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
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遗址文化堆积较为丰富,尤以仰韶时代晚期遗存最为丰富。
遗址坐落在闹峪河(又称肖河)东岸的台地上,北约1公里为水田营遗址,东约12公里为著名的下王冈遗址。2008年5月—2009年10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本次勘探和发掘表明,遗址现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0—4.5米。
目前揭露面积为5000平方米,从工作情况来看,遗址文化堆积较为丰富,发现有明清、宋元、汉代、西周、
王湾三期文化、
石家河文化、
屈家岭文化和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中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尤以仰韶时代晚期遗存最为丰富。
仰韶时代晚期遗存遍布整个发掘区,发现有房址、灰坑、祭祀坑、沟等遗迹。房址是本次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房址均为地面式建筑,有圆形和长方形之分,长方形的房子有单间、双间、多(套)间之分。房址一般保存较差,多数仅剩基槽。大型多间房屋共发现三座,为F4、F10、F16,每座房屋的建筑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其中F16建筑面积达200余平方米。这三座房屋基址均位于遗址的西部,相距不远,F10居南,F4在F10西北约3.5米,F16在F10东北约5米,基址走向基本一致。F10是其中保存稍好的房址,共有四间组成,平面布局略呈“田”字形,每间大小不等,东南间最大,室内面积达30多平方米(以基槽内侧计算),西北间保存有高约0.3米的墙体,墙体厚约0.25米,是取用当地的一种灰白色生土堆筑而成,内外两侧均抹有一层厚约1厘米的细泥,并经火烘烤成红色,墙下有深1米多的宽大基槽。F8是一座双间式房屋,虽然墙体已无存,但室内垫土范围清楚,可以看出整座房屋分为南北两间。南间铺垫有料礓碎块,火塘位于房间中部稍偏西北,火塘面抹有特殊的建筑材料,较为坚硬,四周有规整的围埂。北间没有铺垫料礓碎块,房间的中部也有一火塘,结构和南间的相同,只是在其西南侧有一夹砂陶罐,下半部埋入地面下,可能是用来储水或火种。在房外西面,发现有大面积红烧土垫土,和F8室内垫土基本平齐,我们初步推测,F8门向可能朝西,红烧土垫土是F8的室外活动场所。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掘区的西部发现有埋藏猪下颌骨的坑6个(H121、H160、H165、H204、H205、H208),每个坑内埋藏的下颌骨数量不等,应与祭祀活动有关,但是其祭祀对象等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这一时期的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等。陶器以泥质红陶(包括橙黄陶)和夹砂(蚌)灰陶为主,黑陶极少;以素面陶器为主,其它纹饰有弦纹、细绳纹、篮纹、附加堆纹等,罕见彩陶;器类主要有鼎、钵、罐、盆、缸、器盖等。器物形制和湖北均县朱家台遗址及郧县青龙泉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遗物近似(有学者将这类遗存称为朱家台文化),年代也应相当。
石家河文化遗迹主要为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在发掘区西部发现的H125内出土有陶斝、尊、缸三件器物,相对较为完整,且陶斝内盛有鸟禽类的骨骼,该坑应具有特殊意义。石家河文化典型陶器主要有宽扁足鼎、斜腹杯、花瓣形圈足罐等,器物形制和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近似。
王湾三期文化遗存集中分布于遗址的北部。目前发现的遗迹主要为灰坑和瓮棺葬。灰坑较为规整,有圆形和圆角长方形两种形制,应为窖穴废弃后遗存;瓮棺葬共发现2座,葬具为罐和豆。典型器物有侧扁高足罐形鼎、豆等。
西周遗存主要有灰坑1个(H1),墓葬10座。墓葬均为小型土坑竖穴墓,有随葬品的墓葬3座,随葬器物有陶鬲、石钺、石玦、骨簪等,其余墓葬未见随葬品。从陶鬲的形制来看,墓葬年代当为西周中期。
20世纪60年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当时的发掘区主要位于遗址的南部,发现有仰韶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化遗存,其中以屈家岭文化晚期遗存为主,发现有呈庭院式布局的屈家岭文化房址25座。经过我所2008、2009连续两年在遗址中北部的考古工作,使该遗址的仰韶时代晚期和王湾三期文化遗存得以充分展现。 龙山岗遗址地处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两大史前文化系统的交汇地带,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厚,遗存丰富,延续时间长,发掘表明,南北两大文化系统在这里此消彼长、相互交流与融合,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了仰韶时代晚期的房址群,特别是三座大型分间式房屋,面积大、规格高,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非常罕见,是这一地区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因此,龙山岗遗址的发掘,不仅对研究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探讨该地域新石器时代各发展阶段聚落形态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而且对认识南北文化中介地带的文化面貌和性质,以及南北文化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