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糕,江浙地区对
馒头的叫法,外形与制作方法都与馒头相似。是浙江一种传统特色地方小吃,常见于浙东(宁波、台州)等地区,其中象山县定塘镇大塘地区的麦糕较有名。不添加辅料的白麦糕的口味与馒头也很相似。但是添加了艾草的青麦糕、红糖的糖麦糕等相对于馒头却更加香甜酥软。不同地方的做法也有不同,花色也更多,民间还有在麦糕的制作过程中添加
牛奶、炼乳、南瓜等辅料,制作成花色麦糕。
制作方法
麦糕的制作流程与
馒头类似,区别在于馒头为“一酵“,而麦糕则是“两酵”,主要如下:
初次发面
(1)、将发酵粉倒入温水中,搅拌使其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
(2)、面粉放入盆中,在面粉中间挖一个小洞,逐渐的加入发酵粉和温水的混合物并搅拌面粉至絮状;
(3)、和好的面揉光,盆地撒上一层薄薄的干面粉,把揉好的面团放在盆中,用一块湿布盖上,放置温暖处(30度左右)进行发酵;
(4)、发酵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5)、大约1小时后,面团发至两倍大,用手抓起一块面,内部组织呈蜂窝状,醒发完成。
制作与再发
(1)、发好的面团在案板上用力揉二十分钟左右,揉至表面光滑、手感酥软且有粘性为止,并尽量使面团内部无起泡。
(2)、揉好的面搓成圆柱,用刀等分的切成小块。
(3)、取一大块竹板或木板,洗净后盖上湿布,将切好的面团按列置于板上,放置二十分钟左右,使其再次发酵变大。
蒸煮
(1)、麦糕一般选择用蒸笼蒸煮。
(2)、在蒸煮麦糕前首先要进行消毒,将空蒸笼放在沸水上蒸煮3到5分钟,煮至蒸笼冒热气为宜。
(3)、将蒸煮好的麦糕放入蒸笼蒸煮,蒸煮一般20到25分钟后即可食用。
(4)、蒸煮过程中切忌中途打开蒸笼盖查看,以免笼内热气流出破坏麦糕蒸煮流程。
传说典故
“灭蝗将军”刘猛
大塘地区所信奉的“割马将军”,即“灭蝗将军”刘猛,其神像现供奉于大塘中站村红庙内。刘猛系宁波本地神祇,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户刘姓农户带着他们的八岁男儿刘猛从山东逃难至宁波“三北”地区,租田耕种。不久妻子亡故,父亲续弦娶妻;后母十分凶悍,动辄打骂刘猛,还经常逼他到野外拾柴、挖野菜。小刘猛在外挖野菜采野果,腹中饥饿时便吃些野菜野果充饥。有一年闹蝗灾,田中五谷被蝗虫啃噬殆尽,刘猛饿得无可奈何之下便抓来一只蝗虫扯去虫足一口吃了,觉得味道很是鲜美,于是便到处寻觅蝗虫充饥;附近的蝗虫吃光,就到更远的地方找来吃;本村的蝗虫吃光,便去别村找来吃;久而久之,就成了“灭蝗专业户”。
后来,被他吃掉蝗虫的地方因为没了虫害,庄稼都得到了丰收,而小刘猛却因为吃蝗虫太多而中毒致死。农户感激他灭蝗有功,遂在当地建庙宇供奉其神像,年年进贡香火。 大塘有一农民曾在“三北”打工,听闻“灭蝗将军”非常灵验,为保家乡五谷丰登、虫害不侵,便在一天夜里偷偷潜入庙中将“灭蝗将军”神像盗出,用麻袋装裹运回大塘镇潮庙中供奉,据传神像运回大塘那天刚好是农历五月廿七,于是在大塘,“五月廿七”就成了“灭蝗将军”刘猛的诞辰日。大塘民众为了纪念“灭蝗将军”刘猛为民除害和“十八先贤”开垦围塘的功绩,祈祷风调雨顺、不受虫灾,在每年的五月廿六到五月廿八都会开展隆重的庙会活动。
“十八先贤”
据原大塘乡史记载,清
