主要结构;后脚为锋利的爪子;尾巴扁平宽大,雌雄鸭嘴兽在出生时后肢脚踝均具有分泌毒液的毒距,成年雄性鸭嘴兽能够分泌毒液,而雌性鸭嘴兽的毒距在1岁时脱落。
鸭嘴兽只有一个泄殖腔,雄性两条后肢的踝部有长约1-5厘米的刺,刺附有毒腺。
头部特征
鸭嘴兽上颌骨和前颌骨为两对细长的骨骼,支撑着上颌骨的软组织,一对细长的齿骨支撑着下部的喙。幼年鸭嘴兽有未发育的、不成形的、无根的臼齿,这些臼齿在幼兽离开筑巢洞穴后约一个月脱落,成年体鸭嘴兽无齿,有角质化牙龈板。
鸭嘴兽眼小、无外耳,鼻孔、耳孔和双眼都长有皮褶,眼和耳孔位于头部两侧开口单一的凹槽中;喙形似鸭喙,柔软可弯曲,表皮由角质化组织组成,带有粘液。
被毛
鸭嘴兽全身被毛,被毛柔软、致密、防水并且有一层锅铲状的护毛,背部被毛颜色主要为深褐色到红褐色,腹面为淡褐色到银灰色。
分布范围
鸭嘴兽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东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东部、中部和西南部,以及整个塔斯马尼亚岛,于1928、1941和1946年被引入南澳大利亚的袋鼠岛。
栖息环境
鸭嘴兽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温带、热带、陆地、淡水都有它们生活的踪迹;其栖息环境多样,主要为淡水溪流、湖泊和潟湖。鸭嘴兽既可生活在寒冷的塔斯马尼亚高地,也可生活在昆士兰海岸热带雨林的小溪和河流。鸭嘴兽的栖息地与近流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与年空气温度和城市雨水径流呈负相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鸭嘴兽主要以小型底栖动物和大型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会捕食三翅目、鳞翅目、蜉蝣类、蜻蜓类等昆虫,例如有虾、水虫、蠕虫和贻贝。此外,还可能捕食蝌蚪、小青蛙、鱼和它们的卵。它们食量较大,每天的食量可达体重的15~30%,但胃却几乎退化了,被连接在一起的肠道和食管取代。
鸭嘴兽无齿,成年鸭嘴兽的上颌和下颌角质研磨垫外侧有一对颊囊,可用来储存在水下收集的猎物,它们会靠着扁平的喙在水底掘起食物,连同泥沙一并放入颊囊里,带到岸上咀嚼,咀嚼大型无脊椎动物和甲壳类外骨骼的几丁质时可产生细颗粒物质,促进咀嚼,有些鸭嘴兽还会将碎石块塞进腮帮,利用石头咀嚼食物。
鸭嘴兽依靠电流捕食,位于它们喙部和额部皮肤上的毛孔中有特殊的感觉结构,可检测到猎物产生的弱电流,并通过电流定位猎物位置。它们作为夜行性动物,在水中摸黑觅食时犁鼻器受体稍有扩大。
鸭嘴兽通常在水底觅食,觅食行为通常由多次短距离连续潜水组成,每次潜水时间为30秒,觅食时间可达16个小时,中间会有短时间浮出水面,以便咀嚼食物。它们觅食时优选浅水区,水深小于5米,避开水流湍急区,因为浅水区可减少体力且通常含有更多的无脊椎动物;鸭嘴兽有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适应于其长期的潜水活动,鸭嘴兽利用蹼状前肢交替划水,游泳速度可达0.7-3.6千米每小时,它们在水里游泳会紧闭眼睛、耳孔、鼻孔,潜入水底,紧贴水底游动。
家域行为
鸭嘴兽喜欢独居生活,特别是雄性。它们的家域范围大小因地区而异,从0.37-7.0千米不等,在溪流中觅食的鸭嘴兽通常比在池塘中觅食的鸭嘴兽有较大的家域。雄性鸭嘴兽的活动范围约为3千米,雌性鸭嘴兽的活动范围约为1千米,如果雄性鸭嘴兽领地重叠,它们会改变觅食时间,以避开对方。
节律行为
鸭嘴兽为夜行动物,每日睡眠时间约为14小时。鸭嘴兽日间觅食的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偶尔也会在冬季或哺乳期时于白天外出觅食。鸭嘴兽在冬末春初最为活跃,在夏季最不活跃。
穴居行为
鸭嘴兽具有筑巢行为,它们通常在较为安静的河岸筑巢、挖穴,洞穴通常距离溪流边缘不到0.5米,喜爱在河岸边的桉树、相思树和杨树的树根下或植物丛中挖穴。沿着河岸的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土壤更具有稳定性,还具有隐蔽性。
鸭嘴兽的洞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日常休息的洞穴,此类洞穴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用于白天休憩和隐蔽,只有1-3米长,入口通常位于水下;第二种为筑巢洞穴,此类洞穴结构较为复杂,是雌性鸭嘴兽在繁殖季节筑造并使用,主要用来产卵和抚养幼崽,洞穴长3-15米,有一个或多个位于水线以上的入口;鸭嘴兽大部分时间都在洞穴中度过,每只鸭嘴兽使用的洞穴的平均数量为9-13个,大部分的洞穴是一次性使用的,定期更换洞穴可以帮助它们减少寄生虫侵扰,也可以帮助它们躲避捕食者。
攻击行为
雄性鸭嘴兽有毒腺,可喷射毒液,其毒力可致犬类死亡,引起人类局部剧烈疼痛。在交配时期,其毒液产量增大,可用于与其它雄性鸭嘴兽竞争。
其他
鸭嘴兽的尾巴既可用于划水也可储存脂肪,尾巴为其主要的脂肪储存器官,含有大约40%的体脂。
