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鸭科鸳鸯属鸟类
鸳鸯(Aix galericulata),别名乌仁哈钦、匹鸟、官鸭等,是鸭科鸳鸯属一种鸟类。鸳鸯属于小型鸭类,重量约为428克~693克,平均体长为43厘米~51厘米。雌雄异色,雄性鸳鸯繁殖期时,从额部到颈部有艳丽的羽冠,头顶两侧有纯白色的眉纹,三级飞羽的最后一枚外羽片的内羽片扩大呈扇状,直立如“帆”,呈栗黄色;非繁殖期的雄性鸳鸯体色与雌性鸳鸯相似,总体上呈现灰色和白色到棕色和绿棕色不等,头顶无羽冠,雌性个体也缺少金属光泽和直立帆状羽,胸、胸侧、两胁棕褐色杂以淡色斑点。
分类与命名
鸳鸯是鸭科鸳鸯属的一种鸟类,学名Aix galericulata,别名乌仁哈钦、匹鸟、官鸭、黄鸭、邓木鸟。鸳鸯的属名“Aix”源于古希腊语,亚里士多德曾用它来指代一种未知的潜水鸟,而种名“galericulata”在拉丁文译为假发,源自“galerum”,表示帽子。在中国,“鸳鸯”,由“鸳”与“鸯”组合而成,鸳意指雄鸟,鸯意指雌鸟,故鸳鸯是一个合成词,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
形态特征
鸳鸯属于小型鸭类,重量约为428克~693克,平均体长为43厘米~51厘米,翼长约22.1厘米~22.6厘米,尾长约10.2厘米~10.4厘米,喙长约2.8厘米。雌雄异色,其中雄性个体羽色鲜艳华丽。
雄鸟
繁殖羽
雄性鸳鸯冠羽艳丽,额部和头顶中央部分覆盖着带金属光泽的翠绿色羽毛,其铜赤色的枕部与暗紫色的后颈、暗绿色的长羽等共同组成羽冠,头顶两侧有纯白色的眉纹,眉纹一直延伸到颈部构成羽冠的中间部分;眼的上方和耳羽呈棕白色,眼先淡黄色;颊棕栗色;喙红色;颏、喉等处的颜色接近纯栗色;颈侧领羽形似“长矛”,呈辉栗色,羽轴为黄白色。
背部和腰部呈具有铜绿色光泽的暗褐色。其内侧肩羽为蓝紫色,外侧数枚纯白色,并镶有绒黑色的黑边;翼上覆羽与背同色;初级飞羽暗褐色,具有银白色的羽缘、内羽片先端具铜绿色光泽;次级飞羽褐色,羽端白色,内侧数枚的外羽片亦呈金属绿色;三级飞羽黑褐色,外羽片也呈金属绿色,最后一枚外羽片呈金属蓝绿色,并具有栗黄色的先端,其内羽片扩大呈扇状,直立如“帆”,呈栗黄色,边缘的前半部为棕白色,后半部为绒黑色,羽干为鲜黄色,这对羽毛俗称“剑羽”或“相思羽”;次级飞羽外翈和三级飞羽共同组成蓝绿色翼镜。腋羽褐色;上胸和胸侧呈暗紫色金属光泽;下胸两侧绒黑,伴有两条明显的白色半圆形带状斑,下胸和尾下覆羽乳白色,近腰的胁羽先端具黑白相间的横斑,再后有紫赭色块斑;尾羽为带金属绿色的暗褐色,尾下覆羽乳白色。脚橙黄色,跗蹠橙黄色。
润羽
雄性鸳鸯成鸟的润羽的一般羽色基本上与雌性成鸟个体基本相似。眼周和眉纹呈白色,没有羽冠和帆状饰羽,其背部的羽色颜色为灰褐色,羽干较暗,并稍带金属光泽;腰部为灰褐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纯白色。
雌鸟
雌性鸳鸯的羽色没有雄性个体艳丽,总体上呈现灰色和白色到棕色和绿棕色不等,其中,头和后颈灰褐色,头顶无羽冠,虹膜深褐,外缘淡黄;眼周白圈与眼后白纹相连形成独特的白色眉纹。喙为褐色至粉红色,基部白色。颏、喉白色。上体呈灰褐色。翅与雄鸟相似,但缺少金属光泽和直立帆状羽。胸、胸侧、两胁棕褐色杂以淡色斑点。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跗跖部和脚呈橙黄色。
雏鸟
鸳鸯的雏鸟全身绒羽呈毛状,上嘴为青灰色,嘴甲和下嘴呈肉红色;从额顶到背部有一条深褐色的条带和背部连接;从颏、喉、颈至腹部全为乳黄色,肩羽和飞羽部各有一块乳黄色的块斑。跗蹠为青黄色,蹼的颜色较深。幼鸟形态与雌性相似,但雄性个体的喙为粉红色。
栖息环境
鸳鸯栖息于山地的河谷、溪流;常见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沼泽、芦苇塘及湖泊等;被水浸没的草原、田地也有它的踪迹。鸳鸯在不同时期对栖息地的选择有所不同,其中,在繁殖期,该物种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区的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而在冬季,多栖息于开阔湖泊、江河、沼泽地带。
分布范围
