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苋街
西安市莲湖区境内街道
麦苋街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回坊”,北院门往北,西安市政府和莲湖公园中间,为南北向街道。麦苋街北端为二府街什字。什字东面为二府街,西面红埠街,南面麦苋街,北面大莲花池街。南端与西华门大街(东)、大皮院(西)相交形成丁字路口。麦苋街是北院门西侧的一条小街,它的名字很有乡土气息,过去,这里是买卖麦草的集市,街上许多人家都以卖麦草为生
名字来历
回民聚居区即称“回坊”。“坊”字来源于唐朝,唐长安城如棋盘状划分有 100 多个“坊” ,一个坊相当于一个居民社区,四周围有坊墙,开有坊门,夜间关闭禁人出入,确保坊区的安 宁。到了宋代,商业空前发展,打破了“坊”的限制,店铺沿街开设,经营活动通宵达旦。西安回民现多聚居于城西,其祖先很可能来自西域。
很早以前,没有煤,更没天然气,皇城里的帝王将相、文武大臣家里做饭,也和乡下人一样烧麦苋,麦苋烧出的饭特别香甜!麦苋街就在皇城根,是皇家的柴火街,街上堆满了一大垛 一大垛的麦苋,从早到晚挤满了卖麦苋的乡下人和穿得花花绿绿的官家仆人。乡下人大声吆喝着卖麦苋,官家仆人这边瞧瞧,那边看看,这儿撕一把,哪儿扯一撮,连推带拉地和乡下 人讨价还价,夕阳西下的时候,皇城里便炊烟袅袅,菜香飘飘。
一天,有个笨厨子烧饭的时 候不小心走了火,把皇城差点全烧了,有人奏报说厨子居心叵测想谋反,肯定和宫外的奸人 有勾结,企图谋害皇上!皇上派人调查厨子的底细,最后查到这麦苋街上,也巧了,当时厨 子正和卖麦苋的乡下人拉拉扯扯侃得热火,于是,厨子就被当做奸细问斩了,麦苋街,也被 皇上查封了。又过了几年,皇宫发生了政变,奸人追杀皇上时,皇上逃到了麦苋街,一个厨 子将皇上藏到麦苋车里混出了城外,躲过了一场劫难,平定叛乱后,皇上十分感谢救他的厨 子,也庆幸当时麦苋街上有那么多麦苋,就亲封厨子为御厨,封这条街为“麦苋街” ,于是,麦苋街就又一次红火起来了。乡城里外送麦苋的乡下人趾高气扬地夸口说:在长安城里,这 麦苋街可是皇上御封的!到了清代,这条街的南端称为麦营什字,民国初年,向北延长至二府街什字,统称麦苋街, 街上店铺多出售煤炭、麦草。“文革”期间,一度改为立新街南段,直到 1972 年才恢复原名。
历史变迁
今天的麦苋街商铺林立,街上不仅有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吃饮食,还有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杂货、鞋帽、服饰等店铺。街道中段与三条小巷相接,街东是八家巷,街西有小皮院和小坤园。麦苋街南段街东是“北院”的西墙,墙从麦苋街南头,直到中段的八家巷。解放后,“北院”成为西安市政府所在,是中共莲湖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有关北院的西墙,回坊文化人杨君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过去,坊上人将北院的西墙俗称为“宫墙”,清末以前,麦苋街南端路东(北院西墙外)一直是有住户的,清末时,这里的住户有陶家,因他家有钱,俗称陶百万,还有开磨坊的柴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到西安,住在北院。有天晚上,老佛爷已经入睡,柴家的磨坊还在磨面,拉磨的驴突然受了惊,吼叫起来,这一下,惊了老佛爷的驾,第二天,北院的官员们来到西墙外,看见这里住了几户人家,为了避免老佛爷再被打扰,官员们决定让这几户人家迁走,他们制定了一个方案,让这几户人家在坊上找新的住处,只要找好了,不管房子多少钱,都由官家出钱购买,就这样,北院西墙外的人家都搬到别处居住,从此以后,这里就是北院的墙面,没有住户居住了。
过去,这道墙是夯土筑成,青砖包砌,墙很高,就像城墙,麦苋街人也把包墙的砖叫城砖。81岁的老住户海兆庆老先生说,解放前,北院的西门一直在麦苋街上,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将这个西门封上,“文革”时,人们去市政府开外调证明,还从麦苋街上的西门出入。
杨君说,早在民国时期,街上就有一位白华亭老人,义务组织学习班,教大家读书认字。解放后,麦苋街的群众阅览室组织青少年学习,影响很大。海兆庆说,群众阅览室在麦苋街中段西侧,抗美援朝时期,麦苋街居委会和小皮院居委会共同组织了这个阅览室,每天晚上给群众读报,放映幻灯片。这个阅览室培养了许多年轻人,很多回坊的民族干部就是阅览室培养出来的。海兆庆说:“我就是在阅览室学会了读书写字,1950到1955年在阅览室读书,当时市青联还有专人在阅览室和青年人谈心,跟我们讲伟大的理想,社会主义建设,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群众阅览室过去是马家的房屋,是个二层的小木楼房,一层主要是大家日常活动,二层放着居委会锣鼓队、仪仗队的锣鼓乐器。阅览室里有乒乓球案,还有办公桌等,书籍主要是连环画,当时人们识字率不高,年轻人很喜欢看连环画,可以普及文化知识,教大家识字。除了放映幻灯片,每个星期六,阅览室还会请来演员唱戏,都是街上的热心人联系,演员们免费演出,仅仅是茶水招待,有唱京剧的,有唱秦腔的,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
