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第七分校
黄埔军校西安分校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简称军校七分校),1938年3月29日在陕西凤翔正式成立,5月份迁至西安王曲镇。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是抗战中最大的军事院校之一,学生总队毕业人数最多,居各分校之冠。为抗战输送了大批中坚力量。
学校简介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以下简称军校七分校)是在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的基础上建立的。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1月),军校七分校奉命筹办,同年3月29日在陕西凤翔正式成立。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并入成都本校,成为陆军军官学校西安督训处,续办至二十一期学生毕业(1947年9月18日),后仍办军官训练班。
军校七分校的训练基地远及陕甘两省的兰州、天水、凤翔、西安、户县等地,辟窑洞为营舍或驻寺庙,校部设在西安王曲镇(原城隍庙内),陆续建有黄埔村、留村、曹村等新营房。
七分校是国民党军事集团中最大的军事院校之一,学生总队毕业人数最多,居各分校之冠。各分校多在1945年前撤并,而西安督训处仍在王曲办教学。从十五期至二十一期共计培养毕业生29635人;此外尚有军官训练班、军官教育队、政工干部训练班、补训大队等毕业生约一万人。
办校经过
抗日战争初期,第十七集团军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后,奉调皖豫边区整训,沿途知识青年纷纷相率请缨,要求参军抗击日寇,乃甄选优秀者千余组为学生队,随军受训。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原驻天水,其第六期招有三湘青年八百余驻长沙。1938年1月,军校七分校奉命筹办,乃集中以上各处学生来陕西,选编为十五期第二总队。同年3月29日,军校七分校正式成立于陕西凤翔。
校部组织情况:在凤翔初创时,主任为胡宗南,办公厅主任为吴允周。仅设有主任办公厅、教育处、经理处、总务处等。1938年5月,校部迁王曲后,政训处、医务处次第成立,政训处又奉命改组为政训部。1938年秋,会计室与毕业生通讯处相继增设。1939年春,七分校国民党特别党部成立。校部组织已臻完全。军校七分校少将副主任先后有顾希平邱清泉周嘉彬罗历戎洪士奇。中将副主任有张卓、吴允周等。
学习活动
入伍期六个月,但又因万里行军和补习高中文化而多达两年。训练内容有三小教程《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等战士基本教育为主,制式教练:从徒手各个教练,持枪教练至班、排教练;战斗教练:地形地物利用,进攻接敌、冲锋和近战、巷战、肉搏战;由战斗群、搜索前进到班战斗的攻防演练。
军官生期,步科一年半,特科两年。学习内容有政治八大教程:《总理遗教》(含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校长言行》《日本研究》《东亚地理》《东亚历史》《政治学教程》《法律教程》《经济学教程》和英语。军事十大教程有《军制》《战术学》《武经》《地形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测量学》《防空与防毒化学》《战车学》,另有劈刺拳术等。野外战斗演习以排连攻防演练为主。
特科生学习步科全部课程外,炮科增加《炮兵操典》《观测教范》《炮兵射击教范》《马厩勤务》《马术教练》《通信教练》以及汽车驾驶和炮兵野战演习。通信科增加《电学大纲》《电学原理》《有线电通信教程》《无线电通信教程》《密码学》《电信器材的故障排除与检修》《陆空联络》《旗语通信》《有线电永久线路架设》《战时线路的敷设与抢修》《马术教练》等以有无线电通信练习为主。在紧张热烈的军事训练中,每日三操四讲堂,每周有四次半天的野外演习摸爬滚打,搞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总是战酷暑斗严寒,苦练杀敌本领切磋技艺和指挥才能,这就是黄埔军校的学习生涯。
毕业生情况
军校七分校的毕业生,从1939年元月后陆续分赴抗日前线各部队,活跃在陕甘宁、苏鲁皖、晋豫等地。如1944年四五月洛阳保卫战中,十五军官兵,整连、整营地英勇奋战,为国捐躯;守城21天后突出重围,在城外收容得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可见其战斗之悲壮与惨烈。有人对七分校十五至十九期毕业生作统计分析,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英勇牺牲。由此证明,徐向前元帅英明论断“黄埔师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十分符合历史事实的。另据台湾近年的同学通讯录统计,约五分之一的人去台港澳及海外。这是与大陆黄埔同学有草鞋情,同窗谊,共同抗日的亲密战友,是反对“台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17 08:06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