野生鸳鸯曾在亚洲东部及北美普遍存在,在现代,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东亚(日本、韩国、朝鲜、中国)、东南亚(缅甸、泰国、越南)、南亚(印度、尼泊尔)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中,例如俄罗斯、斯洛文尼亚、丹麦、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
在鸳鸯的分布区中,其主要繁殖地为从东亚地区的乌苏里兰、哈巴罗夫斯克和普尔莫邪等地扩展至泽雅河口湾西部、中国东北部、库页岛和朝鲜及日本主要岛屿的最北部。越冬时主要栖息于中国东、中及南部和台湾、韩国、日本、朝鲜,部分偶尔迁徙到缅甸及印度东北部。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地的鸳鸯为引进种群。
在中国,除西藏、青海外,各省区均有鸳鸯分布。鸳鸯在中国繁殖于在东北北部的乌苏里江、黑龙江一带的山地水域,南至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上游,在河北兴隆及贵州遵义也有过繁殖纪录。
2021年1月10日,在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草卡镇的河岸边拍摄到一只鸳鸯雌鸟,为鸳鸯在西藏自治区分布的首次记录;2021年11月17日,在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水域内发现一只鸳鸯雌鸟。2024年11月,在西藏墨脱县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鸳鸯属于杂食性动物,其食物的种类常随季节和栖息地、个体的发育程度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繁殖季节,鸳鸯会捕食小鱼、昆虫及其幼虫、虾、蜗牛、蜘蛛等动物;而在非繁殖季节,该物种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包括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籽、苔藓、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的果实与种子。鸳鸯幼鸟则主要以昆虫类为食,兼食浆果和青草等。
鸳鸯的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觅食活动在早晨和下午较为频繁,晨雾时,该物种从夜栖丛林中聚集到水塘边,在水流平稳处和水边浅水水面上直接涉水、漂浮、潜水和将头伸入水中边游泳边觅食,也到路边水塘和收获后的农田与耕地中觅食,取食的次数多时,每分钟就取食一次。然后,飞到树林中,1小时~2小时后回到河滩或水塘附近的树枝或岩石上休息。
社群行为
鸳鸯是社会性生活的,雄性鸳鸯个体之间有时会自发进行争斗。该物种在繁殖期常成对生活于山谷水库中。在春秋季节迁徙时,与大群野鸭如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罗纹鸭(Anas falcata)等混在一起活动,常成七、八只到二十余只小群活动,迁徙时,常呈小群迁飞;冬季有时同其他野鸭混群。
节律行为
部分鸳鸯具有迁徙习性,不同地区的鸳鸯的迁徙习性不同,例如,在俄罗斯远东区域的鸳鸯具有迁徙习性,英国的部分鸳鸯种群也有长途飞行行为,但是,英国的大部分鸳鸯种群属于留鸟。在中国,鸳鸯一般于每年3月~4月北迁至东北的繁殖地,主要沿着东南沿海一带以至长江中下游及东南各省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越冬,有时也见于山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处,10月末从繁殖地前往东部、中部及南部的越冬地。
