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锐
民国时期空军将领
黄光锐(1898年6月5日~1986年7月8日),广东台山市白沙镇龚边田心村人,生于1898年。旅美华侨,曾参加中国同盟会,任采购军火委员会技师。毕业于苏联第二航空学校及美国航空学校。曾任“罗莎蒙德”号双翼机试飞员。1923年任航空队队长。1924年任航空局局长。1926年任教于中央航空学校。1936年两广事变中任抗日救国军空军司令。后率飞机40余架,由广州飞抵南京,依附蒋介石。1936年8月6日至1937年3月20日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1936年12月任航空委员会委员。1937年8月18日任空军少将。1938年任航空委员会副主任及成都空军司令。1941年任航空研究所副所长。1946年被委任为中将副司令,他坚决辞职,避免参与内战。1986年秋在美国去世。
人物生平
黄光锐,广东省新宁县(今台山市)白沙龚边田心人。童年时即被带往美国旅居。民国5年(1916),人美国华侨蔡司度创办的美洲飞行学校,考取美国飞行执照。民国6年,杨仙逸奉孙中山之命赴美国与蔡司度合作,集资在旧金山创办图强飞行公司,选16名华侨子弟学习,黄光锐为其中之一。
民国11年(1922)年初,杨仙逸率黄光锐等学员带数架飞机回国到穗,参加南方革命政府空军。翌年3月,黄光锐任大元帅府第一飞机队队长,参加对陈炯明叛军的作战;11月,陈炯明军3万多人直逼广州城郊,黄光锐率全队轮番轰炸扫射,配合革命军反攻击败叛军。
民国13年,任大本营航空局局长。翌年7月,任中央航空学校飞行教官,于民国15年任校长。民国16年年初,被派去苏联购买飞机,在苏联第二航空学校学习6个月。回国后任广东空军第1大队大队长。民国17年,参加从广州飞到沈阳的国内首次长途飞行,受到明令表彰并授予勋章。
民国1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总部航空处处长。后宁粤分裂,广州另立国民政府,成立空军总司令部,黄光锐任第1大队司令。民国21年,先后任广东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总司令。民国23年,往法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考察军用航空事业。
民国25年1月,任航空委员会委员;6月,陈济棠发动“两广事变”,任黄光锐为两广抗日救国军空军司令。黄光锐反对陈济棠的举动,与南京中央政府方面的要人朱家骅等联系,于7月18日早晨5时,密令飞行员、机械人员共150人驾飞机82架,脱离广东政权,飞往韶关再转南昌。黄光锐则带其余4架飞机飞往香港,并发出呼吁“团结御侮”的通电。这一倒戈举动,迫使陈济棠下野。
同年8月,被调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翌年5月,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常务委员;8月,被授予空军少将衔。民国27年,任航委会副委员长兼成都防空司令,参与指挥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作战。翌年5月,任航委会副主任。民国30年,负责军用航空,并兼任航空研究所所长,制成第一架国产飞机;并且发明制造出不少飞机急需的零配件。
1946年,中央航委改组,成立空军总司令部,黄光锐被委任为中将副司令。他坚决辞职,认为“空军是国家的军队,只可以对付敌人,不可以对付同胞,杀人只能在战场上,不能滥施胡为”,避免参与内战。在下属和朋友为其举行的惜别会上,黄光锐发表演说:“余30年来,深信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名训,故专心学习飞行技术,由美国回国报效……自信忠心赤胆为国,两袖清风,而上司还是不甚相信。当今抗日战争已是胜利,已还我山河,初愿已偿,应该退位让贤了。”
黄光锐卸甲后回到广州,创办了广东信托公司和万国建筑工程公司。1949年迁居香港,后移居美国。
主要事迹
参加同盟会
黄光锐虽出生在广东台山,童年时即被带往美国,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就学。他是被杨仙逸选中培养当飞行员的中国青年之一,杨是孙中山派往美国考察航空并招募新空军人员的代表团团长。他买了两架教练机并雇用美国教官。这一批受训者中有林伟成(译音)后任广西省空军司令,陈作霖(译音),后为欧亚航空公司负责人;杨观禹(译音),他和黄光锐参加了中国的首次长途飞行,并任中国空军空运队队长。由于政府经费不足,飞行燃料及教官工资均须由受训者自己支付。经过一年的初步飞行及维修训练后,黄光锐参加同盟会加州分会工作,担任一个采购军火委员会的主要技师。
回国加入空军
黄光锐回国时曾携带了10架飞机和制机器材返广州,在大沙头设厂制造飞机。1923年6月,他们艰苦努力,成功地制造出第一架双翼双座侦察教练飞机,并由黄光锐亲自驾驶试飞,报请孙中山大元帅检阅。孙夫人宋庆龄女士作为中国第一位飞上天空的女性,坐上黄光锐驾驶的这架自制飞机升空,环绕广州市飞行一圈,安全着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于是孙中山以宋庆龄的英文名字“Rosamonde”命名这架飞机为“乐士文”号。接着,黄光锐担任新组成的第一飞机队队长。当时飞机队只有三架水上亚婆机(即老爷机),飞行员只有黄光锐和一起回国的同学黄秉衡、杨官宇三人。这时,陈炯明突然背叛孙中山,令其部属洪兆麟袭击广州大元帅府,孙中山脱险后,命黄光锐的飞机队沿珠江一带巡弋侦察叛军行动。恰巧黄秉衡、杨官宇两人同时病倒,而叛军已进逼到广州东郊的石牌,情况十分紧急。大元帅府来了紧急命令,要空军马上参战,黄光锐即刻驾机飞到前线轰炸,他机智勇敢,轮流驾驶三架飞机上前线,终于炸乱了叛军阵脚,再经地面陆军的英勇狙击,把陈炯明部队逼回惠州,广州市才转危为安。1923年,革命政府在广东成立军事飞行学校,黄光锐任首批飞行教练,后来又接替黄秉为航校校长。1927年,他随陈济棠赴苏联购买飞机,并进入苏联高级航校深造。
