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夏(1921年5月-2009年9月10日),原名陈宗煌,男,湖北襄阳人,1921年5月出生,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湖北均县做地下工作,1942年任
新四军五师抗大分校教导主任,1947年至1949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粮食局科长、处长;1949年至1957年任湖北省委秘书处主任、省委办公室副主任,沙市市委副书记、书记,一机部
二汽厂筹备处副主任;其中1954年至1956年肄业于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汽车专业;1957年至1970年任国家技术委员会、国家科委副局长、局长;1970年至1973年任中国科学院业务组副组长;1973年至1983年任湖北省二汽党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厂长,十堰市市长、市委书记,二汽党委书记;1983年至1986年任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董事长,东风汽车公司咨询委员会常委;1986年至1995年任湖北省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5年9月离休,2009年9月10日在武昌因病逝世。
人物简介
黄正夏,原名陈宗煌,1921年5月1日生于襄阳城内,原籍黄龙垱人。因老家是老革命根据地,其舅父李子儒等不少亲族是共产党员,其父陈昌兆(陈朗山)因保释共产党坐过牢,所以少年时就知道共产党、红军都是好人,受到不少革命影响。1937年春,到武昌省立第一中学上高中时,得到陈悦耳(均县人,当时化名王锡珍)的帮助更大,从而了解了当前民族危机。阅读了不少革命书籍。全面抗战爆发后。曾与同班同学二十多人组织起宣传队,到黄冈、团风等农村集镇进行演讲及演出活动。
1938年暑假,回乡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0月,武汉沦陷,即请示民先队同意.并动员父母以逃难名义。迁往均县浪河区簸箩岩张业敬(系同学关系,青救会员,事先约定)家居住,这里正是均(县)谷(城)房(县)交界的武当山腹地,适宜开展党的工作。11月中旬,在草店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化站工作,先在谷城石花街,后调到均县草店文化站,又被派赴石板滩文化分站任主任。1939年2月,任浪河区(武当山)区委副书记、书记。1940年初,任均县县委书记。1911年底,离均县入解放区。1942年2月起,在鄂豫边区教育系统工作,先后任洪山公学教员、小学部主任,边区行署教育处科长,边区实验中学、建国公学郑东第一分校主任。1945年10月至1946年2月,任边区罗(山)礼(山)应(山)财经局长,经(扶)麻(城)商(县)工委委员、沙窝镇长。1946年3月,乔装突围,经汉口、上海、转苏北、山东、东北解放区,于9月底到达哈尔滨。1947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东北局民运部部长李大章领导的土改巡视工作组,任组员。3月起,先后任东北行政委员会粮食总局科长、处长。
1949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处主任,省委办公室副主任。1952年5月,任沙市市委副书记,书记。1954年4月起,任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副主任、副厂长。其间曾先后赴华中工学院汽车系和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大)学习。1956年10月起,历任国家科委副局长、局长,中国科学院局长。其间,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兼任国家科委驻西南二省工作组组长。1974年1月,先后任中共湖北省十堰市市委第一书记、市长,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第一书记、厂长,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二汽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其间。曾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湖北省特等模范,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5月,当选为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9月10日11时46分在武昌逝世。
主要事迹
筹建二汽
1953年一汽开工建设时,毛主席就说:“中国这么大,一个汽车厂不够,要建设二汽。”已调到中南财经委员会任副主任的李先念同志分管此事,他说:“二汽建设要由湖北省包建,要搞好。”
李先念调来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刘西尧任厂长,同时选了5个各地市委书记,黄正夏是其中之一;8个地市的宣传部长;省直的7个厅局长;38个县的县委书记一起来筹建二汽。筹备二汽时,刘西尧是主任,黄正夏和其他几个同志是副主任。
黄正夏那时在湖北省沙市当市委书记,便从地方转调到二汽,参加筹备工作。黄正夏是怎么被选中的呢?1953年12月,黄正夏在湖北省省委开会。刘西尧走到黄正夏身边,递给他一本书说:“给你一本书看。”那是本苏联小说,书名叫《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石油工人开发石油的故事。黄正夏觉得很奇怪,就问刘:“给我这本书干什么?”他笑了笑说:“你这个同志真奇怪,给你一本书还不行吗?”