鸳鸯夜间常单独栖息于河边的柳树丛下和河岸的土坑里,天刚亮就开始活动。在日行为时间分配上,鸳鸯不同性别、不同阶段(卵期和雏期)及成幼间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其共同点表现在它们的主要行为节律趋于一致,均表现为早、午和晚3个觅食峰值,觅食中或觅食后会有站立、理羽、警戒和游走行为,晨食后有明显的静栖高峰;这些个体间的行为也存在差异,例如,静栖是卵期、雏期成年雌雄个体的优势行为,雄性站立和打斗行为显著高于雌性,雌性觅食行为显著高于雄性;卵期游走、觅食行为显著高于雏期;雏期站立、理羽行为显著高于卵期。
护幼行为
雏鸟出巢后,雄性个体就开始换羽,此时雄鸟单独活动,寻求林地或有茂密的树枝遮蔽的区域,开始脱毛换羽,在短短的几天内,脱落全部飞羽,丧失飞行能力,等到飞羽长齐以后才能再次飞行,这时的雄性鸳鸯与平时相比显得更加机警和隐蔽,一般不易发现,这不同于所谓“雌雄未尝相离”的前人记述。雌性个体换羽的时间视情况而定,若该个体正在筑巢,则其换羽时间延迟。
换羽行为
雏鸟出巢后,雄性个体就开始换羽,此时雄鸟单独活动,寻求林地或有茂密的树枝遮蔽的区域,开始脱毛换羽,在短短的几天内,脱落全部飞羽,丧失飞行能力,等到飞羽长齐以后才能再次飞行,【38】这时的雄性鸳鸯与平时相比显得更加机警和隐蔽,一般不易发现,这不同于所谓“雌雄未尝相离”的前人记述。雌性个体换羽的时间视情况而定,若该个体正在筑巢,则其换羽时间延迟。
天敌
其天敌主要包括水鼬、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水獭(Lutra)、雕鸮(Bubo bubo)、水游蛇(Natrix natrix)等。
活动特点
鸳鸯天亮活动时,在江湖岸边的苇塘或灌丛附近,常将颈延伸,两翅击水。戏水时,经常发出咕咕咕地低柔的鸣声。性机警,遇惊立即起飞,边飞边叫,发出短促而较响亮的“哦儿……哦儿……哦儿”的声音。休息时,有的鸳鸯会漂浮在水面上打盹,有的站在河岸边的树枝上,或河中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上,也有在河岸边的土坑里。睡觉时把头插在翅膀下边。鸳鸯可在24小时内飞行约805千米。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鸳鸯在约1岁时达到性成熟,截至2020年,有记录的鸳鸯最长可存活约14年。
繁殖方式
求偶
鸳鸯的求偶行为开始于秋天,行为是高度仪式化且复杂的,包括摇晃动作,炫耀喝水和理羽行为,其炫耀理羽行为主要表现为将头调转向后不断地敲击翅羽,以炫耀其翅上的鲜橙色的翼斑。
雄性鸳鸯在求偶时会发出哨声和类似野猪的咕哝声,其中咕哝声较少见;雌性鸳鸯会发出类似“keet”的高音鸣叫。雌性鸳鸯在择偶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会主动选择心仪的雄性个体作为配偶,鸳鸯的配对通常在冬季开始前完成。
占区交配
鸳鸯在3月末~4月初时迁到繁殖地,繁殖期为5月~7月。通常在5月中旬至下旬进行交配,交配开始时,雌雄两鸟并游于水中,雄鸟频向雌鸟低着头,狂速地吸水,同时高耸其头部艳丽的冠羽和背上的帆状饰羽,随后向着雌鸟直伸其颈部,头部不时左右摇摆,用嘴整理饰羽。此后,二者并肩徐徐游于水面,不时将嘴浸入水中。游过一段时间后,雌鸟疾驰在前,雄鸟紧跟在后,同时不断地翘起尾部,紧接着跃伏在前面雌鸟的背上,用嘴衔着雌鸟的头羽,雌鸟身体稍沉到水面下,交尾每次约2秒钟,可连续进行4次~5次。交配后,双方各自昂首展翅,进行几次水浴,用嘴整理体羽,而后安然憩息于水边的岸上。
例如,在中国长白山地区,鸳鸯每年于4月初迁来,迁来时,雌雄都已成对;5月初进到繁殖地进行占区活动,一般在支流小溪,占区的范围很小(相距150米~250米),河旁的占区范围较大;到9月末离去,约有半年时间,留居在繁殖区。
筑巢孵卵
雌性鸳鸯会寻找适合的筑巢区域,此时,雄性鸳鸯会陪同雌性个体共同寻找。该物种可营巢于紧靠水边老龄树的天然树洞、多树溪边或沼泽区高地上,但一般将巢筑在树洞里,树洞离地面较高,曾见两窝都筑在离地1米~15米高的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树洞里。洞内垫有木屑,上面铺有亲鸟的绒羽。
5月初就有雌性鸳鸯开始产卵,通常每天产一枚卵,每窝产卵2枚~7枚,也有研究表明产9枚~12枚的,卵白色无斑,呈圆形,卵径约5厘米×4厘米,重约23g。雌鸟孵卵,在觅食时离巢,孵化期约30天,孵卵最后1天~2天时雌性个体不离巢。
卵的破壳位置在卵的钝端气室边缘,呈环状裂开。刚出壳的雏鸟眼淡褐,眼周灰色,嘴除边缘为褐色外,余部都为桔黄色,颊、喉及前胸渲染淡黄色。全身被绒羽,上体自额至尾及两翼黑色,脚墨绿色。
