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屯老街(Huang Tun Street)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始建于唐朝。已有1千多年历史。
简介
始建于唐朝的庐江黄屯老街,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
自然翘起的墙头上,几缕枯黄的蒿草,随风瑟瑟摇曳着。
凉风中,茶馆、药店、铁匠铺……早已挂上了各家各户的幌子。透过通红的炉火,丁丁当当的打铁声,惊了满街生意人的如意梦。
早起开门的两个伙计,相互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其实门对门不过6尺远。系着围裙的女人们,挎着淘米箩,拎着竹篮子,穿过深深的水巷,早早下河去了。
河埠码头旁,乡下粜米的、卖鱼虾的……船上船下忙着,大都刚上岸。有二三只小船,办完事匆匆往回赶。街上,货郎摇皮鼓的叫卖声,馆子里跑堂的吆喝声,买卖人大嗓门的招呼声,乱哄哄的。山里挑草上街的,把草卸在上街头的草场上,圩里挑米上街的,把米兑给下街米行里,都一头钻进茶馆里去了。
黄屯老街,俨然是古徽州的某一条街巷,是一本翻开的咿咿呀呀的古书。
老街人也一向以古徽州移民自居。
据老辈人说,很久以前,“长毛”起事,黄屯土著居民跑反,逃的逃、杀的杀,方圆几十里,鲜见人烟,唯一幸存的是一户邢氏人家。以后陆续有吴、朱、陶、鲍、叶等十姓人家从皖南或江南迁至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下茶馆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生活方式。那些土生土长的大爷二爷,早起之后,捧一把茶壶,讲究的端着紫砂壶,到馆子里叫上3个大饺子,边吃边谈,如“盘头剃头活捉,朱三饺子空壳,江家挂面麻索”之类的侩文,周围听讲的,常常会心一笑。笑话终归是笑话,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大饺子,黄屯大饺子皮薄馅真,脆酥爽口。爱喝两口的,怀中还揣着一只酒壶,就着大饺子,自斟自饮;遇到挑山货上街来的老主顾,还要叫上一两样下酒的小菜,如香菜、咸肫之类的,相互劝饮。
早市热热闹闹的。十四五岁的朝奉们学着东家的本事,早早地站在铺子里守市,张张笑脸赢人。
老街原是东西走向的半边街,不知何故,早些年灾祸连连,尤其是火患。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整个老街吞噬殆尽。后经一过路高人暗中指点,老街人方知是街向的风水出了问题。从此,老街改变了走向,由东西向变为南北向。
未能改变的是水灾、战乱和匪患。每处春夏之际,山洪暴发,街面上水汪汪一片,上下街两条水巷,就像开了闸门的水渠,哗啦啦水声一片。那些嫁到圩里的街上姑娘们,赶紧让姑爷们划船上街来看看。
早些年,躲壮丁成了老街人的一大心病,40岁左右的男人大都无奈地留起了胡子。老街上有朱、何、陶、鲍四大问事,碍于本乡本土的情面,对于此项重任,也是无可奈何。偶尔,受人之托,还要为错抓的壮丁出面说情。
老街人最怕的,是出没于杨柳水乡的土匪。每每土匪来袭,关闸上的了望人便关闸、敲锣,听到锣声的生意人便纷纷闭门。由于担惊受怕,老街上的姑娘未到十五六岁,大都早早嫁人了。
老街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竹器之乡。
位于庐东南山区和水乡交接处的老街,周围群山环抱,山峦叠翠,竹木葱茏。独特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当地商业和手工业的异常发达。老街大多是商人和手艺人,尤其多的是加工竹器的手艺人。他们大都住在街边,打垫子、扳竹床,大老远的人们都知道:本钱轻,上黄屯。
老街人最自豪的是黄屯龙灯。
农历正月里,是老街人最闲的时候,舞龙灯便成了老街人的头等大事。
每年腊月,牵头人便早早地通知各家各户出钱凑份子,扎龙灯。龙灯分老龙和子龙,青壮年舞老龙,还要请街上最有名望的老人牵龙须;十五六岁的孩子舞子龙,子龙舞到那家,那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灯,末了还要包上一些喜钱,以祈求来年的好运。
老街人很重视读书。
从逢年过节的风俗中,老街透出的是一种浓酽的文化气息。农历大年三十,吃过年饭的第一件事,便是当家的写拜年贴,孩子们结伴,窜到大街小巷,从各家各户的门缝里送帖子,上面大都写一些吉祥的话,并注上当家的姓名。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读书人早早起来,出门看对子,评对子。哪年哪月哪家,春联的字体如何,联文的意思如何,是老街人常谈常新的话题。
特产