鸭嘴兽的护毛,可在其潜水时保存一层隔热的空气层,防止热量损失,使鸭嘴兽在寒冷的水流中维持恒温,还有益于为裸露的肢体提供热交换。鸭嘴兽的体温维持在接近32°C,环境温度耐受性为0-30°C,尽管皮肤上有汗腺,但鸭嘴兽不能承受超过30°C的环境温度。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鸭嘴兽营“一夫多妻制”,繁殖期为6月-10月,鸭嘴兽交配行为为季节性,一般在冬末早春开始繁殖,交配行为多发生在隐秘的水体环境中,通常由雄性鸭嘴兽主动交配,是否交配由雌性决定。交配前期,雄性和雌性鸭嘴兽会通过在对方附近游动进行接触,然后雄性会用喙抓住雌性的尾巴,如果雌性拒绝交配,它会找寻掩体来逃避,直到雄性放开它的尾巴;如果雌雄愿意,它会留在雄性身边,此后,雄性会将身体蜷缩在雌性身旁并将尾巴放至雌性尾巴一侧,然后雄性用喙咬住雌性肩膀上的毛发,进行交配,雄性鸭嘴兽交配结束后就会独自生活。
筑巢产卵
雌性鸭嘴兽虽有一对卵巢,但只有左侧的卵巢有产卵功能,一窝可产1-3颗卵,直径往往只有1cm,卵壳为软壳革质的。产卵前,雌性鸭嘴兽会挖穴,巢穴较深,结构较为复杂,洞穴有多个开口,长约5米,巢室内铺有潮湿的植被,主要为草,叶子和树皮,巢穴为卵的孵化和幼崽的发育提供了安全和适宜的环境。巢穴内部的材料会随着时间变化,第49-69天时,雌性鸭嘴兽会编织一个球形的巢穴结构,从巢顶关;第69天,巢穴顶部会打开,巢室一半空间都会被内部材料填满;在第89天,腔室只有四分之一被材料填满;第106天,巢室草料持续减少;第108天,巢穴基本结构消失,直到第111天,巢室中只剩极少量材料。
发育成长
鸭嘴兽卵的孵化需要38天,前28天在子宫发育,后10天在体外孵化,孵化时间一般在春季,由雌性鸭嘴兽孵化卵。孵化时,雌性鸭嘴兽会紧缩身体,用尾巴将卵紧紧压在胸腹之间。刚出生的幼崽体长为2.5厘米,无被毛,眼未睁开,孵化结束雌性就会开始分泌乳汁,虽无乳房、乳头,但有乳腺,乳腺位于腹部。哺乳时,鸭嘴兽宝宝需要吸吮母亲皮毛上的褶皱来获取乳汁,雌性哺乳期有3-4个月,然后,雌性会进行较短的觅食活动,经过五周后,觅食活动时间逐渐增长,夏季末期,幼崽也会爬出洞穴自行觅食,然后母亲会摧毁繁殖巢穴。人工养殖的鸭嘴兽寿命为17岁,野外寿命为11年,一般四岁达到性成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南威尔士州各地区的鸭嘴兽种群都出现数量下降的情况,20世纪90年代末,栖息于威默拉河(Wimmera river)及其支流的鸭嘴兽只有不到200只;2007年,鸭嘴兽数量下降到小于30只;2001年至2010年,在大墨尔本地区,许多亚种数量已经严重减少;2006年调查显示维多利亚州的鸭嘴兽数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保护级别
2014年,鸭嘴兽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物种。1972年,依据《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法案》,鸭嘴兽在南澳大利亚州被列为濒危物种;1998年,在维多利亚州,依据《动植物保护法案》,鸭嘴兽被建议列为易受攻击物种。
威胁因素
城市建设、河流管制和蓄水、引进物种、水质差、副渔获物死亡率和疾病是威胁鸭嘴兽种群的主要因素。近年,由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增大,鸭嘴兽所依赖的溪流和河流流量大大减少;而且在城市溪流中,鸭嘴兽容易受到不良水质的影响,例如有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沉积物的污染以及塑料、橡胶和金属垃圾的缠绕或摄入等不良因素。人类为了获得皮毛还会猎杀鸭嘴兽。
保护措施
1912年,鸭嘴兽在澳大利亚所有州都受到法律保护。为了保护鸭嘴兽的栖息地,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颁布了禁止过量捕鱼活动的法规。为了增加鸭嘴兽的数量,澳大利亚政府在维多利亚州的一条受火灾影响而导致鸭嘴兽灭绝的河流中实施鸭嘴兽种群人为引入计划。1946年,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席秘书承诺加大力度惩罚贩卖鸭嘴兽皮的人。
种间关系
寄生关系
鸭嘴兽有一种特有的寄生虫名为鸭嘴兽硬蜱(Ixodes ornithorhynchi)。
捕食关系
鸭嘴兽会受到狐狸、狗、蛇、野猫、大鳗鱼、鳄鱼、巨蜥、猛禽等的捕杀。
相关文化
鸭嘴兽在澳大利亚占有重要地位,在神话故事、歌曲、诗歌、邮票上都有鸭嘴兽存在,澳元的20分硬币背面就刻有鸭嘴兽。2000年,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就是鸭嘴兽,名为悉德(syd),寓意“保护环境的友好运动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7 17:2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