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良
清朝官员
黄梓良,广东兴宁县罗岗红星村人,清朝年间举人,曾任汀州府知府。
轶事典故
黄梓良,字育才,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聪明,饱读诗书。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中乡试第一名,称黄解元,官授福建汀州府知府。他为官清正,忠厚贤良,朝中称其为良臣,所以,其后来建造的房屋被朝廷命名为“良臣第”。
话说当年,黄梓良第一次参加乡试,准备充分,但是因为主考收受贿金,同年应试者与他多怀才不第。黄梓良心灰意冷,回家后与家中商议弃文从商,其父时年正好染疾,家中细软多已花销,以致家道中落。家中人闻此世道也自叹无奈,黄梓良自此在家伐木营生,有时也卖些日杂货,五年不再执书握笔。天不怜才,时不顾贫,黄梓良父亲不久魂归天朝,黄梓良更是万念俱灰,每日深居浅出,眉锁气嘘。
其母见黄梓良这般颓废,心中暗焦,找其叔父黄庆亭商量。叔父闻听这般境地,深知黄梓良才能,如此终生实为可惜,决定尽力资助他。叔父召他,训导:“古语云:不孝有三,何为三不孝?”黄梓良道:“阿意屈从,致亲不义为一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为二不孝;不娶无子,绝先祖嗣,为三不孝。”叔父怒道:“逆子,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今母老待养,寒榻无内,膝下无子,你可谓之大不孝。今尔理应反思,理当何为?”
黄梓良顿悟,双膝跪地:“叔父,小侄不孝,叔一席良言,侄茅塞顿开,自此当潜心读书,光大门庭,赡养老母。请叔父助我盘资,不应试及第绝不回家。”叔父长舒心气:“孺子可教!盘资不必烦扰,你尽管专志读书,无论多少,直到你应试及第,所有盘资叔父助你。”
自此,黄梓良专心读书,废寝忘食,虽屡试屡败,然屡败屡试,终于在光绪三十一年乡试中第一名岁贡生,补授广东省提督学院训导,曾任福建汀州府知县、府大爷,光宗耀祖,恩赐功名。
话说鼎力资助黄梓良读书、考功名的叔父黄庆亭生育六个儿子,一直以来他都教育子侄要认真读书,考取功名光大门庭,由此也花费不少,直到后来他的三个儿子考中秀才,侄子黄梓良考中举人之后才慢慢有些积蓄。1908年他开始创建大夫第。围屋取名颇费了一番心思。不少乡绅提议取名为“大夫第”,但是因为“大夫第”的名字,在旧时需要家族里面有考取功名者才可以在民间使用,但是他的儿子当中虽不乏秀才,但没有举人、进士,所以还是不敢托大。后来,村中老大、乡绅再次提议说:“黄梓良是庆亭侄子,又由庆亭助学考得功名,俗语云:子,侄也!侄,子也!大夫第当之无愧。”然而黄庆亭仍然不敢接受。黄梓良知晓叔父谦逊,特意由福建任所返家,恳切地说:“叔父,今梓良如子,叔如父,大夫第当之无愧。”
此后,“大夫第”牌匾挂在了黄庆亭屋大门口,历经百年。这段故事一直在他们的后裔之中引为荣耀,也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佳话。
人物故居
大夫第位于兴宁市罗岗镇红星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当地黄氏十八世黄梓良所建。坐西北向东南,为三堂两横四座双层碉楼的回字形围屋,分布面积27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
参考资料
兴宁举人名录.政协广东省梅州市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10:32
目录
概述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