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定(1910—1996)别名黄聊化,广东
兴宁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31年加入上海“
一八艺社”,同年参加
鲁迅主办的“木刻讲习会”。1932年加入上海“春地美术研究会”,同时加入“
左联”。1934年毕业于上海新华美专,1938年毕业于延安
鲁迅艺术学院。历任太行木刻工厂,《东北画报》《天津画报》《武江画报》美术编辑。广州解放时参加了对广州艺术院校的接管工作,此后主要从事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先后在
唐山铁道学院、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等校任教。作品有《穷人之家》《
普希金像》等,出版有《山定版画选》等。
个人简介
黄山定(1910—1996),原名伟光,曾用名道坤、聊化,笔名劳中、范马、尔刚,
兴宁县刁坊镇瑶岗村人。
1928年,考上兴民中学新制第八届,“三中”合并后就读县立第一中学。1930年春,转学五华县铁岭中学,同年冬毕业。1931年春,前往上海,与老同学
陈卓坤、
陈铁耕等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从事绘画、书法等研究。8月,参加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学习新兴木刻艺术。学习期间制作木刻多幅,其中《厌战》得到鲁迅欣赏。1932年6月,加入“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与卓坤、铁耕、艾青、力扬等在法租界成立“春地美术研究所”,在左联领导下从事木刻和革命活动。7月,研究所被国民党特务捣毁,他和艾青等10余人被捕入狱。1935年8月出狱,考入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其后在南京《金陵日报》社任职。1936年出版《山定版画选》。
1938年7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先后在十八集团野战军政宣部、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和鲁迅木刻厂工作,以画笔为刀枪,投入
抗日战争烽火中。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1月,回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任教,作品在《新华日报》发表。1946年1月起,历任东北画报社编辑、东北土改工作团组长及嫩江、天津、武汉画报社编辑。
1949年10月底,接管
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广州美术学院)。12月,任广州铁路分局政治处宣传科科长。1952年9月至1955年7月参加高级党校学习后,任铁道部党校马列主义研究组组长,后在河北唐山铁道学院任职。1961年3月,任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1980年6月,加入
中国美术家协会。1983年8月离休后,在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集体画展。木刻《逃亡》《探监》等12幅作品被
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穷人之家》等被
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鸡毛信》《代耕队》被
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1991年9月,获鲁迅纪念章、版画贡献荣誉证书。
人物生平
1910年4月2日出生于兴宁市刁坊镇瑶岗乡。幼年就读于县城陈族义正小学,喜爱书法和绘画。毕业后于1928年考上兴民中学新制第八届。三中合并后,就读县立第一中学。1930年春发生学潮,停课3个多月,他即与一些同学转学于五华铁岭中学,同年冬毕业。
1931年春前往上海,旋与老同学陈卓坤、陈铁耕等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从事绘画、书法等研究。同年8月17日又与陈卓坤、陈铁耕等参加文学泰斗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学习新兴木刻艺术。学习会请日本内山嘉吉主讲木刻知识,鲁迅亲自担任翻译。其时学员仅有13人,山定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学习期间曾制作了木刻多幅,其中《厌战》一幅意在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习作,鲁迅很欣赏,认为思想内容和技术都不错,曾长期保存着。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沪发动侵华战争,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毁于战火,社员星散,山定乃赴杭州,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旁听。迨沪战结束,他又回到上海。
1932年6月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旋又与卓坤、铁耕、艾青、力扬等在法租界成立春地美术研究所,在左联领导下从事木刻和革命活动。同年7月间,春地美术研究所被国民党特务捣毁,山定和艾青、江丰、力扬等10余人被捕入狱。山定在被捕后表现坚强,几经肉刑,始终坚守组织机密。后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余。
1935年8月出狱后,他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其后在南京金陵日报社任职。1936年出版《山定版画选》,由吴作人、宗白华教授写序,陈之佛教授设计封面,在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其后他的木刻《逃亡》《探监》等12幅作品由
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穷人之家》等在
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鸡毛信》《代耕队》由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
1938年7月山定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此之前,他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曾经被捕的历史尚未弄清楚,没有批准。直至1939年6月,得到同案难友、著名诗人艾青等证明,他才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入党,参加革命时间则从1932年6月参加左联算起。
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他先后奉派在十八集团军野战军政宣部、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以及鲁迅木刻厂以画笔为刀枪,投入抗日战争烽火中。这5年时间,他与胡一川、罗工柳等跟随部队在晋东南敌后既作文艺宣传又持枪与日寇交火,历尽艰辛。
1943年11月奉调回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任教。他的作品部分曾在《
新华日报》发表。1946年1月,又随部队前往东北,出任东北画报社编辑。
1947年11月参加东北土改工作,任土改工作团组长。1948年10月至1949年10月在嫩江、天津、武汉画报社任编辑。1949年10月底奉命南下,后接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广州美术学院)。
1949年12月,黄山定被调入铁路系统,曾任广州铁路分局政治处宣传科长、,铁道部政治部组织部部员。1952年9月至1955年7月参加高级党校学习。后到铁道部党校任马列主义研究组组长。其后奉派至河北唐山铁道学院任职。
1961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在四川峨眉山成立时,山定奉调任该校党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为办好大学,培育建国人材,他竞竞业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过批判,蹲过牛棚,但他宽容豁达,坚持原则,坚信党的领导,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1979的6月因病请准离职休养。1983年8月经铁道部批准办理离休,享受局级待遇。其后又享受红军待遇。
1980年6月黄山定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会员,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以及《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黄山定在离休后,重操丹青,致力于中国画探索。为继承中国画技法传统,曾去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临摹历代名画,虽年逾古稀,犹爬山涉水不怕艰苦,甘冒风险去写生。故其中国画亦有深厚的功力,还有自己的风格。他曾在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集体画展,得到行家的好评。其中有部分作品被海内外美术爱好者收藏。
1991年9月北京文化艺术界举行鲁迅诞辰110周年暨中国新兴版画60周年纪念,山定获得鲁迅纪念章以及版画贡献荣誉证书。此外还被中央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吸收为会员以及担任中国铁路文协理事等职。
黄山定于1996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的家属遵嘱将其部分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部分由其子力红携回家乡,撒于宁江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