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荔枝螺 形似
疣荔枝螺且大,高70毫米。壳面具细而低的螺肋,肩部具结节。壳黄褐色,有纵走紫褐色花纹。壳口内黄色,栖于低潮区。
贝壳中等大小,呈纺锤形,壳质坚硬,壳高43毫米,宽27毫米。螺层约7层,缝合线浅,不明显。螺旋部较高,约为壳高的1/2。壳面较消瘦,每一螺层中部突出形成肩部,在肩角上有一列角状或鸭嘴状突起。有的
个体在缝合线的上方还有一列小的突起列。在体螺层这种突起有4列:以上方第1列最强大,下方各列的突起大小顺序迅速缩小。整个壳面还密生许多细的螺纹和非常细密的生长纹。壳面黄紫色,在角状突起部呈土黄色。壳口长卵形,内面土黄色,杂有少量紫褐色云斑。外唇薄。内面有4、5粒小的乳头状齿,外缘有细的缺刻。内唇略直,光滑。前沟较短,先端稍弯向背方。具角质厣。
贝壳纺锤形,螺层约7层,螺旋部尖。体螺层较膨大,每一螺层中部突出形成肩部。在肩角上有一列角状或鸭嘴状突起,这种突起在体螺层有4列。壳面黄紫色,外唇外缘有细的缺刻,内唇光滑。前沟较短,先端稍弯向背方。厣角质。
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骨螺科(Muricidae),腹足纲,
软体动物门。栖息
于潮间带,我国沿岸均有分布。在试验装置的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分别进行盐度、温度和PH的单因子的适应性试验,得到的结果是:黄口荔枝螺的适宜盐度为21.3~27.1,最适盐度范围为23.3~29.2;适宜温度为19.6~23.7℃,最适温度范围为18.9~27.8℃;适宜PH为8.02~8.95,最适PH范围为8.42~8.89。建议在进行黄口荔枝螺的人工育苗时,注意盐度、温度、PH的相应保障性调节。
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和
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均属骨螺科荔枝螺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为我国沿海渔民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其资源量严重衰退。 本研究以黄口荔枝螺和疣荔枝螺为研究对象,采用线粒体DNA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和形态多变量分析对其群体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资源评估、保护及今后开展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采自中国舟山、南麂、福州及珠海潮间带的4个黄口荔枝螺群体,共115个个体,对其外部10个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差异系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珠海和福州群体、南麂和舟山群体形态差异较小,珠海和南麂群体趋异最大。差异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