育雏
在各种物种中,鸳鸯中的雄性个体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守护雌性个体和雏鸟直到雏鸟能够飞行的物种。鸳鸯为早成雏,在出壳第2天后,即在亲鸟鸣叫声指引下,作自由落体运动,但是安然无恙地从树巢中降落在地,随后跟随亲鸟到水中游泳、觅食。4天~5天大的雏鸟已能潜水,潜水时,其头朝下倒没于水中,仅趾尖露于水面。6月中旬时有时可以见到亲鸟领着6只~7只雏鸟,在河边的柳树丛下活动,有时也活动在河流附近的水泡子里,雏鸟紧紧地跟着亲鸟,可在水中游泳,也可在岸上奔跑,但不具飞翔能力。8月中旬雏鸟的飞羽开始长出羽鞘,并初具飞翔能力,但仍然和亲鸟在一起,7只~8只组成小群;9月下旬开始集结,月末离去,逐渐向南迁徙。
大部分雏鸟在出生的前两周会死去,雌鸟离巢和天敌是雏鸟死亡的主要原因。
人工养殖
采用人工孵化和人工育幼技术可以减少鸳鸯卵因为堆巢或弃巢造成的损失,也可以避免自然条件下雏鸟因为天敌捕猎导致的较高死亡率,从而大幅度提高鸳鸯卵的出雏率和雏鸟存活率,为鸳鸯重引人项目的实施提供充足的动物来源。北京地区成功开展了人工养殖鸳鸯并进行野放的项目,其中,2009年野花放飞了18只,2010年放飞14只,2011年放飞47只,2012年放飞16只,2013年放飞了100只。
其具体经验如下。鸳鸯卵在孵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37℃)和湿度(70%~75%),并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一旦开始孵化,胚胎的发育进程即被启动,中途停止孵化将导致胚胎失温死亡,在养殖鸳鸯时,在雏鸟出壳后待毛完全干爽时,即可从雏机移入育幼箱,可使用电热毯或电热石为其取暖,将温度保持在30℃~35℃之间,不低于25℃,箱内使用普通照明灯,白天点亮,夜间熄灭。在箱中置备小型水盆、饲料盆,以及一些丰容材料。刚出壳的幼鸟在24小时以后开食较好,饲料使用面料,不宜多给,以利于雏鸟吸收卵黄囊。3天-8天后,可将雏鸟移至更大空间的育雏室,且提供水池或水盆供其游泳洗浴,并在饲料中增加切碎的饲料和少量面包虫活体。20天后,可移入带水池的室外笼舍,饲喂禽用颗粒料、蔬菜和活面包虫等。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18年,鸳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鸳鸯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等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现状
2018年,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全球鸳鸯的种群数量趋势为下降。2006年时,全世界鸳鸯约有6.5万~6.6万只,其中,中国除台湾外的区域有约100对~10000对鸳鸯繁殖对和不到50只越冬个体,中国台湾有100对繁殖对和不到50个越冬个体;韩国有约100对~10000对繁殖对,日本约10000对~100000对繁殖对和约1000个~10000个越冬个体。
威胁因素
鸳鸯种群受到栖息地破坏与丧失的威胁。例如,世界东部的鸳鸯种群就受到栖息地破坏导致种群数量减少,1911年,鸳鸯的定居点——东岭(Tung Ling)森林被人们开辟出来,用于居住,此后该处的森林也被砍伐,到1928年时,鸳鸯的繁殖区很少有保存下来的。该物种还受到营巢区域不足的威胁,由于鸳鸯属于次级洞巢鸟,其繁殖需天然树洞,但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天然湿地及林业资源逐步减少,尤其是老龄树木减少,造成其繁殖生境的丧失或不足。
鸳鸯的种群也受到猎杀的威胁。许多猎人在鸟类飞行时难以识别鸳鸯,很可能会将它们误认为其他可供合法狩猎的鸭类,此外,由于雄性鸳鸯羽色华丽,偷猎者也会因此杀害该物种。
保护措施