黄屯大饼
据传,黄屯的大饼,慈禧太后也曾尝过。那是庚子年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被一班大臣簇拥,从北京向西逃亡。行至怀来县附近,已是饥疲难耐。此时,有宣化镇总兵何乘鳌接驾,见太后饥饿,于是磨米成粉,包裹菜心,做成自己家乡的黄屯大饼奉上。慈禧及光绪等尝后,赞不绝口。
黄屯大饺
说起黄屯大饺子,那在江淮地区是出了名的,其与“老佛爷”慈禧太后结下的一段奇缘,更为乡人一百多年来津津乐道。 公元1900年(庚子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8月16日晚,“老佛爷”带着光绪皇帝和一班亲贵大臣,从北京向陕西西安实施战略大转移——“西狩”。由于走得突然,走得匆忙,沿途各府县都没有接到通知,更别说接驾准备了,“老佛爷”一路上是又惊又怕又饿,狼狈不堪。 据说,“老佛爷”当日夜宿京郊西贯市村,贯市清真寺掌教蔡万春等人,以蒸熟了玉米面窝头为他们备膳。“老佛爷”捧吃着热腾腾的大窝头,甚觉可口,于是便问这是什么做的,李莲英答道:这是棒子做的。“老佛爷”听罢言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叫棒子,改叫“御米”吧。从此棒子有了御封的新名,久而久之,便写作了“玉米”。 8月18日,“老佛爷”一行人进入宣化镇境内。此时,义和团正在攻击宣化府府署,团团包围中的知府李肇南,听说“老佛爷”来了,喜忧参半,喜的是她老人家竟然大驾光临宣化这穷乡僻壤,忧的是自己被义和团重重包围,难以脱身接驾。专为“老佛爷”打前站的怀来知县吴永,在左等右等中,始终没有等到宣化知府李肇南,也是心急如焚,一筹莫展,百般无奈中,只好硬着头皮提前赶到沙城堡,找到驻扎在此的宣化镇总兵何乘鳌。 听说“老佛爷”西狩至此,何乘鳌真是激动万分,看着吴知县着急的样子,在诚惶诚恐中,他猛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平常最喜欢吃的一种点心——大米饺子。虽说此物上不了正席,但打尖还是可以的。何不用此物来孝敬“老佛爷”和光绪帝呢?一来可解吴知县燃眉之急,二来也算尽了一个臣子的孝心。 何乘鳌是庐江黄屯老街人,早年追随淮军名将吴长庆南征北战,曾镇守过高丽,和袁世凯是同事,也算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虽说长年在外征战,但这些人一直改不了自己的口味,最不习惯北方面食。好在他带的都是子弟兵,给他烧饭的厨子也是“门口人”。为了保证部队吃好喝好,有劲打仗,厨子们也是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改善伙食,何乘鳌特别喜欢家乡的一种早点——油炸春卷,可惜做法复杂,不适宜在行军途中制作,于是有个聪明的厨子,以南方大米代替北方大麦磨粉,将北方饺子进行改良后,采取春卷的油炸之法,制作出一种油炸大米饺,既保持了北方饺子的形状,又融合了江淮地区的口感,深得何乘鳌的喜爱。 想到自己平时非常钟爱的大米饺子,何乘鳌赶忙附过身去,和吴知县如此耳语一番。这个吴知县是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第四子李经馥的连襟,对江淮饮食并不陌生,对何乘鳌军中的大米饺子也是略有耳闻,当下焉有不应之理。于是,何乘鳌连夜找来自己的厨子,如此这般这般安排下去。 8月19 日早上约六点钟,在吴知县的引领下,何乘鳌带着大队人马早早赶到驿馆接驾,保护着“老佛爷”和光绪帝一行来到东大寺临时行宫,并将早已备好的大饺子敬献上来。此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还有那班逃难的王公大臣们,一路劳顿,已饿得前心贴后背,哪里顾不得上什么排场和讲究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狼吞虎咽,只觉得这是世上最好的食品,吃罢赞不绝口。可惜的是,黄屯人何乘鳌太老实,没有借机讨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口谕,丢掉了大米饺子最好的一次扬名机会。后来随着何乘鳌队伍的人员流动,厨师们便将这个大米饺子的做法带回家乡流传开来,这便有了现在传遍江淮大地的“黄屯大饺子”。 关于这段传奇,在清人刘治襄著的《
庚子西狩丛谈》上,有明确记载:1900年8月19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黎明由榆林堡启跸沙城,驻跸。又行十余里,至土木驿,离怀来县城已三十里。此处本有驿马,悉为溃兵劫掠。居民均窜山谷中,堡内人烟断绝,惟备茶尖。宣化镇何乘鳌带马队来此接驾,与之相晤。
荣誉
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