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宋初的《
清异录》说:“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1988年建窑池墩村遗址发现一件黑釉黄兔毫盏残器,釉面上密布了大小不均的66个白色椭圆形斑点。鹧鸪斑盏是釉装饰的工艺烧制而成。烧制条件要求非常高,点彩釉窑变鹧鸪斑,成为极为稀少的名贵品种。实物与照片较为罕见,虽经近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几经仿制,终不成功,因此极显珍贵。
鹧鸪鸟的羽毛为紫赤相间的条纹,外观同鹌鹑、沙鸡相像,胸羽白点正圆如珠,为其他鸟类所没有。鹧鸪斑就是鹧鸪鸟其胸部遍布白点正圆如珠的羽毛,因为这种胸部散缀圆珠白点的羽毛,正是鹧鸪所独具的风韵。鹧鸪斑的烧成比兔毫难,因此比兔毫更名贵,从古窑址的发掘就可以看出。在建阳永吉镇古窑址兔毫瓷片到处都是,而鹧鸪斑瓷片几乎见不到。
建窑鹧鸪斑盏为何流传甚少?关于建窑鹧鸪斑盏的记载最早见于陶谷。陶谷,陕西彬县人,历仕后晋、后汉,至后周时任吏部侍郎;宋初,任礼部尚书,后累加刑、 户二部尚书。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12月卒,年68岁。著有《清异录》,其中有关于建窑鹧鸪斑盏的记叙。南宋杨万里有诗:“鹧斑碗面云萦字,免褐瓯心雪作泓。”这样一排列就很清楚,鹧鸪斑盏始烧的下限是970年或更早,历经北宋一朝,直到南宋中期,建窑仍有烧制鹧鸪斑盏,其间的跨度为二百余年。既然时间跨度这么大,为什么流传至今的建窑鹧鸪斑盏却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呢?原因有二:一是技术层面上的,因为建窑鹧鸪斑盏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乃是在黑釉盏上先过釉,然后采用点滴铅白成斑点状,再入窑烧制,这样制作的结果是效率很低,要么温度过高铅白融化脱落,要么就生烧而无法附着,所以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鹧鸪斑盏就少之又少了。第二个原因相对起来可能更为重要,乃是文化层面上的。宋代崇尚理学,崇尚自然,崇尚清简,建窑盏也是因此而兴盛起来的。但是建窑鹧鸪斑盏则完全是人为添加装饰,与纯简自然的理念不相符合,因此即使在当时,虽然烧造的纵向时间延续很长,但是实际上真正烧制的产品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