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璧
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黄天璧,字和玉,号寿昌,江西省安义县人,1934年出生于书香世家,现为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西行政学院书法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书法家协会理事、日本国际书艺友好协会常任理事、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顾问、全球汉诗总会会员、江西省十四所高等院校书协顾问等。自幼酷爱书法,先从师外祖父——清代翰林谢远涵先生,后又随伯父——当代著名书法家黄亮先生——学书法。黄天璧能兼诸体,尤擅行书,作品多次在国内和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展览,并多次获奖,深受中外人士的称赞和好评。黄天璧曾先后在庐山、广州、厦门和北京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览。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美国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先后播出《黄天璧和他的书法艺术》专题节目。另外,其书法成就曾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书法报》、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文艺》(香港出版)、《江西文献》(台湾出版)、《赣风》(台湾出版)等诸多报刊电台专题介绍。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出版有《黄天璧书法》等。
人物履历
黄先生1934年出生,假如没有日本鬼子的入侵,他会像一个富家公子哥那样长大,他说自己三岁之前,生活非常舒适。舒适到什么程度,黄先生没说。他只告诉我们,祖父在上海开着几家银行和钱庄,家里曾经收藏有洪秀全的天朝宝座。
外祖父谢远涵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后点翰林,曾任监察御史。与翁同交情很深,支持康有为公车上书,后来资助并追随孙中山,成为孙中山的秘书长。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外祖父也由此退出政界,回到家乡江西兴国,住在有光绪御赐日“太史第”的大宅子里,开始鬻字为生。由于谢远涵声名远播,海内外的亲朋故旧、当年同僚下属纷纷寄钱索字。结果,尽管家中人口众多,没什么田产,谢远涵仍能保证一家人衣食无忧。
这样的成就让黄先生的祖父大为钦佩,黄先生从小记住了祖父的告诫,“字写好了,找一份像样的工作”,祖父没说字写好了可以当书法家,祖父所谓的像样工作是做文书或者教师,字写的好是和安身立命连在一起的,果然,黄先生此后的际遇和写字连在一起。但他获得的成就,远远超越了祖父的期望。
1937年,黄先生三岁,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所有的车船票都很难买,一大家人只能分作两处逃难,父母带着其他三个孩子是一路,黄先生跟着祖父来到了外祖父在江西兴国的家,
黄先生毫不勉强地爱上写字,六岁开始,每天写二十个寸楷、五十个小楷,写在一种牌子为“红树山庄”的格子纸上。小学老师是一位前清秀才,对小孩子交来的楷书作业评判得非常严格。红墨水是老师自己手工制作的,从河滩上捡来红色的小石子,磨成粉末,加水调成颜料,老师就蘸着这种红颜料在小学生们的作业上圈圈点点,写得好的字会得到一个红圈,更好的会有两个,在最好的字上老师会一连画三个红圈,年幼的黄先生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他的作业三圈最多,经常被老师贴在教室墙上作为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如今,那些童年的墨迹早已散失在岁月的最深处,70岁的黄先生注视着记忆中的淡淡红色,微笑起来。
八九岁起,黄先生的字开始被周围的人们称道,会有人请他写诸如“天增岁月人增寿”之类的春联,小孩子不能收润格,只会得到花生、荸荠等小点心作为酬劳,在一帮小朋友中,也是很大的成就了。