对鸳鸯的主要保护措施有设立鸳鸯为保护动物,将鸳鸯的栖息地纳入保护区,人工饲养鸳鸯并进行野放。一些国家,如中国,通过将鸳鸯列为保护动物来保护其种群。俄罗斯各地有约150个保护区,为鸳鸯以及其他濒危或受威胁物种提供家园。鸳鸯繁殖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中国已有较健全的鸳鸯养殖经验,该物种属于迁地保护种群数量最大的鸟类之一,这也是中国近年来鸳鸯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种区别
鸳鸯属下共有两个物种,一个是鸳鸯,另一个是林鸳鸯(Aix sponsa),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表:
价值与危害
鸳鸯作为湿地环境质量评价的指示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此外,雄性鸳鸯羽色鲜艳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各国动物园常见的观赏鸟类,英国自1745年就开始进口鸳鸯了,因而该物种也具有经济价值。人工饲养的鸳鸯可能还具有食用价值,人们对鸳鸯的味道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人们通常不会猎杀鸳鸯作为食物,因为其味道不好,但也有的人认为鸳鸯的肉有野味特色,且营养丰富,适于食用。
鸳鸯可传播疾病,韩国已发现野生鸳鸯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等的携带者,发病率较高,能感染H5N8和H5N1病毒并进行有效复制以传播给同栖的鸳鸯,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和死亡,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潜在的健康储库。此外,野生鸳鸯还是新城疫病毒(NDV)的携带者。
相关文化
在中国和日本,人们认为鸳鸯是幸福和婚姻忠诚的象征,因而该物种受到高度尊敬,也正是如此,该物种常被描绘在陶瓷、漆器和纺织品上,作为与婚礼相关的吉祥符号,各国也都有以鸳鸯为对象创作的画作、玉器等艺术作品。
在中国,因为鸳鸯颜色鲜艳而具文彩,劳动人民很早就很熟知和喜爱它,鸳鸯在文艺创作和诗歌中常被用作“爱情”和“友谊”的象征,两千多年的古籍如《诗经》、《水禽》、《古今注》、《补禽经》、《尔雅翼》、《本草纲目》等中,都有过鸳鸯的记载。例如,在《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就有一首诗,名为《鸳鸯》,诗中对它描述道“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记载:“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死,故曰‘匹鸟’”。因此,鸳鸯又被称为“匹鸟”,意为相互匹配成双成对。借由此意,之后也催生了无数用鸳鸯来歌咏爱情的动人诗篇,唐朝诗人李白谓:“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等等,可见劳动人民很早就对它珍视和喜爱。解放后,中国将鸳鸯列为国家保护鸟类之一;并为满足劳动人民在文化、艺术上的要求,全国各大公园和动物园都有饲养。
其实,鸳鸯一开始是被用来比作兄弟的,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即为此意。将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是用鸳鸯来比喻人间美好爱情的绝唱。
民俗文化中“鸳鸯”也是无处不在,古人布置洞房,对成双成对的物件,总喜欢以鸳鸯名之。年画窗花,同样喜以鸳鸯作为题材来创作,如以鸳鸯、桂花和莲子为题材的民间装饰纹样就分别寓意着“鸳鸯贵(桂)子(籽)”和“鸳鸯连(莲)子”,用来祈求夫妻忠贞不渝、白头偕老、子孙功成名就的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
鸳鸯.物种2000.
鸳鸯.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8:33
目录
概述
分类与命名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