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将至
汉语成语
鸿鹄将至(拼音:hóng hú jiāng zh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上》。
成语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鸿鹄将至”。
成语故事
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邀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
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全神贯注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技艺。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快,懂得深,下棋的技巧也掌握得熟练多了,后来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则不同,每次当奕秋讲下棋的时候,他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可是思想却开了小差,总觉得有天鹅快要飞过来了。待天鹅快要飞到眼前时该要准备好弓和箭了。他一心想着当天鹅飞近后该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准,然后再怎样放箭,向最大的天鹅射去。有时候又想别的事情去了。就这样胡思乱想地混过了一天又一天,棋艺一点儿也没学到。
老师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老师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两个人在一起学习,而且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难道他们的智力不同吗?不是的!原因在于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而另一个人不用心思罢了。
成语寓意
读书要专心致志,是自古以来提倡的为学之道。两千年前的孟子就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即是“挟飞仙以邀游”而去了的“心”。“求其放心”就是要把这个“丢失了的心”收回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奕秋的两个学生虽然在一起学棋,但后者的成绩就不如前者了。这并不是因为后者不如前者聪明,而是他缺乏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成语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只有全神贯注、用心学习的人才会学好本领,在学习上三心二意、极不专心的人是学而无成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鸿鹄将至”指天鹅要飞过来了,形容思想不集中,喜爱不专一。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温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元·徐明善《赠徐义翁北行序》:“视其眉睫而闲其鸿鹄将至之心,如羁腾猿,如驭奔骥,稍纵则败。”
何其芳《画梦录》:“现在让我坐在塘边想他们一会儿吧,趁我身旁的朋友默默不言,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样子,望着水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4 21:1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