抗战胜利,黄先生12岁,他要离开外祖父返回南昌了,外祖父写了一幅字作为送别的礼物,写的是孟子那段著名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外祖父1950年去世。几十年之后,北京,在国子监里的石碑上,从那些久远的名字中,发现了前清翰林“谢远涵”的名字,黄先生手抚石碑,留了一张合影。那块碑石,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黄先生的名字叫黄天璧,夫人名叫万巧珠,他们的姻缘该属于天作之合。那一年,黄先生23岁,在南昌附近一个县城小学里当老师;万巧珠刚从南昌师范毕业,20岁,是个喜欢唱歌跳舞的漂亮女孩,被分到望城岗小学的第一天,签到的时候,她用毛笔草书签下自己的名字。黄先生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名字,当时心里出现了两句:天缘巧结,璧合珠联。天璧,巧珠,这个名字的女孩应该属于自己吧,更重要的,那一笔草书是如此漂亮,他们注定了要走到一起,相伴一生。
文革愈演愈烈之时,黄先生的家庭出身,很有可能使他的命运陷入凶险,幸运的是,他刚好具备躲过灾难的一切因素——夫妇俩都是小学教师,是小人物;他们与世无争,平静度日,对同事朋友,能帮则帮;还有,黄先生的字写得太漂亮了,周围的人都以拥有黄先生的字为荣。
那时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操场的围墙永远都布满了各种字体的大小纸张。黄先生也跟许多人一样,每天写一张,常写的是毛主席语录或诗词。然后平平整整贴在学校的围墙上。每次的情况是一样的,总有最多的人在黄先生写的大字报前驻足欣赏,评价与内容无关:“这个人的字真漂亮。”
学校停课,黄先生被指名下放到江西国药厂。工厂车间对黄先生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他什么活都不会干,有一次甚至拿着扳手去拧温度计,温度计碎了,黄先生觉得自己闯祸了,可那些读书不多的工人师傅们对这位白面书生有一种本能的好感,“没什么,你不知道嘛。你不用干这些了。”结果,黄先生那几年的工厂生涯这样度过:写黑板报,写春联、婚联还有挽联,为宣传队写小话剧、相声、对口词。字好人好,这是人们对黄先生的评价。在底层,在最困难的生活中,书法的美以最质朴的方式打动了人们,是黄先生传达了这种美,所以人们喜欢他。
文革结束之后,黄先生的书法流传更广。他已经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书法家,请他写字的各界人士接踵而来,还先后在庐山、广州、厦门和北京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作品还多次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展览,并多次获奖,海内外多家媒体专题报道过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当年祖父说字写好了能找份体面的工作,祖父不知道,体面的工作有很多,而书法,是唯一的,祖父永远不会知道,黄先生在笔墨纸砚中发现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书法是构成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笔是书家手指的延伸,笔墨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折射的是书家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和个性气质。黄先生说,书法到最后,就是文化,就是境界了。
由此,就能理解,为什么黄先生对传统艺术如此迷恋,尤其是京剧。黄先生对京剧的酷爱起源于童年。姨妈拥有一个大戏园子,那是大江南北的名角在赣州演出时的首选场地。当时的规矩,要送给姨妈六张戏票,还是最前排的,称作“房东券”。姨妈爱打牌,不看戏,大人们似乎都对看戏没多少兴趣。结果,票都给了小孩子,童芷苓童祥苓、苏蕙兰在赣州演出的时候,黄先生和自己的兄弟姊妹,拿票进场,收票的人看一眼他们手里的票,高喊一声“房东券”就放行了,这几个孩子就这样摇摇晃晃穿过那些桌椅、人群,端端正正坐在第一排。黄先生第一次看京剧名家唱戏时只有六岁,人太小,坐在椅子上,脚还够不着地,可那些有魔力的声音和景象从此进入心中,再没离开过。黄先生笔墨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有多少来自戏曲艺术的滋养,已无需分辨了。
从来就说“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一致,理想的境界是和谐,以广阔的胸襟兼容并包,达成和谐。书法的境界也是生活的境界。黄先生的生活很接近好山好水好朋友的理想。每有机会,黄先生就去游历一番,他偏爱那些古迹众多的山川。他和几位书画同好结成“豫章六友”,以年龄排座次,颇有古人遗风。黄先生挑选朋友的标准可谓“单一”,就是“人好”,什么样的人好呢?六友中的吴老师是最后才加入的。第一次见面,吴老师没有带东西,没有说太多的话,也没有夸奖黄先生,吴老师就说自己喜欢书画,很羡慕这个团体,想加入。黄先生判定吴老师人好,然后和其他人商量,大家也同意,五友就变成六友。六友刚刚举行了一次书画展,反响很好。黄先生爱好广泛,朋友遍及许多行当,写诗的、画画的、收藏的,也有官员、艺人、体育明星。当问到愿意生活在过去哪一个时代,黄先生选择了明朝中晚期,在那时,可以和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王宠做朋友。