嘉庆6年前(公元1801年)的大塘除几座小山丘外,还是潮来一片汪洋、潮去万亩滩涂。1801年,当时的宁波五乡溪富户张贤均作客晓塘黄埠,见此遂萌发围垦之意,便约辛茂林、黄衍美等来自平阳、乐清、温岭、宁波、宁海、象山等地的十八名富户聚集到此,凑成18股东,经过多次实地勘验、考察,出钱出米组织2000多劳力日夜劳作进行围垦造田。相传在他们做下决定的当日,先贤们大摆祭礼祷告天地,求神灵指引;果然在当日围塘方向发现一行弯弯曲曲、清晰可见的牛蹄足印,传说是天上金牛下凡指引围垦人,“十八先贤”遂按金牛所留足迹围塘垦荒,历经6年而完成大塘里塘岸的围垦工程。而最早被发现牛蹄印之处后遂被定名为“金牛港”。
里塘岸竣工后,又过了15年,“十八先贤”及其后人在塘岸外,又围起了从逸口山到礁横的新塘,先后历时20余载,终于在农历五月二十七这一天海堤龙口合龙,围出了1.5万余亩平田。从此大塘也从一块盐碱地变成了风水宝地,为了庆祝这一天,各家各户纷纷做麦糕以表喜庆。为纪念十八先贤,大塘群众在每年农历五月廿七都自发举行庙会。
麦糕会
农历“五月廿七”是象山县大塘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到此时,大塘人都会举行舞龙狮、游车灯、做麦糕、看社戏等各种活动,并宴请亲朋好友,借以缅怀先祖功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吃麦糕、逛庙会、看社戏”,透着浓郁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象山定塘镇大塘区域的特色民俗文化,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原大塘乡史记载,清嘉庆6年(公元1801年)的大塘除几座小山丘外,还是潮来一片汪洋、潮去万亩滩涂。当时,宁波五乡溪富户张贤均做客晓塘黄埠,见此遂萌发围垦之意。他约辛茂林等人凑成18个股东,出钱出米,组织2000多人日夜劳作,历时20余年,终于围成了1.5万余亩平田。
为纪念十八先贤,大塘群众在每年农历五月廿七都自发举行庙会。
大塘庙会期间,大塘人家家户户都会发麦糕、包粽子,故又称“麦糕会”,同时,每户人家都会杀鸡宰鸭置办丰盛的酒席宴请乡邻。由于大塘庙会以灭蝗将军刘猛为主要祭祀神,所以也称“蚱蜢会”。
2011年6月27日下午,随着一笼笼热气腾腾的麦糕出笼,以“吃麦糕、逛庙会、看社戏”等为主要内容的定塘镇大塘原生态特色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吸引了来自定塘镇内外近千名群众,现场品尝各色麦糕,共度大塘
民俗文化节。
2011年农历五月廿七日清晨,大塘镇潮庙(俗称“红庙”)前早就挤满了人群,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十八先贤”和“蚱蜢将军”造像从大塘镇潮庙出发,行遍全岛12个自然村,所到之处,村民都虔诚迎接,同时为大家准备茶水糕点,消渴解饥。照例,在各村都要进行舞龙狮、游车灯,村民兴高采烈地在龙灯下钻过,希求沾一点喜气、得一份吉祥,现场欢快而热闹。
生活越来越红火,但不变的是淳朴,是感恩。如今的大塘庙会,透着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不仅仅是祭奠先祖的活动,还成为大塘人欢聚、会友、庆祝丰收的大舞台。
2011年定塘镇以“唱响昔日红歌,品游魅力定塘”为主题,以“民宿—民食—民游”为主线,借力大塘“五月廿七”
民俗文化节,通过举办定塘乡村一日游、露天文艺晚会、第二届大塘麦糕比赛、大塘庙会行会等活动,向外展现定塘的优美环境和淳朴民风,打响“文化定塘、生态定塘、魅力定塘”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