1928年,黄光锐同陈庆云、周宝衡、梁庆铨等人驾驶“珠江”号水上飞机,由广州起飞,途经福州、宁波、上海、烟台、天津、武汉、长沙、南京和梧州,航程近万里。在当时飞机性能和保障条件下完成这样的飞行,无疑是中国航空史上划时代的一次空中探险。这次长途飞行,不仅轰动了全国,也轰动了国外航空界。而他们的壮举,在更大的范围内激发了中国人对航空事业的热情,藉此促进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加深了对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的认识。这些杰出的活动,使黄光锐在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发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抗日战争
在1931年至1936年陈济棠主持广东军政期间,黄光锐先后担任广东空军参谋长、空军司令。1935年为扩充空军,他和丁纪徐赴美宣传航空救国,募款购得新型飞机30架和一批设备回国,使广东空军发展到拥有140多架飞机,其中广东飞机制造厂制成的“羊城”轻型轰炸机就有17架。
“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抗日热情高涨。时任广东空军司令的黄光锐策划广东空军效忠国民政府,指挥广东空军战机70多架(一说62架)飞机、近200人飞离广州,使陈济棠陷入众叛亲离的绝境,当晚宣布下台,仓惶出走香港。避免了广东军阀与中央政府一触即发的内战危机,为抗日救国保存了一支实力较强的空军力量。
1936年9月,黄光锐任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校长。1936年1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委员。1937年抗战后,他调任中央航空委员会副主任,兼成都空军司令,被授予空军少将衔。为加快培养飞行人员,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空军军士学校,开展对各种专业航空技术的培训。还曾负责飞机的采购工作。一份档案中记载“顷接黄光锐真电称:‘借约今日签字,订货单早经交付俄方,此次订货价约一万万二千万,计轻轰炸机一百二十架、重轰炸机十架、驱逐机二百二十架、教练机一百架、驱逐机材料二百架、备份发动机一百二十架、制造厂机器设备美金一百万、航校设备五十万、零件二百五十万、小高射炮一百门,闻俄方明日开会审查,日内可签复,现又请耿公催俄方速办。’”
至1939年秋,他改任空军总指挥部军政厅厅长,曾建议设立航空研究院于成都,自任院长,该院附设的工厂,制成轻轰炸机一架。被誉为空军虎将的黄光锐,经他所培育和指挥的原广东空军飞行员,大多数在抗日战争中勇敢战斗,作出重大贡献——有40人共击落日机70多架,有70多人为国牺牲,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作出了贡献。1941年4月黄光锐调任航空研究所所长,培养了我国第一代高级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其中有不少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转而为新中国服务。黄光锐还曾参与“驼峰航线”运输。
后世纪念
1988年7月7日,为纪念广东航空爱国志士而建的广东航空纪念碑落成,坐落在广州十九路军坟场阵亡将士碑的西侧,黄光锐作为航空先驱、爱国的抗日英雄名列碑内。其长子黄伟球多次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如2005年广东航空联谊会主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举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座谈会等,缅怀父辈的英雄事迹。
故居
如今白沙镇龚边田心村的黄光锐故居,是他出国谋生之后建造起来的。故居由独立的两幢楼组成,一座为中西合璧的洋楼,一座为青砖楼,两楼之间是一个园子。 洋楼是故居的主体建筑,楼高3层,屋后有厨房等附属设施。黄光锐父亲去世后,由于其子女和亲人都在国外,故居长期作为村委会办公地点,整体结构保护较好。黄光锐故居中曾保存有不少珍贵文物,如一张黄光锐用过的浅黄色躺椅,靠背处刻有“勿忘国耻”四个字,现藏于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蒋介石所赠的一副极其精美的“下山虎”刺绣则藏于台山市博物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3 11:4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