从第一次见到“万巧珠”这三个字,时间过去快五十年了,黄先生为当年“天缘巧结,璧合珠联”又添了几个字,以行云流水般的笔墨写成一副对联,“天缘巧结成佳偶,璧合珠联得永年”,为白头偕老的幸福,再添一缕墨香。
当有人问书法家黄天璧先生,您怎么描述自己的性格。他想了一下,然后慢慢笑着说,像吃菜吃饭一样,清淡吧。
几十年了,黄先生每天最少写三小时的字。在家中,挂着陈立夫写给黄先生的一个条幅,“艺以弘德而无止境,惟不自满者乃有所成”,这是黄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永远追求;黄先生的书房名为“两然斋”,字是由程思远先生写的,取“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之意,这是黄先生一以贯之的生活态度。近七十年的人生与笔墨相伴,书法的艺术和生活的艺术,在黄先生看来,真正的境界,是和谐。
黄天璧书法
翻开散发墨香的《黄天璧书法》,笔端风雨,扑面而来。开国功臣杨成武将军手书的“黄天璧书法”,铁画银钩,沧桑灼灼。开篇收录了原中共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原中共中央委员、江西省省长方志纯,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徐悲鸿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等名家贤达的题词,似乎宣示这位七旬老人笔耕墨海60多年的历史与成就。
古人学者皆有所本,然能自成一家者堪称“大师”。黄天璧先生,字和玉,号寿昌,江西安义县人。1934年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颇深。黄先生介绍说:“自幼酷爱书法,先师从外祖父清代翰林谢远涵启蒙书法,后随我国著名书法大家、伯父黄亮研学书法。一生以书法为业,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曾任江西行政学院专职书法教授,省内十余所高校书协顾问,现为江西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会员。”
黄天璧先生学书从不泥书。兴趣广泛的他,对诗词歌赋、戏曲金石、文字训诂的涉猎研习,十分独到,因而黄天璧先生的书法师法自然,有博采众长,所以字体形势兼妙、气韵天成,若坐若行、若愁若喜,或水火、或树云,日月纵横有象,阴阳轻重合宜。观黄先生书法,沈异奇古,如深山灵庙之古碑;庄重沉雄,似始平公之造像;浑润飞逸,若王远之石门铭文。
黄天璧先生擅长正、篆、草、隶、行诸体,尤其是行书。业内人士称,黄天璧的行书有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之魏晋风韵。记者细读《滕王阁序》五大张横幅,一气呵成,秀美不失刚健,峻拔又见粉润。反复玩味,文章之美已为绝唱,书法之美更是爱不释手。
这本《黄天璧书法》集,内容丰富,渗透了黄天璧先生爱国、爱家乡的情结。新中国的的缔造者毛泽东的诗词和周恩来的撰联、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的赞歌、我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的的诗句、前总理朱镕基的诗歌,他都饱含深情地抄录,二度创作;江西先贤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曾巩、谢远涵等人的作品,他作为修学养性的摹本。
黄天璧先生告诉记者,爱中国,爱江西、爱书法是他一生的“三爱”,笔端风雨相伴,他走过了70多年的翻天覆地的祖国日益强大的历史,袖里霓虹深藏,他愿意为祖国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不遗余力再创辉煌。
作品价值
山水、书法
1. 起拍价: 12,000至12,000
2. 成交价:24,640
3. 年代:——
4. 规格:19×52 cm. 7.5×20.5 in. 约0.9平尺
5. 预展时间:2011-05-18到2011-05-19
6. 类别:中国书法
7. 作者:陶博吾、黄天壁
8. 预展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永安东里8号华彬中心二层多功能厅
9. 拍卖时间:2011-05-20
10. 拍卖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永安东里8号华彬中心二层多功能厅
11. 拍卖会专场:书画专场(三)
12. 拍卖会:太平洋新记2011春季中国书画拍卖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14:34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