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花挑
麻城文化习俗
麻城花挑又名“挑花篮”,流传于麻城福田河、两路口乡一带,遇喜庆节日在街头、室内或舞台上表演。角色有嫂子(简称“嫂”)、小妹(简称“妹”)、情哥(简称“哥”)三人。
基本简介
妹肩挑用五彩纸花装饰的花担(即花挑),手持方巾,哥手握竹板,嫂右手持扇、左手持方巾,三人边唱边舞。哥与妹相互倾诉情意,嫂子则穿插其间逗趣,舞蹈活泼而风趣。
历史渊源
据记载,唐太宗即位时,双庙(福田河与河南省交晃的地方)建起了两座对峙的庙宇,取名为“双庙观”。每年元宵节及大端阳,双庙观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一方面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太平;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庙会颂扬太平盛世和皇帝的功绩。人们挑着采茶用的竹篮,插上各种野花,边走边唱参加庙会。
表演形式
花挑舞蹈轻松活泼,富有较浓厚的生活情趣,有反映劳动的“薅秧步”、“牵牛”、“拔泥步”动作,也有反映爱情的“鸳鸯戏水”、“斗嘣”、“探妹”动作。三个角色各具特色,嫂是彩旦形象,摇身摆胯,动作夸张;妹肩挑花挑,一步一颤,步伐小而轻盈;哥手中竹板啪啪作响,动作舒展、健美,逗妹时又常出现撅臀、伸颈的丑角动作,将生角与丑角集于一身,给舞蹈更增添了喜庆色彩。
音乐伴奏
麻城花挑的音乐伴奏原来只有打击乐,后来加进弦乐,由打击乐、管弦乐、演唱曲三部分组成。主要伴奏乐器有鼓、大锣、钹、马锣和唢呐、笛子、二胡、板胡、高胡、三弦等。演唱曲轻松活泼,生动风趣,歌词为七字句式,每段五句,演唱时,第一句反复一次,中间加上一问句和一答句,共为八句,艺人称之为“抢八句”。如《歌妹在桃园》唱词:(哎)你走在后我在前(哪),同唱(咧)同贺(哎)喜连(耶)天(哪),哥妹同把庙会走(哪),(哎)伙计们(哪),你喊伙计咋的嘛(喂)?(哎)歌儿不唱别一段,唱一个兄妹在桃园(哪哟)在桃园(哪)。
艺术特点
1、形式灵活,导具简便而美观。
花挑表演人数不多,不论是稻场、山坡、街头、巷尾、广场、舞台都能表演。表演时,由一个姑娘挑着花挑,迈着轻快的步伐,使扁担闪闪迭迭,花儿随风摇动,好似仙女步花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内容健康,富有故事性。
演唱的内容主要是以反映农村男女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爱情故事,启发人们向封建包办婚姻作斗争。
3、句式别拘一格。
花挑唱词,每段五句,但在演唱时,由于曲词情绪的发展,第一句反复一遍,加上一问一答两句,共为八句,艺人称之为“抢八句”。
4、曲风激情婉转,欢快动听。
全曲分为八个乐句,两个乐段,风格统一,具有浓厚的大别山民间风味。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08 14:43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历史渊源
表演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