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眼凝睛
鹘眼凝睛
鹘眼凝睛,中医病名。指眼珠逐渐胀硬突起,若鹘鸟之眼红赤凝视,不能转动的眼病。宋以后出现较明确记载,古籍对其发病缓急认识不一,而对其病因病机则多认为因脏腑积热,或风热蕴结,阳邪亢盛,热邪上壅于目,目络涩滞,清窍闭阻致目珠暴突而成。辨证中应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眼部表现进行整体辨证。施治中,应重视活血通络、软坚导滞的治疗法则,同时应强调中西医结合,防治变证,力求最佳疗效。
名词解释
鹘眼凝睛是由痰湿凝滞,气血瘀阻或热毒内攻,双眼突出,凝视,白睛瘀滞红赤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又称Graves眼病。患者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若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出现Graves眼病时,称为眼型Graves病。
病因
多因脏腑积热,或风热蕴结,阳邪亢害,热邪上壅于目,目络涩滞,清窍闭阻致目珠暴突而成。
病机
1、长期情志失调,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上犯于目,使目眶脉络涩滞所致。
2、素体阴虚,或劳心过度,耗伤阴血,心阴亏虚,肝阴受损,以致阴虚阳亢,上犯目窍而为。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眼珠突起红赤,睁眼时,上睑与眼珠间露出眼白,上睑活动滞缓,甚则眼脸不能闭合。
2、有凝视现象,眼珠活动受限,视一为二。
3、眼珠突出计检查测突出度。
4、甲状腺功能检查,如T3,T4含量及T3抑制率测定。
5、必要时作眼眶CT及超声检查。
病证鉴别
本病应与突起睛高相鉴别。突起睛高为急性炎症性疾病,起病急,多单眼急剧外突,常伴有发热头痛、烦躁神昏等症。本病为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起病缓,多双眼渐进突出,常伴有心跳加快、消瘦多汗等症。
相关检查
1、眼部检查:双眼眼珠渐进外突,眼珠转动受限,严重者不能转动而呈凝视状,白睛红赤,上睑活动滞缓,眼睑不能闭合;全身检查可伴甲状腺肿大,两手及舌伸出可有震颤现象。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超声波检查:早期眼外肌水肿明显时,内回声弱,光点少;随着病变发展,肌肉内出现纤维化,内回声增强,光点增多。同时由于眶内脂肪组织弥漫性肿胀,表现为回声光团增大;软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而使视神经侧后边回声向后延长。
(2)CT扫描检查:可显示多条眼外肌增粗,外形呈梭形肿胀;眶尖部眼外肌增厚常压迫视神经,使其水肿增粗;多条肿胀的眼外肌汇聚于眶尖部而使眶尖密度增高。同时由于眼外肌和眶脂体肿胀而使眶隔前移,眼球突出。
(3)MRI检查:可显示眼外肌增厚的中、高强度信号。
(4)全身检查:多数患者可有血清T3、T4升高,甲状腺吸碘率增强。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本病为全身疾病的局部症状之一,故应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辩证施治。
治疗原则
活血通络、软坚导滞。中西医结合,防治变证。
证治分类
内治
(一) 气郁化火
症状:眼珠进行性突出,不能转动,白睛红赤;全身可伴有性急易怒,怕热多汗,心悸失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郁散结。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丹皮、栀子、夏枯草、草决明。
(二) 阴虚阳亢
症状:眼珠微突,凝视不能动,白睛淡红;全身可伴有头晕耳鸣,怵惕不安,心烦不寐,消瘦多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降火。
方药:平肝清火汤加减。
常用药:生地、连翘、白芍、柴胡、夏枯草、枸杞、当归、车前子、女贞子、麦冬。
外治
1、涂眼药膏:可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防暴露赤眼生翳。
2、湿热敷:用桑叶、荆芥、防风、菊花、大青叶、当归、赤芍各30g水煎,过滤取汁作眼部湿热敷。
3、手术治疗:对于突眼严重或有视神经受压者,可行眼眶减压术。
其他疗法
1、针刺治疗:选风池、天柱、百会、阳白、外关、内关、合谷、行间、太冲等穴,每次2-4穴,交替轮取,泻法为主,每日1次。
2、抗甲状腺药物:如检查指标有异常者,可在专科指导下选用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甲亢平等。
3、镇静及β受体阻滞剂: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利眠宁、苯巴比妥、心得安等。
转归预后
鹘眼凝睛重证可发生多种变证,其中以角膜、视神经受累居多,因眼球高突,转运不灵,眼睑闭合不全而发展为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甚至导致前房积脓、角膜穿孔,眼球萎缩或因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等原因导致视神经损害,视功能障碍。
预防调护
1、注意调节情志,不要急躁生气。
2、勿食或少食辛辣燥热之品,以免加重病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4 21:34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病因
病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