海兆庆回忆,过去麦苋街上的店铺,不管是马车店还是麦草店,都用的是旧铺板门,很多木板都已变形,街道里穷苦的人家多,情况好些的住砖木房,情况不好的住瓦房,有些房屋年久失修,房顶掉瓦,人都不敢从房边过。街上人家大多盖起了三四层的楼房,街上看起来也整端了,过去的石子路也铺成了沥青路面,面貌焕然一新。
解放后,街上驻有莲湖区运输社,主要是骡马拉的木板车。“文革”时,街上还有黑白铁社,就在小皮院东口,制造铁皮,以及铁壶等铁器。
老住户居住在此
麦苋街的老户、大户有乌家、郭家、柯家、马家、薛家、杨家等。乌家是比较大的一个家族,杨君说,民国时,乌家在靠近二府街什字的地方,开了一家杂货铺,名叫“乌德明杂货铺”,是当时街道上为数不多的杂货铺之一。
杨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从小皮院搬来麦苋街的。杨君的爷爷杨印亭本业经营牛羊肉生意,同时也做古董生意。杨君说:“上半年冬春季节天气冷时,爷爷经营本业,卖牛羊肉,下半年夏秋季节天气变热,爷爷就买卖古玩。那时候爷爷的好友乌长庆老人在二府街什字开了一家‘德庆永商号’,经营各种杂货,乌老先生每次和爷爷结伴到上海去,乌老先生去上海进货,我爷爷则是把在西安收集的古玩卖到上海,再从上海批发一些货物回来。”
麦苋街南口,还有一户杨家,这户杨家不是本地人,而是山西到此做生意的,杨家人口不多,有个老太太,大家都叫她“杨妈”。
麦苋街南段街西,过去连着好几院都是马家的房,马家的名人叫马凤恩,他很会做生意,马凤恩的故宅也很大,麦苋街28、30、32号过去都是马凤恩的故居,其中,30号是正院,28号和32号是偏院。杨君说:“我家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购买的马家的偏院。”从28号一直到麦苋街南口,过去大多是马家本家人的居所,可见马家家大人多。
麦苋街还有一户马家住在街道中段,经营运输业。老住户81岁的马存杰老人说:“陇海铁路开通前,我家经营运输生意,爷爷有十挂马车,常在泾阳和三原跑生意,那时候我家经济条件比较好,爷爷也算是坊上的名人。”
麦苋街中段的薛家也是一大户,据说他家祖上曾在朝做大官,老住户马先生告诉记者,街上老人有“先有薛家店,后有户县县”的说法,可见薛家的兴盛。此外,住在小坤园东口街对面的李家,是书香门第,李志清老人在民国时曾在市公安局任职,老人教子有方,儿子都考上大学,有当医生的,有当教师的,李家人大多住在坊外。
街上一些老住户都已搬到坊外居住,街上居住的很多是租赁店铺,或是租住的人,能说清街道历史的老人已不多。
民间记忆
海兆庆老人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每年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市民委和市青联都要组织街道的年轻人组成仪仗队、锣鼓队,上街欢庆游行。麦苋街阅览室就是周围居委会仪仗队的一个据点。海兆庆说:“我当时也是阅览室仪仗队的一员,曾是麦苋街阅览室锣鼓队的指挥。那时回坊每个居委会都有锣鼓队,由文化馆统一组织集合成一个大的回坊仪仗队。每到五一、十一,天一亮就在莲湖路集中,从莲湖路一直走到新城广场,经过主席台检阅,到钟楼以西才能解散。我们回坊组织的仪仗队,鼓点很文雅很好听。当时有大洋鼓、小洋鼓、京锣等乐器,敲大洋鼓的三个人,站在队伍前面,小洋鼓一排三个,一共六排,京锣十个,小京鼓十个,我们的鼓点是‘两个三,一个七’,很好记,也好听。‘文革’开始之后,仪仗队就再也没有组织过了。”
回坊有钱人标志
清末民初时,麦苋街马家的马凤恩老人,是当时回坊有名的商人。杨君说,马家本业经营皮毛生意,民国初年,西安流行“虎烈拉”,就是霍乱,麦苋街上也死了不少人,那时候,外地人都不敢买西安的牛皮了,因此回坊一带的皮毛都卖不出去,很多商家都很犯愁,而马凤恩独具慧眼,他把商人积压的皮毛全部以低价收购,囤积起来。等到疫情过去,其他商人手中都没有存货了,这时候,从俄罗斯来了一批收购皮毛的商人,他们寻遍西安城,都没有皮货,唯独马凤恩这里货源充足,于是,马凤恩又以高价将皮货卖给了俄国商人,从此发家,生意越做越大。
马凤恩还与西羊市的冯瑞生,大学习巷的白楚珍一起,与陕西都督张凤翙一起做生意。据说,陇海铁路通到西安后,马凤恩几人在铁路沿线栽植了大片树林,等到铁路沿线的商业发展起来后,再将树林所占的地皮卖出去,因此挣了大钱。过去,回坊有个说法,若谁说自己有钱,大家就会开玩笑地说:“你再有钱,能有马凤恩有钱?”显然,马凤恩已经成了回坊有钱人的标志。
参考资料
麦苋街.西安日报社.2014\u5e745\u670825\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1 18:53
目录
概述
名字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