黄正夏就琢磨这里一定有什么讲究,但当时刘西尧啥也没说。然后就是1953年底1954年初,黄正夏又到省里开会,这次李先念派他的秘书来找我:“先念同志找你谈话。”
李先念一见到我,就说:“你这家伙看着好年轻。多大年纪?”
“32岁。”黄正夏回答。
“什么文化程度?”
“高中读了一半。”
“你这还是大知识分子呢。”李先念说:“现在有个任务要建二汽,你干不干?”
这样的好事黄正夏当然求之不得。“先念同志既然定了,我当然愿意去。”黄正夏回答。
“好,你去帮助西尧同志搞筹备工作吧。”李先念说。
一定要建设好东风技术中心
二汽初建的时候,只有产品设计处、工艺处、道路试验室等部门,技术人员也只有一百多人,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加强产品研发,强调技术先行,二汽将这些部门合并成技术中心。
技术中心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二汽的长远发展。黄正夏从二汽自筹的3.3亿经费中抽出6000万用于技术中心大楼的建设,从这个经费使用比例中,就可以看到二汽对技术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6000万用于技术中心大楼建设实际上是不够的,黄正夏决定,先将楼盖起来,再逐年往里面添设备。就这么点钱,又要盖楼,又要添设备,最后可能两头顾不上。黄正夏在科学院工作过多年,科学院大楼建设的时候,经费预算只列土建部分,大楼里面的仪器设备都是另外再列预算。于是黄正夏找到孟少农商量,他问孟少农:“技术中心怎么建更好?”
孟少农知道黄正夏手里钱不多,他挠挠头,无奈地说:“哎呀,现在这么困难,国家又不给钱,要我们自筹资金,我们现在有几个处,人都没地方待,要是实在拿不出钱来,暂时不把建设技术中心列入计划也可以。”
黄正夏摇摇头:“不列入计划是不行的,国家经委专门有交代,要二汽把技术中心建起来,要是这次不列入计划,以后再申请就费事了。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这次就列6000万,只管土建,至于里面的仪器设备,以后再从工艺设备费用里面挤吧。”
孟少农本来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听黄正夏这么一讲,高兴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声说:“那太好了,那太好了。6000万,10层大楼够了,够了。”
这时是1980年,到了1981年,国家政策收紧,到处压缩基建、封存汽车,停建楼、堂、馆、所,二汽的报建项目里“技术中心大楼”卡壳了。审批的人说:“国家明令压缩楼、堂、馆、所,你这个技术大楼是楼,属于国家压缩的范围,停建。”
东风的干部和他争,说技术中心大楼不是楼、堂、馆、所的“楼”,但管审批的人态度很坚决:“大楼、大楼,明明是楼,你怎么说不是楼?”
负责建设大楼的是国家建委一局三公司,经理韩宝石找到黄正夏:“技术中心大楼不让建了,我们工地已经开工,材料也在准备,就这样一停,工人没有饭吃了,怎么办?”
黄正夏其实心里已经有数了,你说停归你说,我该建还是要建。只要这个“楼”不是那个“楼”,我就不怕。黄正夏笑着对韩宝石说:“老韩,你也别到我这里叫没有饭吃,我这个楼还是交给你建,我也保证你的工人有饭吃,只是现在银行将这笔钱冻结了,我暂时没钱给你,现在我给你打个白条,过了这个时候,我保证兑现好不好?”
韩宝石瞅着黄正夏,好一阵才说:“我就要你这一句话,干。”就这样,1983年,东风技术中心大楼“违规”建设起来。研发人员们和各种仪器设备,正式搬进二汽技术中心大楼。
主要著作
1. 《艰难历程》(2007年3月,新华出版社)。该书讲述了二汽如何从深山艰难崛起,以及30万辆轻型车项目的前前后后。
2. 《探索与追求》(2008年)。共辑录了黄正夏从1980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26篇文章,分为上下篇。
3. 《湖北老区教育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