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正式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
历史沿革
中山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6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自武汉迁至武冈,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又称武冈分校。中山堂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动工;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建成。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武冈分校撤并成都本校,中山堂被康宁乡乡公所占用。1949年至1953年9月期间,中山堂为洞庭中学使用。
1953年10月,洞庭中学改称武冈二中后,中山堂归武冈二中使用。使用期间,先后作为学生宿舍、医务室、党员活动室、音乐室、校史陈列室。室内原有木壁及部分构件局部改变。
1999年,武冈二中(原名洞庭中学)校庆将中山堂作为洞庭中学校史陈列馆。
2007年,武冈市人民政府将中山堂内的洞庭中学校史陈列馆迁出,武冈市文物管理局将其改辟为李明灏将军陈列馆。
2008年7月,武冈市人民政府将中山堂的管理权划归市文物局。
李明灏故居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李明灏故居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本部同期修建。第二分校迁离武冈后,李明灏将其捐与洞庭中学使用。解放后,洞庭中学改名为武冈二中,因未圈入校园而无人居住。
1958年至1966年,李明灏故居为武冈县城东公社作为社址使用。
1992年,撤区并乡后,李明灏故居归安乐乡作为乡政府使用。
法相岩溶洞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期间,法相岩溶洞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用为天然的防空屏障及弹药库、印刷厂等。
1984年,武冈县人民政府将法相岩辟为法相岩公园。
1984年3月,武冈县人民政府在法相岩山顶建成武冈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1991年春,武冈县建设委员会拓宽开发法相岩景区内的太保、花二洞,开始对外开放;是年9月,武冈县建设委员会成立了法相岩公园管理所,对法相岩进行管理。1991年6月,武冈县人民政府划定了法相岩的保护区划。1994年4月,武冈撤县设市,武冈市人民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更换大理石标志,将法相岩所有石刻清理干净,磁漆描红。
2008年7月,武冈市文物局派专人将法相岩部分石刻进行清理,描红保护。
2016年,对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进行修复和整治。
建筑格局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正式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位于湖南邵阳市武冈市,由中山堂、李明灏故居和法相岩溶洞组成,总占地面积约90706平方米。中山堂位于湖南省武冈二中校园内,占地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中山堂及其厢房、哲间现风貌依旧,保存完好,是黄埔军校本校和十二所分校中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旧址建筑;李明灏故居位于武冈法相岩风景区内,属黄埔军校二分校旧址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72.58平方米,为三进两横土木结构四合院;第二分校在抗战时期择洞而建的地下印刷厂、弹药库和防空掩体均位于法相岩公园内。
主要建筑
中山堂
中山堂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建筑之一,系“中西合璧”的大庑顶外带四个攒尖顶角楼的砖木构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楼分三层,因地势南高北低,故正面只外露二层,背面为三层。中山堂各层匀开券拱木格棂窗,后廊为木构架,中立两根砖砌方柱,穿插枋上置围栏,自第一层设扶板梯直至三楼,前后、左右、上下,四面通畅。三楼后墙正中嵌《中山堂记》石碑一方,楷书阴刻,记述二分校情况及中山堂修建始末,由周用吾撰额,军校办公室少校秘书郭池孙书丹。现碑体保存尚好,大部分字体于文革中被人为戮毁,现部分字体尚依稀可辨。正厅屋顶部为穿插枋木构架,五柱三瓜,抬卢架于砖墙之上,屋顶盖老青瓦。东西两侧另对称建有厢房、哲间各一间。
李明灏故居
李明灏故居位于武冈法相岩风景区内,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正厅、前后院坪、左右两侧厢房及屋后平房组成。李明灏故居前后均设廊檐,檐柱采用木柱,下设截面为350毫米的圆形花岗石柱。李明灏故居正厅面宽4.85米,进深1间,计8.1米,通高7.6米。屋面为硬山搁,未设梁架,向后单坡。故居左右次轴线分别对称,将建筑连成一体。两轴间正厅面宽和进深均各一间,前后均设一通廊。梁架为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其余部位采用硬山搁。李明灏故居设有前后院坪,前院坪位于安乐乡政府院内已改造为花园,后院坪为夯土地面,背靠宝方山脚。李明灏故居建筑整体为土木结构,正厅为二层,其余为一层,前院被安乐乡政府改造,并将正厅一楼用作办公场所。
法相岩溶洞
法相岩,又名法相洞天,山上石山林立,山下八洞相连,为历代文人所欣赏。各洞口摩崖石刻,有几千年文明史,四周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是办学的优雅之处。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日寇的飞机轰炸频繁而导致军校搬迁。李明灏将军等人看中了法相岩八洞是天然、坚固的防空屏障和军火库,是理想的军事基地,故把“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武汉迁来武冈法相岩。第二分校在抗战时期择洞而建的地下印刷厂、弹药库和防空掩体均位于法相岩公园内。法相岩溶洞为喀斯特溶洞,内部保存有遗留自宋至民国的70余方石刻,刻于各洞洞壁及石林之间,草、楷、隶、篆、行,风格各异;太保洞洞壁上仍存有当年武冈分校师生书写的红土标语“好男儿杀敌去”,在法相岩山上修建的多处碉堡式岗亭,在太保洞内设立的地下印刷厂,在花乳洞和栖真洞设立的地下弹药库,其它一些洞口作为暗哨,洞内作为地下防空掩体的遗迹至今犹在。法相岩溶洞是自然发育而成,洞内景观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李明灏将军早年入日本东京士官学校深造。归国后,相继任长沙陆军讲武堂少校队长,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教育长,后任攻鄂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两次参加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后任团长、师长、军长等职,因与蒋介石政见相左,不久即被解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李明灏将军始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主任,为制止该校政训处长任觉伍准备密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400多人,他亲去浙江奉化找蒋介石辩护,设法保护了这批革命力量。在十多的军旅生涯中,李明灏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教育实践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明灏先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后任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李明灏先生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的挚友。”1980年8月25日,李明灏将军在武昌病逝,享年83岁。2014年10月2日,国内首座李明灏将军雕像在武冈二中校园落成。
价值意义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中山堂是黄埔军校本校和十二所分校中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山堂,成为中国革命烽火岁月和新中国飞速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
交通信息3
自驾:自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路程约3.9千米,用时约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