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楼
武汉黄鹤楼的仿真建筑物
鹤鸣楼是一幢武汉黄鹤楼的仿真建筑物。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总面积4200平方米。鹤鸣楼是反映川沙在开放搞活后腾飞的一个标志。 1991年,川沙公园辟建东园时,在原园内儿童乐园旧址,兴建仿武汉黄鹤楼式样的鹤鸣楼。工程于1991年7月动工,1993年6月竣工,对游人开放。鹤鸣楼是川沙县境内最大的单体仿古建筑。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玉石平台。画栋四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宏伟壮丽,气势非凡。
内容简介
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镇川沙公园内。1993年6月落成开放。楼有五面七层,高54米,总面积4200平方米。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石玉平台,画栋回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
楼题鹤鸣,蕴意有三。一是楼仿于武汉黄鹤楼。唐诗人崔颢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一去千载空悠悠”。二是浦东滨海一带,古代产盐,地名下沙盐场;又多沼泽,产鹤,地名又称鹤沙。宋代科学家沈括称此地所产鹤为下沙鹤。浦东尚有鹤坡里,鹤窝村古地名。三是《诗经》有“鹤鸣于九臬,声闻于天”句。鹤鸣楼之建,象征浦东开发,名闻天下。
历史沉淀
川沙公园建园七年,乃有增筑鹤鸣楼之举。随着浦东之开发,川沙需踵事增华者,日维千端。是楼之建盖其一也。川沙有城,自明嘉靖卅六年始;有专官,自清乾隆二十四年设海防清军同知始;其区域划定,自嘉庆十五年设抚民同知始。民国元年,改厅为县。其初也,为海防冲要,而斥卤之地经济未见发达。自上海开埠,亦未能与浦西比翼双飞。乡先辈黄炎培有言:川沙滨海,天时地利,人工物力,种种优势,不后于人。迨至新中国建立之四十年,全县上下、群策群力,以至遽然跻身全国壮县之列。今值风云际会,开发浦,川沙将省入新区,重展宏猷;而此楼之建,为历史之见证也。川沙建筑业驰名宇内,延誉海外,楼之设计、之施工,乃臻于成,皆吾川沙人之智、之力。其形制规模,与武昌黄鹤楼相仿佛,而细部做法益加改进,巍巍然一独特之建筑也。上海,鹤之故乡也,沈存中《梦溪笔谈》载之明矣。楼名取语《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鹤名,吉祥物也。”汉儒淮南八公相鹤经》谓:“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麒骥。”鹤又奋进之化身也,《墨经》言:“蛤蟆日夜鸣,口乾而不听之。鹤虽时夜而鸣,天下振动,诚谓多言无益,惟实干能兴邦”。我川沙濒海,风光旖旎,“海天旭日”为沪城八景之一。乾隆时李行南有竹枝词状云:“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此昔时护塘观日出之景象也。如今结伴登楼,弥望吴淞口外,舳舻千里,疾驰扬波,穿梭破浪,此乃今日江东之妙境,海港之雄风哉。
鹤鸣楼由川沙县人民政府集资兴建,于一九九一年七月动工,历时二年告竣。
川沙公园
是一座江南古典式园林。1983年筹建,1985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时值投资151万元,占地3.5公顷。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1991年县府领导发动全县企业单位和个人集资1700万元扩建川沙公园,征地20多亩,增建现代化游乐场,建造江南明珠鹤鸣楼,扩建工程两年,游乐场1992年6月1日开放。鹤鸣楼1993年6月6日开放。1993年8月18日公园自筹资金,又进行了工程建设“德园楼”,投资600万元。鹤鸣楼增设上海首家蜡像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园现有占地面积5.3公顷。
川沙公园现有三大楼、八大景区,三十多个景点,是目前浦东旅游环境最佳的好去处。三大楼即:鹤鸣楼、德园楼、园外楼。
鹤鸣楼是川沙公园主景,1991年7月1日开工,1993年5月22日竣工,1993年川沙撤县建新区,为纪念建县80周年,楼厅雄柱80根,每根10余米高,楼高54米,4200平方米,五塔七层,四遂翘角,垂系60金钟,风吹鹤鸣有声,金黄琉璃,画栋回廊,风光旖迤,海天旭日,物华地宝,欲穷千里,声闻于天。
鹤鸣楼志由原川沙县县委书记韩坤林和县志办顾炳权题名,“鹤鸣楼”五匾均由全国著名书法家题字,正匾由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字,“声闻于天”由来屺瞻题字,“海天旭日”由陈从周教授题字。“钟灵毓秀”由周慧君题字,“江东妙境”由谢稚柳题字。世纪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7 08:0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历史沉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